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希望通過搜狐專訪 能讓大家更瞭解台灣綜藝

(2010-06-25 21:09:26)
标签:

搞菜

總壩子

男子漢料理

製片人

趙哥

趙正平

搜狐專訪

分类: 【其他】

臺灣綜藝陷惡性循環節目原創性最重要
          專訪/趙正平   文/果子
 

    據說,當初景行廳男孩之所以能成軍,很大程度上歸功於趙正平的雷厲風行。當三人的組合逐漸得到觀眾的熱烈反應,趙正平迅速“策劃”了景行廳男孩的風格和各自定位,甚至還會指導梁赫群和林智賢要如何去表現。其實這也是他一貫的風格——直爽豪邁更心思細密。因此談起臺灣綜藝節目的過去、現狀和未來,這個被很多人稱作“趙哥”的老男孩也是一貫的快人快語。
不只為效果做節目 景行廳男孩勝在新鮮真實
    景行廳男孩的走紅不只是臺灣綜藝節目界一道新的風景,事實上這個有點“素人”其實又很“業內”的組合,除了給觀眾新鮮有趣的感覺,更在某些方面預示著臺灣綜藝節目在經歷了爆炸式發展之後,似乎也開始需要一些改變。 
 
搜狐娛樂:為什麽景行廳男孩會受到那麽多觀眾的喜歡?
趙正平:可能是觀眾長期看慣了被包裝的主持人和藝人,已經沒什麽新鮮感了。反而出來趙正平這號人物敢打敢罵的,但同時也有軟的一面。他們覺得很新鮮。而且我的個性比較真誠,不會為了節目效果而做節目,這種東西觀眾都是看得出來的。最開始發現有這麽多粉絲我也很惶恐,後來慢慢和大家接觸,才知道原來我會被這些人喜歡的原因就是真實不虛,不玩假的。


搜狐娛樂:這會不會也和你的風格和現在臺灣很多主持人的風格不一樣有關系?
趙正平:臺灣早期的主持人和現在內地的其實很像,都有很多規定,男的帥女的漂亮。像我們這幾號人早個三五年肯定是被電視臺封殺的。但現在隨著網絡的發達,觀眾的視野廣了,所以我們剛好搭了一個順風車。

 

搜狐娛樂:當時就想過可以一鳴驚人嗎?
趙正平:剛開始上節目就想過這個問題,我想任何事情都是這樣,要不就不做,要做就一鳴驚人。但一鳴驚人不是你瞎搞搞就可以的,而是需要你很長時間工作經驗的累積。那機會給到你了,你才可以好好表現。我們剛好遇到了好老板,自己本身也是幕後做了七八年,也會用一些比較詼諧、比較真性情的東西去面對這些事,最後觀眾喜歡,那就是中了。 
 
搜狐娛樂:好像經常是某個人紅了,就會有很多模仿他的人出現。
趙正平:如果說以某個人為標桿這沒有錯,但不能只以他為標桿,應該從這個標桿開始,去做一些不一樣的有自己特色的東西。這一行裏有很多做了十幾年還是老樣子,搞不成低不就,就是我們所說的“公務員”,其實基本都是沒什麽自己的特點。所以我覺得最重要的還是做自己,個人特色要鮮明。臺灣主持人如過江之鯽,多離譜。
搜狐娛樂:你是覺得在這種現象不正常?

 
趙正平:也不是不正常,只是現在很多人都抱著有機會為什麽不試一下,搞不好我就中了的態度。但是如何讓你的特色被觀眾喜歡,喜歡之後又如何去累積自己的厚度,這都是要思考的事情。你不能只耍嘴皮子,耍幾年下來還不只是那一套?所以我今年也考大學準備讀表演藝術系的碩士。
  

市場機制過度自由導致競爭激化

  有人說臺灣綜藝節目互相競爭的慘烈程度遠比我們經常看見的臺灣政黨在國會上大打出手要激烈得多。從3家電視臺到100多家,短短30年臺灣媒體的超速繁榮帶來的必然是競爭的日益激烈。尤其是對於各家電視臺搶奪廣告份額的主力軍綜藝節目來說,競爭環境更尤為惡劣。


