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岛县喜多方市
是保存有2000栋以上土藏建筑之乡。1970年成立“北方风土会”。后来,仍在传统街屋经商的当地老铺又发展出“北方暖廉会”。由老铺所组成的网络也同心协力在推动社区营造,和“会津复古会”有着共通的想法。当地也是红砖产地,还留存很多红砖仓库。1992年,“喜多方红砖纪念馆”开幕;1995年,52名仓库所有者共同成立了“藏之会”。
福岛县三春町
以“HOPE计划’为契机而成立的“三春町住宅研究协会”,编制出版了住宅手册和《三春建筑散步》等书,并以模型做出街屋提案,开设住宅顾问所等,推动许多活动。1990年,制定通过《创造美丽的地方——三春町景观条例》,划定市区景观整备等特别地区。根据条例出版了《景观型录》,也展开小巷弄的整建。
群马县桐生市
是于1992年提出日本第一个“近代化遗产据点都市宣言”的地方。纺织产业兴盛期所建的锯齿状屋顶工厂,到现在还留存有300栋。此外还有由大商店的砖造仓库再生利用作为展览空间的“有邻馆”,以及过去是群马县卫生所的西洋式建筑“桐生明治馆’等。
靖玉县川越市
有“小江户”之称的川越,还留存着厚重的藏造街屋。从旧万文(今藏造资料馆)的保存运动等开始,已有超过20年的历史,具体展开行动的是1985年的“社区构想模范计划”。计划报告书中的提案“街屋规范”由千叶大学福川裕一教授整理而成,位于当地一番街的“街屋委员会”则负责建筑物具体改变时的审查工作。此外还包括设置小公园、电线杆地下化等。现在以点心街最受欢迎。当地的”川越藏之会”也非常热心于社区营造活动。该会所设立的建筑奖以“藏诗句大奖”为名,非常独特,行政部门也有很多热心活动人士。
山梨县早川町赤泽宿
由于是日莲宗总本山身延山的讲中宿所在地,因此而繁荣起来的旅宿区。该地面对七面山,是从身延山往该方向之参拜路线的住宿地点。由于战后又发展出新的路线,这一旅宿区便原样保存了下来.1993年被选定为“重要传统建筑物群保存地区’。当地的“赤泽青年同志会”和“赤泽宿思考会”等非常活跃。不只是街屋,也积极地推动整建聚落排水和道路等。
新漓县寓柳町
农村住宿休闲设施“悠闲村”于1994年正式开幕,立刻加速了地方复兴。这是以町内年轻中坚层为核心组成的“故乡开发协议会”所提出的方案。还有由“门出”和“获之岛”两地的“故乡村”组合运营的茅草顶建筑村落。其中,“获之岛”这一环状聚落里还组成了“茅草会”,推动茅草屋顶的保存工作。
长野县轻井泽町
有志于保存以轻井泽别墅为主的建筑群的四个人聚集在一起,1992年成立了“轻井泽别墅建筑等保存调查会”,并以观光会馆(旧轻井泽邮局)和轻井泽车站作为保存对象。该会于1994年发展成为“轻井泽国家信托基金”(会长中岛松树),进行更广泛的社区营造工作。还有,轻井泽“塔里埃森”(旧盐尻湖Lakeland,会长藤卷进)以安托南·雷蒙(Autonin
Raymond,1888--1976年)的避暑别墅为始,迁建保存了有岛武郎,福永武彦的别墅,堀长雄的山庄等。
长野县小布施町
1976年“北斋馆”开馆,自此开启了小布施町的社区营造,借着“翛然楼”(高井鸿山纪念馆)周围街屋造景方案(1982—1987年,官本忠长设计),使得该地面目一新。“小布施堂”的市村次夫和市村良造等是社区营造工作著名的独特领导者,后来也推动了日本风格的小布施车站,车站前景观整建和步行道路网系统的扩展等。1990年,该地制定通过《丰富而美丽的社区营造条例》,其中订定了“环境设计合作基准”,规定在新的建设开发之际,须经由“社区营造设计委员会”审查的流程。从“小布施博物馆”建筑高度被压得和周围民宅一样低这一事实,便可看出具体成果。町长唐泽彦三的强力领导,同样非常著名。
