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迎新年!源创图书《如何设计阅读单:让孩子成为阅读高手》出版啦!

标签:
阅读单蒋军晶刘双双源创图书 |
分类: 新书信息 |
阅读量上去了,孩子的阅读力自然就强吗?
阅读量
阅读单可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引导孩子有选择、有目的、有质量地阅读,帮助孩子将阅读量转化为阅读力,成为阅读高手。
如何设计阅读单:
让孩子成为阅读高手
蒋军晶
策
出
出版时间:2019年12月
定
I S B N :978 – 7–300 - 27768 - 4
编辑推荐
阅读量上去了,孩子的阅读力自然就强吗?孩子自然就会阅读,成为阅读高手吗?
我们都知道阅读很重要,也愿意带领孩子阅读。可是我们如何引导孩子有选择、有目的、有质量地阅读?如何帮助孩子将阅读量转化为阅读力?如何让更有思维含量的多元阅读成为可能?
《如何设计阅读单》就是用阅读单直观地呈现阅读问题和阅读任务,开展有针对性、创造性的阅读活动,帮助教师、父母找到引导孩子有选择、有目的、有质量地阅读的方法,找到将孩子的阅读量转化为阅读力的支架,从而帮助孩子成为阅读高手。。
内容简介
阅读单,就是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阅读问题和阅读任务,是引导孩子有选择、有目的、有质量地阅读的方法,是帮助孩子将阅读量转化为阅读力,成为阅读高手的支架。
我们为什么要使用阅读单?使用阅读单要注意哪些问题?如何设计阅读单?……在本书中,蒋军晶和刘双双老师将自己多年设计阅读单的经验呈现出来,以丰富、典型的案例,包括80多个针对具体作品的阅读单和30多个通用型阅读单,为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本书既可以帮助教师和孩子深入聊书,也是家长和孩子聊书的好帮手。
作者简介
蒋军晶,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群文阅读、班级读书会倡导者。获得第三届“全人教育奖”提名奖、2017年“有重要影响的全国小学写作教学名师”、第六届全国小学语文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评比一等奖等荣誉。出版有《和孩子聊书吧:让孩子爱上阅读》《让学生学会阅读:群文阅读这样做》《让孩子学会写作》《瞧,这样的语文有意思》《教室里的文学课》等。为孩子编著《作文九问:跟特级教师蒋军晶学写作妙招》《小学生老舍读本》《小学生苏轼读本》《诗词大发现:古诗词创意图解》《小学生群文阅读读本》(6卷)等。出版小说《流鼻涕的秋天》等。
刘双双,中学高级教师。儿童阅读推广人,“百班千人读写计划”导师。获得浙江省丽水市优秀教师、丽水市语文学科带头人、丽水市“五一巾帼标兵”等荣誉。近年来致力于整本书阅读课程的实践研究。
目
前言
第一章
第三章
前
为什么要使用阅读单
孩子是成长中的人,很多东西需要他们去学习,阅读也是如此。要想让孩子成为一名阅读高手,最重要的就是让他们学习做一名真正会阅读的好读者。
毫无疑问,本书就是想和你探讨怎样帮助孩子成为一个好读者。
究竟怎样才算是一个好读者呢?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讨论久了,也有了一些眉目 ——
很多人内心期盼着有“专家”发表这样的观点 —— 只要阅读量上去了,孩子自然而然就会成为一个好读者、一名阅读高手。一旦有人这样说,他们就会选择相信。因为如果这样的观点成立,我们大人,我们这些教师和家长,在把孩子培养成一名阅读高手的过程中就只需要做一件事 —— 把书放到孩子面前,然后对他说“读书吧”。我们不需要亲自去读那些书,我们不用去面对孩子脑袋里那些稀奇古怪的问题,我们不用专门找时间和孩子讨论……总而言之,我们就不用投入那么多精力,不用那么辛苦劳累了。
事实上,很多人就是这样做的。我们在小范围内做了一项调查。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经常和孩子讨论正在读的书的家长只有21.57%,而且他们所理解的“讨论”就是问孩子:“你读完了吗?”“你喜欢吗?”“你读懂了吗?”“你懂得了什么道理?”作为专业工作者的教师呢?在学生读了自己推荐的书之后,我们往往也是听之任之,没有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没有组织有效的交流、分享。
我们无意“指责”大人在孩子阅读指导方面的“失职”。这实在有很多原因,和大人的工作节奏、经济状况、文化水平、生活态度、对未来的期望,以及社区环境、亲子关系等都有关。
然而,如果我们有时间、有精力、有强烈的意愿想帮助孩子把阅读量转化为阅读力,我们可以怎么做呢?无非是提问题,抛话题,布置阅读任务……然后和孩子交流、讨论。其中包括让孩子填写阅读单。
什么是阅读单
