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邯郸市合漳乡古老的漳河北岸有一个村子叫白芟村(芟:音山)。在村北的山坡上有一组清顺治时期的墓地石刻让我一直想去那里走一趟,亲眼目睹一番,因为打从我第一次看到相关的照片心里就没放下过,一是担心去晚了,落在了盗贼的后面。二是怕被文保部门赶在我的前面给铺上水泥砖什么的。于是上星期六决定不再等了,叫上老同学老郑,开着咱的丁丁,一路从北京直下安阳,先看了袁林,消磨一些时间,为的是在到达白芟村时刚好赶上那里的夕阳。看完袁林,见时间还早,便坐在车里用了自带午餐
-
烧饼夹肉。我二人吃饱喝足后,继续上路,从安阳南面上了安阳到林州的高速,一路向西。在到林州之前我们拐上一条往北的路,朝着红旗渠的方向一直走到了漳河南岸。眼前出现了一座过河的公路桥,桥的那边就是河北省,过桥右转两公里就是白芟村了。本想先去红旗渠青年洞去看看,也算是搂草打兔子,捎带手的事。可一看天色,虽然只三点多钟,夕阳已开始斜照了。还是别冒这个险了吧,于是过桥右转,终于来到了白芟村。刚一进村,我们看到四个路边玩耍的小学生,于是随便问了一下涂家坟在哪。几个孩子经突然一问,一时没反应过来。我说我们要看石牌坊,孩子们一下明白了,说在山上,随手还只给了我们上山的路。我略有不信,所以把车又向前开来一段路,碰到了一个开农用三轮的小伙子,他告诉我们的路与那四个小学生说的一样。童言无欺,惭愧啊,于是我们又调头回来找那几个孩子,他们高高兴兴地在我们前面带路,一直把我们引到石牌坊前。
这个涂家坟,网上能查到的资料都说是顺治帝为褒扬涂应泰和他的夫人诰封淑人完氏的而修建的规模宏大的墓地。经过了三百年的风风雨雨,如今的涂家坟只剩下了这组残缺不全的石刻:一座石牌坊,一对石狮,一只石虎,一只石羊,一匹石马。文武石人各一尊,但均无头。两通螭首龟趺碑保存得还不错,碑文基本上可读。另外还有一对残华表,犼已丢失。华表的后面还保存有一太师椅形式的石围墓圈,这种形式在北方是不多见的。墓地上还有一只被推倒的无头残石马,码头被毁,半埋土中。尽管如此,这些石刻的精美程度依然让人瞠目结舌,绝对的明代遗风。尤其是这里古墓的感觉是那样的自然,原始。就这一点而言,这里因该是我见过最好看的墓之一。遗憾的是像这样有感觉古墓遗存已经很难找到了。
白芟村的四个孩子带我们上山。

远处出现了石牌坊





石牌坊雕刻相当精美


“塗氏先茔”

这个石虎很可爱。




残马

武将





文臣



这种碑头我第一次见,雕刻极其精美。





太师椅式的石围墓圈




残狮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