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意义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学习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学生对分数各个部分名称及分数的读写已比较熟悉,曹香娜老师便利用教材编排这一特点,引导学生一步步从具体的实例中,逐步归纳出分数的意义,这一教学重点。本节课注重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启发学生思维为核心,引导学生自主探讨、合作交流,我颇受启发,体会深刻,主要有以下体会:
一、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
本节课,曹老师以让学生拍手掌做游戏的方式导入新课,由8个苹果分给2个人,每人分几个,而后依次出现由4个苹果、2个苹果、1个苹果分给两个人,每人又得几个,学生击掌,但当把1个苹果分给2人,每人分几个时,学生不再击掌,并引发学生求知欲望。而后教师出示学生作品,分别画有平均分成几份的蛋糕、线段、长方形、平面图及一批物体,物体的数量单位,引导学生想象,认识单位“1”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一个整体,一个计量单位,让学生探究得出分数的意义。
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曹老师还讲述了,用分数表示的“分数小故事”,学生把自己的生活带入理性的数学课堂,通过数学中的小故事,让个体的经验和抽象的数学进行对话,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二、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本节课中,曹老师注重教材的开放性和思考性,让学生有自己选择的权利,在通过比较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认识单位“1”。让学生通过摆小棒,平均分某一物体,得到其中的一部分,让学生在充分感知分数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及时进行抽象概括,形成分数概念。这一实施环节,实际上就是学生对分数意义的感知过程,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合作交流,创设和谐民主的空间
愉悦的氛围,良好的学习环境,能激发人们积极向上。课堂上,师生关系民主平等,同学之间团结协作、合作交流,提高同学们学习的效果,教师出示一些用来表示分数的实物图片 ,让学生猜想物体的个数,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全班讨论交流,得出问题的答案,这一途径,既提高了课堂效率又凝聚了人心。
曹老师的这节课,使我们认识到每一个数学知识,都是在学生亲身经历了知识产生过程,体验了愉快的学习后才在头脑中形成。本节课教学重点突出,通过举例,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使同学们对分数的意义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提高了同学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