简而言之,阅读单就是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呈现阅读问题和阅读任务。也有人把阅读单叫作助读单、导读单、阅读探究单等,它是阅读前、阅读中或阅读后使用的助读工具。
使用阅读单有什么好处
和提问题、抛话题、布置阅读任务相比,用阅读单这种可视化阅读工具指导孩子阅读,好处还真不少。例如:
(1)可以检查孩子从阅读中获取的信息。
(2)可以引导孩子走进文本,探究故事元素(引导孩子走进作品的
内核)。
(3)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学习。
(4)可以使阅读策略与思考显性化(使思维显性化)。
(5)可以帮助孩子在阅读中建立联结(联结生活和情感世界等)。
(6)可以让孩子长时间投入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中。
(7)可以形成思维履历,形成学习档案。
(8)可以为教师、家长与孩子聊书提供思考路径与方向。
(9)可以帮助孩子在阅读一本书的过程中聚焦注意力。
(10)可以让孩子形成动笔的习惯。
(11)可以帮助教师、家长关注孩子的阅读收获与不足。
(12)可以使阅读形式更多样化,思维更多元化。
…………
阅读单类型多样
本书就是和大家分享关于如何设计阅读单的心得。书中的阅读单是我们最近五六年在开展班级读书会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每一张都经历了苦心设计、反复修改的过程。
在真刀实枪的实践过程中,我们觉得设计阅读单首先需要选择一个方向 —— 阅读单的类型。
设计阅读单的这四个方向就是本书的结构。
我们可以抓住文本的特点设计阅读单,借助阅读单引导孩子关注故事里的转折、人物的变化、故事里的矛盾、表达特点、角色的动机、故事里的巧合等,从而发现文本的主旨、写作的秘密等。
我们可以根据文本的类型设计阅读单,借助阅读单引导孩子探究成长小说、幻想小说、动物小说、冒险小说、侦探小说、战争小说、哲学小说、知识性读物、人物传记等不同类型文本的主题思想、叙事结构、语言特色……
我们可以围绕阅读策略设计阅读单,借助阅读单让孩子练习预测、推理、联结、比较、综合、问问题、思辨等阅读策略,将分享、质疑、议论、判断等本来不可视的阅读行动和思维路径直观地呈现出来。
当然,我们也可以设计一些通用型阅读单,借助阅读单让孩子了解、掌握阅读各种类型书籍时的主要方向、路径、方法。
使用阅读单要注意什么
本书志在分享阅读单的设计与使用经验,但我们并不主张每一次师生共读、亲子共读都要使用阅读单,我们也不觉得阅读单用得越多越好。
阅读单只是阅读指导的一种方式,不能无限夸大其作用。相反,如果阅读单设计、使用不当,就不能激发孩子的阅读热情,培养孩子的良好阅读习惯,提升孩子的阅读力。
那么,在设计和使用阅读单时,要注意什么呢?
1. 在我们有丰富的阅读感受之后再设计
在设计阅读单之前,我们应该拿起书好好读一读,多角度、多侧面地了解这本书,更深入地理解它,与它碰撞出情感的火花,这样设计出来的阅读单才有可能开拓孩子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如果只是粗略地阅读一本书,就会如同盲人摸象,只摸着了书的表象,而缺少阅读的感想、感动,设计出来的阅读单自然只会停留在书的表面。
2. 孩子的起点在哪里,阅读单的支架就从哪里搭起
阅读单可难可易。我们在设计阅读单时要了解填写者是哪个年龄段的,要充分考虑这个年龄段孩子的思维水平、知识储备、生活经验等。即使孩子处于同一年龄段,但因为以往的学习经历不同,他们的理解力、评鉴水平等也会有很大差异,这种差异是我们在设计阅读单时要高度重视的。在阅读单的使用过程中,我们还应该观察孩子的使用情况,并不断调整与完善阅读单。
3.不要窄化阅读单的意义
我们发现,很多人是在应试的惯性中设计阅读单的,这些阅读单其实就是缩小版的考卷、摘抄本……这种教辅型阅读单有时会伤害孩子的阅读兴趣。
4.填写后要讨论
我们在使用阅读单时不能做甩手掌柜。孩子填写阅读单后如果得不到反馈,往往就会觉得自己只是在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因此,我们要注重阅读单填写后的分享、交流。高质量的分享、交流能让孩子在比较中了解自己的阅读水平,明确努力方向。
5.不要过度使用通用型阅读单
确实,有一些阅读单适用于不同的书,我们可以使用这些通用型阅读单引导孩子做一些常规阅读活动,例如,梳理情节、评说人物、想象拓展、练习阅读策略等。但通用型阅读单用得多了,会导致孩子审美疲劳,也很难让孩子了解某本书的个性化价值。
6. 不要过于频繁地使用阅读单
频繁地使用阅读单毫无疑问会增加孩子的负担。那么怎样才是适时、适量地使用呢?我们认为,一个月共读一本书,一本书设计两至三张阅读单是比较适宜的。
更多详细内容,更多好书:
请搜索“源创图书”微信公众号或 扫描二维码
购书联系
---------------------------------
手机:15611547622
联系人:胡老师
源创图书 · 以出版推动教育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