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庆阳,位于陕甘宁交汇处。
庆阳香包,是庆阳地区民众在端午节时候制作并佩戴的一种民俗物品,是过去人们求吉祈福辟邪的装饰物。
庆阳香包是按照剪纸图样,在丝绸布料上用彩色的线绣出各种各样的图案,然后缝制成不同的造型,内芯填充上丝绵、香料,最后缝制成一件小巧玲珑精致美观的刺绣物。有些地方又叫它荷包、香囊、佩纬、容臭,庆阳当地人人叫它绌绌(读chu音
)。
据考证,庆阳香包的历史距今有800多年。
在20世纪60年代,庆阳绣制香包曾普及到家家户户,庆阳女孩有“7岁8岁学刺绣”之说,许多女孩都会绣制香包。
2002年,庆阳市被中国民俗学会命名为“香包刺绣之乡”。
花鸟鱼虫、日月风云、楼台亭榭、几何图形以及人物等,都是庆阳香包的刺绣题材。
福字、平安等字样是最多的刺绣文字。
庆阳香包大体有头戴型、胸佩型、肩卧型、背负型、脚蹬型五个种类。
从2002年开始,庆阳市每年在端午节期间都要举办“中国.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
香包,已经成为庆阳市的一张名片。
庆阳香包节,不但传承了中国民俗文化,也为发展当地的经济起到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庆阳香包,寄托着劳动人民心灵深处的美好诉求,也蕴含着古老而博大的华夏文明。
小小香包身上挂,祈福辟邪香万家,古国文明代代传,绚丽多彩美中华!
祝网友们端午节快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