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期 卷首
(2011-04-21 10:48:08)
标签:
当代汉语人民文学文化汉语杂谈 |
分类: 消息 |
卷 首
《定西笔记》,健壮文章。老贾的身体不算健壮,但一念既起,纵马远行,兴之所至,兴尽而返,这份精气神是健壮、是刚健。
一位诗人最近谈到,他所认识的很多外国作家都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在生活中,他们强壮、敏捷,如孔夫子,“多能鄙事”,能做农夫,做木匠,盖房子,走天涯。这不是身体问题,而是精气神的问题。杜鲁门·卡波特,身体也不大好,他泡在软红十丈的纽约如鱼得水,但在肯塔基州,他也能一头扎下去,全力以赴专心致志地了解穷乡僻壤的美国生活。
去年我们提出“非虚构”,用了一个词,叫“吾土吾民”:我的土地、我的人民。对于一个作家来说,这当然不能是空洞的修辞,甚至也不仅仅是深刻的内心情感,这是一种行动的能力、一种生活状态,是“知行合一”,是在实践中认识世界。
最近,经常有朋友问:你们的非虚构计划进行得怎样了?朋友们怀着期待,也有一点疑虑,怕这事虎头蛇尾、难以为继。我们的回答是,不要急,正在进行中。就在此刻,有的人正在写着,有的人正在某个遥远的地方奔波。下一期,我们会发出乔叶的《盖楼记》、南帆的《马江半小时》、胡冬林的《狐狸的微笑》,那都是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
本期的小说多姿多彩。王十月、邓一光、计文君、钟求是、田耳,都让人感到虚构的力量、辽阔和虚构之美。发最好的虚构作品,发最好的非虚构作品,这话我们反复说过,也一直照此努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