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山文化与阴山岩刻文化
(2011-06-13 17:15:27)
标签:
文化王建平阴山岩画巴彦淖尔市 |
分类: 阴山岩画 |
阴山文化与阴山岩刻文化
阴山地区的人类活动历史非常悠久,早在旧石器时代就出现了阴山文化。公元5世纪,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阴山发现了阴山岩画,并在他著名的《水经注》中作了详细的记述。这些记载是世界上对阴山岩画最早的记录。阴山山脉自古以来就是农耕区与游牧区天然分界线,而山区本身则是农牧交错地带。条件较好的山间盆地中有旱作农业,种植小麦、莜麦、马铃薯等作物,产量低而不稳。山区矿产资源丰富,
乌拉特后旗的煤矿、铁矿和金属矿都是品位高、诸量大的著名矿区。
吉思汗第六次征伐西夏,自乌拉山进入河套地区,大军屯驻鄂尔多斯高原,与西夏军激战,留下遗迹甚多,清圣祖康熙平定噶尔丹之乱时,曾亲统大军驻跸归化城,渡黄河穿越鄂尔多斯抵宁夏,并留下诗文。平乱之后,康熙于1691年在多伦大会漠南、漠北49部蒙古王公,盛况空前,史称"多伦会盟"。在河套地区,移民文化的特征比较明显。清朝后期特别是光绪年间“开垦蒙荒”、“移民实边”,河北、山西、陕西等地的农民大量的流入这些地区,与蒙古族在生活习俗方面相互影响,在文化艺术方面相互交流、融合,形成了以共生文化为特征的复合文化。
巴彦淖尔市是阴山岩画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地区。多年来,巴彦淖尔市开展了大规模的阴山岩画的挖掘、保护和研究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2010年,巴彦淖尔市委、市政府正式启动了阴山岩画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工作,进一步加大阴山岩画的研究、保护、开发、宣传力度,充分发挥阴山岩画在历史传承、艺术创作、考古研究以及民族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让这一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绽放出新的光彩。
在河套文化的众多组成元素中,阴山岩画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杰作,是反映我国古代北方各民族文明历史的千里画廊,在世界岩画史和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
巴彦淖尔市委常委、政府常务副市长王建平表示,岩画这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和造型艺术,已经成为人们表达情感、交流思想、传授经验的主要方式,并且一代代地流传下来,以形象和符号成为人类交流、沟通的工具和媒介。在建设民族文化大市、构建和谐巴彦淖尔的进程中,保护文化遗产,保持自己独具魅力的文化传统,形成自己独树一帜的文化优势,必将大大增强巴彦淖尔的综合实力。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所长魏坚宣读了《北方岩刻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巴彦淖尔共识》,具体内容如下:
9月18日,2010’中国·河套文化研讨会暨北方岩刻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研讨会在我市隆重开幕。本届研讨会由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巴彦淖尔市人民政府、内蒙古河套文化研究会、内蒙古岩画保护与研究学会共同主办,内蒙古河套文化研究所、内蒙古岩画研究院、巴彦淖尔市申遗工作筹备委员、河套大学承办。会议主题为:阴山岩画——人类文明之印记,世界文化之瑰宝。会议期间,各位专家、学者参加参观了《中华之魂——阴山岩刻》“百名作家、百名画家、百名书法家、百名民间文艺家、百名摄影家”创作笔会和作品展,河套大学阴山岩刻主题广场,河套文化建设成就展和阴山岩刻申遗志愿者行动签名活动。并前往磴口格尔敖包沟现场参观了阴山岩画区
。
---------------------------------------------------------------
河套 巴彦淖尔 临河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