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山东省新型建筑工业化全产业链发展规划(2022-2030)

(2022-12-18 09:40:31)
标签:

财经

健康

教育

文化

分类: 5产业规划

新型筑工业化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驱动,以装配式建筑 表,以工程全寿命周期系统化集成设计、精益化生产施工 要手段,整合工程全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实现工程建设效益、高质量、低消耗、低排放建筑工业化。为完整准确全新发展理念,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 推动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国家发展 委关于印发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山东省 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 新型建筑工业化全产业链发展,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和高质 发展,依据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 动新型建筑工业化全产业链发展的意见》等文件,制定本规划。

、发展环境

() 发展基础

1.发展政策步健全。  “十三五”以来,省政府出台《关贯彻国办发〔2016〕71 号文件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 见》山东省绿色建筑促进办法》等文件规章,省住房城乡建设 厅等门联合印发《山东省装配式建筑发展规划 ( 2018-2025 ) 》 《山省绿色建筑创建行动实施方案》《关于推动钢结构装配式 住宅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新建校舍钢结构建筑推广工作 的通知》等,明确装配式建筑发展目标、推广范围、重点任务、 支持策,各市积极响应,出台相应政策文件加以贯彻落实,为 配式建筑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保障。

 

2.工程规模不断扩大。持续加大推广力度,政府投资或主导的城镇建建筑全面采用装配式建筑,其他项目按比例采用装 建筑;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内政府投资或以政府投资为主、抗 防烈度 8 度及以上地区的新建校舍项目全面采用钢结构建 筑。  “十三五”期间,全省新开工建设装配式建筑 1.12 亿平 规模居全国前列2021 年,全省新开工装配式建筑 5092.1 万平方米、同比增 24.8%, 占城镇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 27%以 上。

3.产业体系初步形成。培育壮大一批本土装配式建筑骨干业,先后引进一批省外龙头企业在省内投资建设装配式建筑生 产基地,初步形成省会、鲁南、胶东等 3 个相对集中的装配式建 业集聚区,覆盖生产、设计、施工、集成应用、科技研发、 装备制造等全产业链。截至 2021 年底,全省累计投产各类装配 式建筑部件生产企业 232 家,其中,预制混凝土部件生产企 118 、实际产能 317.6 万立方米/年,钢结构部件生产企业 108 家、实际产能 416.4 万吨/年,木结构部件生产企业 6 家、实际  3 万立方米/年。

4.技术标准日趋完善。支持开展装配式建筑政策机制、技术体系等课研究 32 项,编制发布《山东省装配式钢结构体系 推广应用技术目录 (第一批 )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 术标准》《山东省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等 34 项技术文件 准,一批科研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工业化装配式建筑关键技术创新及产业化应用研究》获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承 围护保温一体化钢结构装配式住宅技术体系研究》获批国家 “科技助力经济 2020 重点专项”。

5.点示范成效明显。 首批获住房城乡建设部批复同意开展钢结构住宅设试点,构建形成“1+N”钢结构住宅政策体系, 建设钢结构住宅 341 万平方米,全面完成试点任务,住房城乡建 把相关经验做法在全国宣传推广。争创国家装配式建筑示范 城市 7 个、企业类产业基地 33 个、园区类产业基地 1 个, 总量居全国第一。组织创建省级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 15 个、 范工程 120 个、产业基地 123 个,打造了一批特色鲜明、引领作 强的典型工程项目。

() 存在问题

1.政策机制不够健全。新型建筑工业化全产业链发展政体系够完善,在土地出让、项目立项、规划审批、施工许可、 工验收等环节,还未形成环环相扣、严格把关的全过程监管机 ,一些约束性推广政策落实不够到位。市场主导的发展机制尚 形成,促进新型建筑工业化全产业链发展的市场化配套政策还 完善。