长野县南木会町妻笼宿
由木曾路的旅宿区妻笼全体居民都加入的“我爱妻笼协会”为中心,不断推动街屋保存运动。最早的出发点是针对人口外流而提出的对策,由于町公所职员小林俊彦全力投入始得以推广。初期所签署的居民宪章宣言为“不卖,不租,不破坏”。街屋改建设计须由当地统制委员会审议。现在“妻笼宿保存财团”正朝着国家信托基金的方向前进。1976年,当地被获选为“重要传统建筑物群保存地区”。1995年,旅宿的“本阵”复原完工。
爱知县名古屋市绿区有松
在东海道鸣海宿和池鲤附宿(知立市)之间所建的“合宿”。有松是著名的绞染产地。街道上有服部家、竹田家、冈家等雄伟的商家并立而建。1973年,当地发起“有松社区营造协会”,以《名古屋市街屋保存要项》(1983年)为基础,1989年由市政府划定第一个“街屋保存地区”。1996年,“有松社区营造协会”因长年推广相关活动,获得市政府颁发“都市景观特别奖”。
岐阜县高山市
1971年,日本第一个社区营造保存居民组织“上三之町街屋保存协会”(后来改为“惠比须台组街屋保存协会”)在此成立。1968年,惠比须台组的电线杆被撤除,改配线于屋檐下。1972年,当地制定通过日本最早期的历史环境保存条例《高山市市街地区景观保存条例》。1979年,上三之町被指定为“重要传统建造物群保存地区”。1980年,开始展开街角整建,目前完工者已有100处以上。
石川县金泽市
1968年该市制定通过了日本第一个历史环境保存条例《传统环境保存条例》,划定长町武土宅邸群、寺町寺院群和卯辰山山麓等为保存区域。现在,依据《金泽市传统环境保存暨美丽景观形成相关条例》,该市也致力于近代都市景观营造。近年来对于饮用水和小规模街屋保存,也极为用心。
三重县伊势市
以内官附近的御祓町街屋的再生活用为出发点,1989年,《伊势市社区营造保存条例》公告实施,隔年,御祓町的电线杆被拆撤。在御祓町“赤福糕饼店本铺“的主导之下,伊势御祓町开辟了主题公园“托福巷”,并于1993年对外开放。同时还推动设置“街角博物馆”,培养游览志愿者。为了使人们来到这里时,不仅可以到神宫参拜,也可以欣赏街屋风情,该地于1989年发起了居民组织“伊势讲受入协议会”(对外代表高桥彻)。
滋贺县长滨市
以“百三十银行”老屋的保存运动为发端,于1988年成立“黑壁株式会社”。银行建筑物被改建成为“黑壁广场”,重获新生。其后,以玻璃为主题的建筑物再生利用也渐渐增多,现在已增加到了“黑壁二十一号馆”。此外,大通寺路的参拜道商街也把遮篷拆除,地面铺上石板,并于1990年完成下水道埋设工程。町内各地也正在进行老旧商店街的再生工程。
京都府京都市
是以推动综合性街屋保存行政而著名的代表性机关。除依风致地区或美观地区相关规章,将市内和周围山丘一一划定范围之外:并依《古都保存法》划定历史性风土保存地区;以该市单行条例划定自然风景保存地区,来保存四周山丘。此外,还根据《文化遗产保护法》,选定了四个重要传统建筑物群保存地区。早期通过的综合性景观条例《京都市市街地区景观条例》(1992年)于1995年全面修订,成为新的《京都市市街地区景观整备条例》。现在已根据条例,划定了美观地区和邻接景观整备地区。市民也组成“伏见町街屋通信社”,呼吁保存伏见的酒仓库景观,还有思考街屋再生的“京都町街屋再生研究协会”等许多团体。
奈良县奈良市
