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传说中的”,是因为去之前,在网上搜素多次,只见文字信息,未见一张图片。可越是这样,越对此处充满神秘感。离开十家村公主坟时还不到三点,于是驱车继续北上,直奔翁牛特旗的国公府村。在梧桐花镇右拐进入土路就开始一路颠簸,本来六七公里,很快就到,可GPS犯了大错误。语音提示“50米后到达左侧的国公府村”,下来一打听,老乡说了这儿是下井村,坏了,GPS出毛病了,边走边打听吧。经过多次问路,过了一个营子又一个营子,(那地方不说村儿,都叫营子)兜了一大圈儿,终于找到了国公府村。下车继续打听,原来国公府村北还有个小一点儿的营子,叫国公府(没村),那才是正确的地方。忽然想起来了,坟地不是常被称为府吗,南府北府的,国公府兴许就是国公坟。
国公府紧挨着北面平缓的丘陵,张应瑞墓就藏在西北方向的不远的山与丘之间,也就是六七百米,可是起伏的丘陵上看不出路在哪儿,只能挂二挡跟随马车走过的,时隐时现的痕迹东张西望地往里摸索...。就在什么车辙都没有了的时候,我一眼就看到了远处高耸的一座巨碑。哈哈,拿下!

走近张应瑞墓,立刻觉得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受。这是什么景象啊,高耸的墓碑前面,石像生“横尸遍野”,就差“血流成河”了。不作评论了,大家看图片吧。












根据网上查到的资料记载,张应瑞家族世居全宁,即今翁牛特旗治所。他本人曾任辽阳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柱国,并赠荣禄大夫,死后被元朝追封为蓟国公。那座巨碑有近7米之高,碑文洋洋洒洒有1832字,碑额题有32个大字:“大元敕赐荣禄大夫辽阳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柱国追封蓟国公张氏先茔碑”。值得一提的是碑文是由一位元代著名书法大家,叫康里子山的亲笔撰书。还有一点值得一提,那就是碑的左侧刻有15个字,“大都西南房山县独树村石经山铭石”,说明了该墓石刻所用石材的出处。想象不出当年用马车把这么巨大的石料从房山拉到500公里以外的全宁需要多少人工,多少个月。古人做的很多事都让说不清是进化了还是退化了的今人难以理解。

补一张碑额吧,碑身太高,碑文拍不清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