2.产业水平有待提高。企业多而不强,大部分经营管理方式粗,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滞后。科技创新资源整合 不够,技术产品引进多、独创少。产业链“碎片化”问题较为 出,上中下游企业关联性、协同性不强,供应链、价值链一体水平不高。工程总承包模式发展较慢,建筑信息模型 (BIM) 等 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应用不多,设计、生产、施工、运维等环 未有效打通。

3.术标准仍不完善。 竖向承重预制构件工程应用较少,件连接可靠性、部品接口标准化等关键节点构造技术研究不够 统,集成管线设备、模块内装部品等建筑工业化配套技术产品 展相对滞后,装配化装修推广力度有待加强。建筑模数与部品 部件协调标准化户型等标准规范欠缺, 已有标准执行不到位, 少建筑工程标准化设计水平不高,构件规格尺寸多、通用化程 度低。

4.人才短缺问题突出。 高端人才引育不够,缺少能够起和带动作用的领军人才。研发、设计、监理、造价、质检、 、施工、材料等全产业链技术管理人员知识更新滞后,工人 结构不合理,一线劳务人员老龄化加剧,高技能实用型产业 严重短缺,相对应的新型建筑工业化技能培训、技能鉴定、 工管理等制度尚未建立。

5.质量监管亟需加强。适应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装配式建筑质量监管机制尚未有效建立。预制构件现 吊装、节点施工等环节质量监管不够到位,“错漏碰缺”、工 程返工现象仍然存在。预构件生产、运输环节质量监管不到位, 乏有效的质量管控机制和统一的质量检验标准,生产过程中相 资料记录不完整、预制构件运输存放安排规划不合理等问题普存在。

() 发展形势

1.城乡建设绿色发展带来新机遇。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向国际社会郑重承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 2030 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 2060 年前实现碳“碳达峰、碳中和”作为重大国家战略深入推进。城乡建 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领域,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 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和国 院《2030 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要求加快推进城乡建 绿色低碳发展,其中,减少建筑碳排放是重点之一。发展新型 工业化是建筑实现绿色建造、低碳循环发展的重要举措,可 有效解决传统建造方式存在的低水平、低效率、高消耗、高排放 问题,为建筑碳排放达峰做出积极贡献。  《中共中央办公厅 办公厅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山东省人民政 府办公厅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明确城 乡建设绿色发展蓝图,提出一揽子推进措施、扶持政策,将有力 进新型建筑工业化全产业链发展。

2.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提出新要求。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业和富民产业,长期以来主要依赖资源要素投入、大 模投资拉动发展,发展方式粗放、劳动生产效率低、建筑品质 体不高等问题突出,迫切需要走出一条内涵集约式的高质量发 新路。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全产业链发展,有利于推进工程建术变革创新,有利于重塑产品形态、生产方式、商业模式、 理机制,有利于催生新的产业、新的业态,形成新的经济增长  、增长极,为建筑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助力。住  城乡建设部等部委先后印发《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  若干意见》 (建标规〔2020〕8 号 ) 、《 “十四五”建筑业发展  规划》  (建市〔2022〕11 号 ) 等文件, 明确以新型建筑工业化  动建筑业全面转型升级、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 “中国建造” ,为推动新型建筑工业化全产业链发展指明了方向路径。

3.信息技融合发展注入新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正在进入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时期。我们要把握数 化、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的契机,以信息化、智能化为杠杆 新动能”。近年来, 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5G  区块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日臻成熟,成为各行业转型升 级、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委印发《关 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  (建市 2020〕60 号 ) ,提出以大力发展建筑工业化为载体, 以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为动力,加快形成涵盖科研、设计、生产加工 工装配、运营等全产业链融合一体的智能建造产业体系,为建 高质量发展规划了新赛道。 我省建筑业总体发展水平与江 、浙江等先进省份存在差距,亟需把住建筑产业数字化、网络 、智能化变革趋势,深度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突破核心 术,努力实现弯道超车,力争在智能建造发展新赛道上走在前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