搜狐娛樂:臺灣綜藝節目的競爭到底是什麽樣的狀態?
趙正平:競爭激烈的原因其實就是因為媒體太過於自由。其實觀眾的心理大家都知道,比如喜歡灑狗血、挖人隱私、看人笑話等等。所以我們的媒體就去做這些,沒辦法,這就是市場機制。而這種市場機制太過自由就會造成惡性循環。還有一個最嚴重的問題,頻道突然增加了一百多個,僧多粥少,廣告費就那麽多。原來只有三個臺的時候你可以要求制作好的節目,收視率也高,廣告客戶看了也開心。但現在我們的制作成本整個運作下來幾乎是沒利潤的,那你的節目也沒那麽吸引人了。收視沒以前好了,廣告客戶就會考慮,這麽多選擇,我要不要還投給你。這就是一個惡性循環。


搜狐娛樂:現在臺灣綜藝節目平均的成本是多少?
趙正平:現在的成本是在下行,通常一個小節目一集不到十萬塊臺幣,差不多兩萬人民幣。但你想它下面十幾個人,要怎麽活?現在制作人大部分都有一個“預算腦袋”,要不然就真的去跳樓了。以前最少一集有會二十萬,高的時候有四、五十萬臺幣,現在都沒了。


搜狐娛樂:那你是覺得收視率是萬惡之源嗎?
趙正平:這句話沒錯,但也要看是在什麽機制下。在市場導向的機制下,一定是這樣的。主持人敢說一些黃色笑話、敢吃明星的豆腐,還不是因為有人想看這個,這都是為了收視率。其實臺灣從制播分離以後到現在將近15年,這個體制變化之後,就有一些熱血制作人想試試看和品質碰撞一次,慢慢的觀眾的收視習慣就給養壞了,開始正兒八經額報道都不看,就愛看揭人家傷疤的東西。其實這都是不對的,不管你是做節目還是做新聞,還是要有一些道德標準在那壓著,不能真的像洪水猛獸一樣湧出來。這樣再過20年,臺灣就沒有文化了,真正的好東西要放在哪裏?
 

搜狐娛樂:那你覺得這種狀況有可能有轉圜的趨勢嗎?
趙正平:目前不太可能。大家都有壓力,從電視臺臺長到制作人,大家都是每天看收視率,一切都為了沖收視。其實我是蠻喜歡你們的《魯豫有約》的,我覺得看這種東西也沒什麽不好。
節目要有原創性 內地很快超臺灣


  其實比起綜藝節目,趙正平做得更多的是電視劇和廣告。因此他在看待臺灣整個電視行業的現狀時,往往看得更加全面、分析得也更加透徹。


搜狐娛樂:目前來看,臺灣比較好的幾檔節目還是出自於王偉忠這個團隊。
趙正平:我只能說我們公司運氣不錯,有幾個大節目還在手上,還有一定的收視和水平。那是因為它們來自於原創。我並不是說抄襲有錯,全世界的節目還不都是抄來抄去。但是抄來之後你要會自己改變自己制作,知道這個地方的人要看的是什麽東西,這樣才能夠長久。一味的抄襲,一味的只想說誰和誰搭能碰出火花,這都是騙人的。你真正想做什麽給觀眾看,這是制作人必須知道的。


搜狐娛樂:臺灣綜藝節目的題材有沒有限制?現在看來好像是無所不作的樣子。
趙正平:幾乎沒有,衣食住行都有。有些節目甚至離譜到藝人養個寵物、爸媽、親戚朋友都可以出來講了。但這也是沒轍了。你像《康熙來了》到現在已經幾千個話題了,能講的都講光了。


搜狐娛樂:無論是節目還是電視劇,臺灣和內地都有一些合作,你覺得這種合作會多嗎?
趙正平:不是多而已,最後你們一定會不要我們了,最多十年。內地電視人的學習太快了,幾乎是跳躍式的。而臺灣這麽多年是紮實緩慢而有力的成長進步的。所以可能一些比較有功底的東西你們還需要再琢磨一下。但是很快,等這些80、90後的小鬼們一上來,他們一直耳濡目染和吸收的都是全世界好的節目和戲劇,當他們有機會發展的時候,絕對不會輸給現在這些人,就是時間問題。


搜狐娛樂:相比臺灣綜藝節目剛開始勃發的那段時期和現在,您更喜歡哪個時代?
趙正平:不能說更喜歡哪個時期,喜歡以前的言行,也喜歡現在新創意的想法,各取其精。

 

搜狐娛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