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阴山文化与阴山岩刻文化

(2011-06-13 17:15:27)
标签:

文化

王建平

阴山岩画

巴彦淖尔市

分类: 阴山岩画

阴山文化与阴山岩刻文化

         阴山文化是地域广阔、内容丰富的大文化.它所包含的文化信息始于50万年前.阴山文化是以草原文化的原生文化为主干,以草原民族和中原民族在交往融合中实现的文化变异与创新发展为次生文化,以各个民族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化为共生文化,三种文化共同组成的复合文化.阴山文化是在时代的发展中生生不息、创新发展的文化.塑造好阴山文化的品牌,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是使这一品牌在巴彦淖尔地区细化升级。


阴山地区的人类活动历史非常悠久,早在旧石器时代就出现了阴山文化。公元5世纪,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阴山发现了阴山岩画,并在他著名的《水经注》中作了详细的记述。这些记载是世界上对阴山岩画最早的记录。阴山山脉自古以来就是农耕区与游牧区天然分界线,而山区本身则是农牧交错地带。条件较好的山间盆地中有旱作农业,种植小麦、莜麦、马铃薯等作物,产量低而不稳。山区矿产资源丰富, 乌拉特后旗的煤矿、铁矿和金属矿都是品位高、诸量大的著名矿区。

        人类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影响了人类。不同的文化形态表现为不同的生存方式。每一种文化的发端与发展都有很长的时间跨度,几百年、几千年;一个地区的生产生活方式、政治制度和地理生态会形成该地区的稳定的文化历史,会久远地影响该地区的发展。阴山文化也是如此。

   阴山南麓和黄河环抱的古河套地区孕育了古老的文化,阴山南麓为黄河环抱,古称"河套地"、"河南地",水资源较为充沛,在巴彦淖尔市西部狼山两侧有乌兰布和沙漠、宝音温都尔沙漠,阴山文化圈处于内陆草原地区降雨量自东向西递减,气温自北向南升高;草原类型自东北向西分布着草甸草原、干旱草原、半荒漠草原、沙漠。阴山文化圈的原生文化以匈奴、拓拔鲜卑、突厥、蒙古相继兴起为特色,绵延上千公里的阴山岩画,生动地记载了上万年前至数百年前游牧民族的历史,是“刻在山岩上的史诗”。

吉思汗第六次征伐西夏,自乌拉山进入河套地区,大军屯驻鄂尔多斯高原,与西夏军激战,留下遗迹甚多,清圣祖康熙平定噶尔丹之乱时,曾亲统大军驻跸归化城,渡黄河穿越鄂尔多斯抵宁夏,并留下诗文。平乱之后,康熙于1691年在多伦大会漠南、漠北49部蒙古王公,盛况空前,史称"多伦会盟"。在河套地区,移民文化的特征比较明显。清朝后期特别是光绪年间“开垦蒙荒”、“移民实边”,河北、山西、陕西等地的农民大量的流入这些地区,与蒙古族在生活习俗方面相互影响,在文化艺术方面相互交流、融合,形成了以共生文化为特征的复合文化。


巴彦淖尔市是阴山岩画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地区。多年来,巴彦淖尔市开展了大规模的阴山岩画的挖掘、保护和研究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2010年,巴彦淖尔市委、市政府正式启动了阴山岩画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工作,进一步加大阴山岩画的研究、保护、开发、宣传力度,充分发挥阴山岩画在历史传承、艺术创作、考古研究以及民族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让这一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绽放出新的光彩。

在河套文化的众多组成元素中,阴山岩画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杰作,是反映我国古代北方各民族文明历史的千里画廊,在世界岩画史和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

    阴山岩画2006年6月被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来,巴彦淖尔市先后投入1000多万元,启动了阴山岩画抢救性普查与保护工程,成立了内蒙古岩画研究院和岩画保护与研究学会,抽调专家学者、大学生志愿者组成了岩画普查队,对巴彦淖尔全市境内的阴山岩画进行全面普查,并出版了大型文献图册《阴山岩画》,大力普及宣传阴山岩画知识。


