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智者不锐
智者不锐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5,362
  • 关注人气:1,57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生育政策变化反思国策形成过程

(2015-11-01 09:33:04)
分类: 散文议事
从生育政策变化反思国策形成过程


    “一个少,两个好,三个多,四个错......”,这是七十年代初期提倡计划生育时曾经提出的口号,现在读起来也觉得非常有道理。
       如果当时就按这个方针研究制定政策,今天的许多问题可能都不是大问题。比如减少社会人口总量、调整家庭结构、避免失独家庭、解决养老问题等等等等。
      但遗憾的是没有如果。
      没有如果不是老百姓的问题,是国家制定政策时出现的问题。
      解放初期,人口学家马寅初经过三年调查,提出了要控制人口增长过快的理论,并建议“最好一对夫妇生两个孩子,对只有两个孩子的父母加以奖励,对超过两个孩子的父母要抽税。”没想到,这一现在看起来非常高瞻远瞩的看法最终没有得到最高层的采纳,马老先生还被紧接着的反右斗争给打倒了。等到七十年代国家发现问题严重时,已经过去了20多年。而这20多年中人口猛增,对国家经济等造成一系列难以逆转的困难。于是,必须实行计划生育才被提上了国家的议事日程上。
      我国是一个重视传统伦理的国家,非常信奉养儿防老的家庭理念,结果提倡计划生育政策在初期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偷生现象非常严重,尤其是农村。这样,八十年代初国家来了个快刀斩乱麻式的政策,规定一对夫妇只能生一个孩子并且强制执行。这样做的结果,人口是控制住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给家庭、给社会、带来的遗留问题和负面影响也严峻的摆在庞大的国家面前。老年社会提前到来、社会养老和家庭养老都成了大问题;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失独家庭的处境问题也都成了社会大问题,等等等等。
       等发现这些问题比较严重时已有为时已晚之势,于是近两年在建议、议论、论证一阵子后又决定有条件地放开二胎政策,没想到放开了却少有人生,于是才有了现在全面放开二胎的最终决定......
       生孩子不是制造机械产品,说造就成。等到现在有意生育者把孩子生下养大又得十几年,这十几年不但旧问题没有解决又会产生出许多新问题,这种结局不是所有人想看到的,但又必须面对。
       一个国家的发展,需要许许多多的、上上下下的有大智慧的人来参与、去努力,即要有充分的广泛性和民主性才能避免走弯路。而我们恰恰是缺乏这一点,往往是少数人决定大多数人的事,因此反反复复成了政策变化的常态,走弯路成了中国式的常路。
       从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前前后后反反复复看我国的国策形成,令人有太多太多的反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