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人民文学》长篇小说双年奖颁奖
(2014-06-11 19:40:39)
标签:
人民文学文化 |
第三届“慈溪·《人民文学》长篇小说双年奖”6月5日在慈溪举行了颁奖典礼。贾平凹的《带灯》、李佩甫的《生命册》、周大新的《安魂》、
“《人民文学》长篇小说双年奖”两年一届,由《人民文学》杂志社、中共慈溪市委、慈溪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共慈溪市委宣传部、慈溪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慈溪市作家协会承办。评奖范围为颁奖年度前两年内中国大陆首次发表的原创长篇小说。《人民文学》杂志社组织知名作家、评论家组成评委会,对五部获奖作品的作者给予每位2万元的奖励。
《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在致辞中指出,《人民文学》长篇小说双年奖具有四个特点:最有分量的文学门类,最具权威的评委阵容,最优秀的获奖作品,最具活力和文学亲情的颁奖地。本届获奖者阵容堪称豪华,他们代表着中国文学的高度和深度,体现着中国作家对现实的关照和悠远的人类情怀。
颁奖典礼之后,作家贾平凹、韩少功、李佩甫等还举办了主题演讲会,并与文学爱好者进行了互动交流。下午,举行了慈溪80后文学新作点评会。当晚,获奖作家周大新在慈溪中学举办了文学讲座。
第三届《人民文学》长篇小说双年奖授奖词
贾平凹长篇小说《带灯》授奖词
《带灯》在贾平凹长篇小说创作中具有变法意义。作家从现实与奇异夸张纠结在一起的《秦腔》至历史主义与写实主义融于一炉的《古炉》,本已完成了一次深刻变法,而《带灯》在延续《古炉》精确、厚重、白描的叙事风格基础上,又有较多的明快、流畅、简约,让我们想起了他风格独特的散文写作;更由于作家把视角瞄准现实的村镇,关注的是一个往往被人们忽略的简朴真诚的女性和同样被人们忽略的各色人等,关注那里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事无巨细地展现了中国农村的现实风貌,引起读者的关切和忧郁,《带灯》也就不仅是作家在写作手法上的一种变法,更是作家整体创作风貌上的突破和升华。
有鉴于此,特授予贾平凹第三届《人民文学》长篇小说双年奖。
韩少功长篇小说《日夜书》授奖词
作为当代文学的另类探险者,韩少功多年来一直行走在语言和文体的隐秘丛林中,同时,他的写作始终指向当代中国的历史记忆和生存本质。悲悯的情怀、睿智的言表、变幻的文体是他最鲜明的文学标记。二〇一三年出版的《日夜书》将笔触伸向知青一代的灵魂,以激越而沉静的笔调,将历史与当下、纪实与虚构、此岸与彼岸、宇宙与个体融于一炉,在叙述中追问,在求索中思辨,书写出精神的初生与抵达。韩少功又一次突破自身的文学边界,辟展出返回历史与来路的别样景致。
有鉴于此,特授予韩少功第三届《人民文学》长篇小说双年奖。
周大新长篇小说《安魂》授奖词
周大新的《安魂》是一部遍布哀伤的长篇小说。它格式独特,以一对父子天上人间的对话贯穿始末,叙述则决绝凄美、动人心魄。小说是当代人面对生与死的重要启示录,这使它得以走出狭窄的个人视野,以无比的豁达将特别的温暖灌注到读者心灵深处。在现代以来的中国小说史中,此类题材的长篇小说《安魂》应该还是第一部,具有卓尔不群的气质。
有鉴于此,特授予周大新第三届《人民文学》长篇小说双年奖。
李佩甫长篇小说《生命册》授奖词
在长篇小说《生命册》中,李佩甫通过对一个大时代中的众生和人性流变的勘察和描绘,尤其是对一个知识分子五十年生活与心路历程的深入研究,较为集中地表达了他对城与乡、历史与现实、理想与欲望等对峙的重大问题的思考。这是背负土地行走的知识分子的一部精神图谱,也是一部逼近历史与生命真实的作家自我省察之书。
有鉴于此,特授予李佩甫第三届《人民文学》长篇小说双年奖。
林白长篇小说《北去来辞》授奖词
林白的长篇小说《北去来辞》以东方的精神、边缘的活跃、女性的细腻完成了个人与时代紧密相连的生命证悟,带着时代变迁与风云际会的沉郁气息,苍茫地从时间深处走来,把历史的秘密与现实的挣扎、家族史与婚姻生活史、父辈与子辈、知识阶层与底层百姓等各个层面的生活交织在一起,刻画了几代人的心灵史和精神史。不同类型的人物都有其深厚的精神内涵与性格内涵,而主人公海红和丈夫史道良的精神、情感和灵魂挣扎尤其惊心动魄、令人动容。林白不屈不挠地对她的读者又一次完成了她春蚕吐丝的答卷,毫无疑问,这也是时代与历史的答卷。
有鉴于此,特授予林白第三届《人民文学》长篇小说双年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