原为平城宫的古代都城,不止有神社和佛寺,还有16世纪以来以元兴寺为中心,被称为“奈良町”的商家地区。从上班族脱身而出的木原胜彬,于1979年成立“奈良地域社会研究会”,推动以奈良町为中心的社区营造。后来又于1984年改组为“社团法人奈良社区营造中心”迄今。为了支援社区营造而做的各种调查及网络也在该地热烈展开着。1995年,奈良町内的活动据点“奈良町故事馆”开幕。期刊《地域创造》截至1996年7月已发行了30期。
奈良县橿原市今井町
由“一向宗”信徒所建立起的寺内町,四周有着护城河。自从1955年进行第一次住宅调查以来,已有超过30年的调查历史。居民运动也从1991年创立“今井町保存协会”起,陆续成立了“今井町住民协议会”(1978年,即后来的“今井町街屋保存协会”)、“今井町街屋保存住民审议会”(1992年)等,展开各式各样的行动。1993年入选为“重要传统建筑物群保存地区”。
大阪府富田林市
1558年以“一向宗”寺院为核心而兴建的寺内町,位于当地的小台地上,当时的道路形态还留存着。南北向道路被称为“筋”,从东边开始有东筋。龟坂筋,城之门筋,富筋、市场(本町)筋、西筋;东西向道路则称为“町”,从北起有一里山町、富山町、北会所町、南会所町、堺町、御坊町、林町等。以旧衫山家为首,现在还保存着很多商家。当地有“富田林寺内町保存协会”在推广各项活动。
兵库县出石町
当地除“静思堂”、町公所厅舍、美术馆(以上都由宫胁檀设计),以及“希保可会堂”(重村力暨Team
Zoo海豚设计集团设计)等单栋建筑之外,还制定了景观指南和街屋设计手册等,无不提升了建筑物的水准。另外还进行街屋评比。历史性街道整建等工作。当地“静思塾”和“出石城下町活用协会”的各种活动同样值得注目。
冈山县仓敷市
以大原总一郎所发起的民艺运动为开端,仓敷的社区营造可以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时。“仓敷民艺馆”于1948年开幕,隔年成立了“仓敷都市美协会”。1968年制定通过《传统美观条例》,和金泽市同为日本最早期的条例。第二年开始划定美观地区。当地利用仓敷人造丝工厂,仓库所改建的仓敷IB
Square(浦边镇太郎设计),是早期历史建筑物再生利用的实例,非常有名。1979年,仓敷被选为“重要传统建筑物群保存地区”,近年来为了保护美观地区的“远眺景观”,防止周围杂乱无章地兴建高层建筑,于1991年制定了《仓敷川传统建筑物群保存地区背景条例》。
冈山县津山市
当地老城遗迹、武士住宅、商家、寺町等都被完整地保存下来。1991年,以“HOPE计划”为契机,组成了“津山社区营造市民会议”,包括有关于居住方面的“风土部”和“社区营造部”等五个专门部,分别展开活动。该会会讯为《我爱津山社区通信》月刊。1995年开设的社区营造中心“GAYAGA之家”,已成为主要活动据点。同时也正积极地推动“城东地区街屋整建等补助方案”(1988年度起制度化)以及“作州城东宅邸”的整建等。
香川县琴平町
是“金比罗神”的门前町。1980年前后,木造三层楼旅馆停业,大型饭店耸然矗立,“金比罗门前町保存协会”开始发起运动。经过整修复原的重要文化遗产“金丸座”,已成为四国金比罗歌舞伎大剧场,由居民担任志愿者参与经营歌舞伎的正式公演,可以说是当地社区营造最重要的部分,非常受欢迎。
爱嫒县内子町
经由该町公务员冈田文淑的努力号召,1975年从市町中心起,展开了“八日市·护国街屋”的保存工作。“内子座”剧场也被整修复原。1982年,当地获选为“重要传统建筑物群保存地区”。今年也非常热心于周边农村地区的“村聚落”保存,其中以大濑地区和石叠地区的聚落再生最为知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