巴彦淖尔市委常委、政府常务副市长王建平表示,岩画这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和造型艺术,已经成为人们表达情感、交流思想、传授经验的主要方式,并且一代代地流传下来,以形象和符号成为人类交流、沟通的工具和媒介。在建设民族文化大市、构建和谐巴彦淖尔的进程中,保护文化遗产,保持自己独具魅力的文化传统,形成自己独树一帜的文化优势,必将大大增强巴彦淖尔的综合实力。

    与会专家对此也持相同观点,并纷纷表示,阴山岩画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优势突出,不仅规模宏大,时间跨度长,而且题材广泛、艺术精湛,其研究和保护工作也卓有成效。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所长魏坚宣读了《北方岩刻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巴彦淖尔共识》,具体内容如下:

    一、 北方岩刻群具有相同的刻画方法,反映的内容主题大致类似,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北方岩刻群是中华先祖智慧与创造的结晶,也是全人类共同的珍宝.我们郑重承诺:将以更加积极、更加全面、更加科学、更加紧迫的行动保护北方岩刻群,确保这一文化遗产得以永续留存。

    二、 为进一步保护北方岩刻,联手共创、共同申报,加快北方岩刻申遗步伐,已成为当前北方岩刻遗存地区的当务之急。同时,申遗的过程是一个宣传和保护的过程,对于传承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保持北方岩刻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三、 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要求,北方岩刻省区相关机构根据各地实际制订并实施北方岩刻保护规划、保护措施和法规,以严谨的科学态度,汇集各地资料,开展价值评估工作,以争取北方岩刻早日进入国家申遗的预备名单。

    四、 北方岩刻省区相关机构要在联合申遗工作中共担责任,联合协作,统一行动,全力以赴,确保北方岩刻保护与申遗工作的顺利推进。要围绕北方岩刻的保护与申遗,调动各方面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强化和规范岩画保护、环境整治、生态保护、遗产研究等工作,切实行使和履行各自的权利与义务。

    五、 北方岩刻省区相关机构要制定相应的保护与申遗工作计划,负责开展保护与申遗的各项研究工作。建立合作机制,加强交流,互通信息,共同探讨保护和申遗的相关技术问题,推动保护和申遗工作,扩大北方岩刻在国内、国际的影响。

    最后,在2010中国·河套文化研讨会暨阴山岩画等北方岩刻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研讨会的闭幕式上,王建平说:“本次研讨会又是一次河套文化盛会,对于推进北方岩刻申遗大联合,促进区域间交流合作,在更大范围扩大巴彦淖尔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将起到积极作用。保护阴山岩刻,全民参与申遗行动,让远古文化,留存于巴彦淖尔,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既是为后人留下福祉,更是我们神圣职责和使命,巴彦淖尔将联合各方力量,为争取申遗早日成功而努力奋斗!”

    那么,阴山岩画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无疑对推动内蒙古民族文化大区建设具有战略性的重要意义。阴山岩画一旦申遗成功,给内蒙古自治区和巴彦淖尔市带来的影响力和价值效应将是难以估量的。


9月18日,2010’中国·河套文化研讨会暨北方岩刻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研讨会在我市隆重开幕。本届研讨会由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巴彦淖尔市人民政府、内蒙古河套文化研究会、内蒙古岩画保护与研究学会共同主办,内蒙古河套文化研究所、内蒙古岩画研究院、巴彦淖尔市申遗工作筹备委员、河套大学承办。会议主题为:阴山岩画——人类文明之印记,世界文化之瑰宝。会议期间,各位专家、学者参加参观了《中华之魂——阴山岩刻》“百名作家、百名画家、百名书法家、百名民间文艺家、百名摄影家”创作笔会和作品展,河套大学阴山岩刻主题广场,河套文化建设成就展和阴山岩刻申遗志愿者行动签名活动。并前往磴口格尔敖包沟现场参观了阴山岩画区 。

 

---------------------------------------------------------------

 

河套文化★阴山岩画★酒文化★传统文化

河套 巴彦淖尔 临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