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留住记忆之九《搅团、蒸馍、浆水菜》

(2015-07-04 05:48:34)
标签:

美食

分类: 往事回忆

留住记忆之九《搅团、蒸馍、浆水菜》

       60年代初,是发生三年自然灾害的年代,全国出现粮荒和饥馁,听说河南等地饿 死了不少人。

       我们家地处关中平原,自然条件还算不错,虽没有听说过饿死人的事儿,但平日里的生活水平每况愈下。

      搅团,是我们哪儿原先的主食之一,现在可能都成了“特色美食”之一了。因为小时候吃搅团太多,我现在听到这俩字都有些反胃。

       记得我刚记事时,家里中午饭老吃搅团,没有啥菜,所谓的调味汤料就是浆水菜汤,放一些油泼辣子。

       搅团是纯包谷面做成的稠面糊糊然后浇上调味浆水酸汤吃。浆水是西北地区城乡的一种用菜发酵而成的饮食材料,做浆水的菜春、夏、秋三季都可以用野菜做,当然也有买芹菜或其它菜做的。吃搅团还有一种汤料就是炝锅酸醋汤汁。要是吃浆水汤料搅团,里面还有一些菜吃,吃酸醋汤搅团基本上没有菜,只是油炝少许葱花就成了。由于植物油很少,名义上说的油泼辣子,实际上是先用酱油搅和成糊状,再泼一点儿油,根本香不起来。

      但是搅团的衍生品很好吃,这就是“漏鱼儿”。趁着搅团刚煮熟的稀糊状,用带孔的漏勺漏到凉水盆里瞬间冷却,变成小鱼儿一样的凝固体。尤其是夏天凉凉的漏鱼儿浇上清淡微酸的浆水汤,吃起来非常舒服。

      由于麦子磨成的白面很少,偶尔才能吃一次捞面条解解馋。这一顿饭全家人都饭量大增,实在是太香了。而且记得当时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平日里大家吃搅团时都端着碗到门外吃,顺便和邻居们谝谝闲传。一吃面条就不见人了,用现在的话说叫“怕露富”。因此,只要这家人中午饭不出来吃,十有八九是他家在吃面条。

       想想看,吃面条尚且如此,白面馍馍更是少见了。馍馍大多是包谷面发糕,偶尔也蒸一些两掺馍馍即白面掺些包谷面蒸的馍馍。要是蒸纯白面馍馍,一个男劳力一顿能吃七八个,根本招架不住。

      不过话说回来,关中的包谷面发糕也挺好吃的,因为包谷都是新粮食,发面发的软软的,不放糖发糕也吃起来甜丝丝的。

      记忆中一个较深的印象,是刚上小学时每次放学回到家,就从放馍馍的篮子里取一块包谷面发糕,切一小碗浆水菜,拌点儿辣椒,吃起来也挺香的, 因为饿了。

 

         现在的老家人,吃白面馍馍早已是家常便饭。搅团和浆水菜肯定还在吃,但不会是天天,只能是偶尔“解解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