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龟四版之一

(2015-02-11 15:32:54)
标签:

文化

甲骨文

董作宾

收藏

分类: 翰墨丹青

http://s10/mw690/001SaEJXty6PV5g4NYZ89&690
殷墟文字甲编图版134图》大龟四版之一。左下角批注“据《卜辞通纂-别录一》(郭沫若,1933年著)增摹兆文”。董作宾先生1935年春,开始编辑《殷墟文字甲编图版》,1936年交商务印书馆出版,后因上海沦陷战乱,1939年商务印书馆将原稿拓本寄到香港,重新照相、制版,1940年秋得以出版。定价120元,董先生时再昆明,如果航空邮寄到昆明,邮费要300元,所以董先生始终没有见到这本书。1940年12月,日本入侵香港,这批稿子也毁于战乱。1948年,在傅斯年先生支持下,董先生与同仁们重新整理、传拓、编排,终由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出版。出书时,没有用此图,而是用的拓片。 http://s13/mw690/001SaEJXty6PV5UOjqkbc&690

此图为郭沫若著《卜辞通纂-别录一》大龟四版拓墨之一。从1928年10月到1937年"七七事变"前夕,董作宾主持或协助李济主持史语所考古组对殷墟进行了15次发掘,获得大量有字的甲骨和无字的器物。其中最重要的收获是大龟四版。1929年12月12日,第三次发掘宣布结束,当天下午即将收工时,考古队在大连坑南井井口下约30公分处发现大龟四版叠在一起,上面满是文字,带有许多原始资料。这一发现轰动了中国学术界。李济博士撰文说大龟四版的发现,为现代的中国考古学建置了一块很稳定的基石。远在日本的郭沫若得知这一消息,立即写信给史语所,索要拓片。董作宾等人对流亡海外的郭沫若深表同情,慷慨地寄上全份拓片,满足

了他的要求。

 http://s3/mw690/001SaEJXty6PV5x91XI62&690

董先生著《殷墟文字甲编-图版》 大龟四版之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