题头照片选自网络与文无关
前不久,远在宁波的一个表弟来兰,和他交谈中的一些信息让我写下这篇博文。
这个表弟在20多年前的一个决定让他的家人以及所有的亲朋好友大惑不解。他本在一大型企业工作,年薪十几万(这在20年前算是很高的收入了)。突然他不想上班了要自己干,理由是他不喜欢一辈子天天这样上下班的工作。家里人说他的文化不高家里积蓄又不多,担心他做生意不成;亲戚们也议论纷纷:这么稳定的工作这么高的收入还不想干,简直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谁也劝不住他,只好任他去了。反正还年轻,闯一下不行了再说。
20多年过去了,他早就成为当地一个不算小的老板了,还入股了好几个企业,别墅房、好几辆车,钱可以说多的去了。原先持怀疑态度的人现在都一致承认他成功了。
当我问及他20几岁的儿子现在毕业了没有时,他竟然叹气:“唉,没办法!”我很诧异?仔细一问,原来他的儿子在完成大学和研究生学业之后,已经读博了。多好啊!可是,刚读了三个月,儿子决定不读了,理由是“我似乎已经看到了目的地,读完了之后就是当老师教书一辈子。我不想这样,想出国另谋发展。”
这难道有遗传?当年父亲走过的路儿子又要走一遍?
好在这个父亲是过来人,他口里说的没办法是指他无法左右儿子,和当年他的父母亲不能左右他是一样的。区别在于他已经不是当年自己父辈们的思想了。他同意儿子的想法,让儿子去考国外的大学,结果儿子考上了宾夕法尼亚大学。本该目前在国外就读,但因疫情原因,现在只能在家上网课。
听完他儿子的事儿,我立马表态:“好,男孩儿就是要有这股闯劲儿。”
表弟两代人的择业观变化发生在一个家里的父与子身上,令我感慨良多:其一,我非常欣赏和佩服他们父子的择业勇气,虽然时隔多年但“走法”相同;其二,从他们父子身上,我看到了时代的进步和国家发展的步伐,老百姓可以在国内外自由发展,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真的非常好;其三,社会的进步也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了极大的解放,人们不再固守传统的就业观念了,许多年轻人追求个人的理想,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去发展,这样做的结果往往会有所成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