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课程纲要
(2013-02-17 23:03:53)
标签:
教育 |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课程纲要
学校名称:
课程类型:必修课程
设计教师:
设计日期:2012年2月6日
适用年级:六年级
课 时:73~77课时
课程目标
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以单元为基本结构来设计和组织教学,达到目标。以教学目标为标准进行自我矫正和教学评价。
(一)识字与写字教学
1.要求会写80个字,有较强的独立识字的能力。注意防止和纠正错别字。
2.能用硬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操作建议
1.高年级识字教学要以字义为重点,以字义带动字音和字形,注意读音和书写的难点,注意防止和纠正错别字。
2.通过句子的抄写和默写在语言环境中识记生字,减少机械的抄写词语以及单字抄写,同时练习书写的行款整齐。
(二)阅读教学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并能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3.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较深的句子的意思。
4.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5.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6.扩展阅读面,拓展课外阅读。
以下是6个专题的读写重点:
一、准确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感悟,联系生活实际及自己的所见所闻,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获得人生的启发。
二、了解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怎样谋篇布局,准确用词,生动表达,并在学习中加以运用。
三、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文章的叙述顺序,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四、引导学生阅读适合他们的外国名篇名著;进一步培养学生把握主要内容(尤其是概括能力),体会作品中人物思想感情的能力。
五、交流语文学习的收获和感受。
六、会写临别赠言、简单的倡议书、建议书和演讲稿。
(三)口语交际教学
1.激发兴趣,引起学生交流的欲望,体现双向互动。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在稍作准备后能当众作简单的发言。
2.学会通过讨论策划活动、学习介绍自己、交流趣事和学习劝说、讲故事、表演课本剧、聊热门话题等。不断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四)习作教学
1.进一步明确小学生作文的性质。小学生作文的性质是练笔,是习作,不是创作。培养观察、思维、表达三种能力。
2.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3.学写简单的倡议书、发言稿、建议书等应用文。
4.能修改自己的习作,做到语句通顺,书写规范、整洁。
(五)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要提高学生策划、规划自己学习的能力,用多种途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
1.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在写人的时候突出人物特点;注意写演讲稿的方式,并试着作一次演讲。
2.能在老师的帮助下,与同学一起组织策划联欢活动。
课程内容:
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要求,采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课程内容进行教学,其课程内容包括:
第1组:“人生感悟”(14课时)
《文言文两则》3课时 《匆匆》2课时
《桃花心木》2课时 《顶碗少年》1课时
《手指》1课时 《口语交际 习作一》4课时
《回顾拓展一》1课时
第2组:“民风民俗”(10课时)
《北京的春节》2课时 《藏戏》1课时
《各具特色的民居》1课时 《和田的维吾尔》1课时
《口语交际习作二》3课时《回顾拓展二》2课时
第3组:“深深的怀念”(12课时)
《十六年前的回忆》2课时 《灯光》1课时
《为人民服务》2课时 《一夜的工作》1课时
《口语交际习作三》4课时《回顾拓展三》2课时
第4组:“外国名篇名著”(14课时)
《卖火柴的小女孩》3课时 《凡卡》2课时
《鲁滨孙漂流记》2课时 《汤姆索亚历险记》2课时
《 口语交际习作四》3课时《回顾拓展四》2课时
第5组:“科学精神”(11课时)
《跨越百年的美丽》2课时 《千年梦圆在今朝》1课时
《真理诞生在一百个问号之后》2课时《我最好的老师》1课时
《 口语交际习作五》3课时《回顾拓展五》2课时
第6组:“难忘小学生活”(12课时)
课程实施:
1.课程资源:教材是教学的重要依据,研讨理解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再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运用各种教学资源进行教学,如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等等。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2.教学手段:采取多种多样的能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的形式,上网,读课外书,询问,讨论,在课前、课后搜集资料,组织新闻发布会,故事会,朗诵会,讨论会,演课本剧,办手抄报,编习作集等。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在讲述、讨论、交流、品评、操作等活动中促进发展,形成扎实的语文能力,并且体验语文学习的乐趣。
课程评价
1.过程性评价的内容及形式(70%)
(一)听的能力:(会认真倾听,领会要点,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评价内容:课本内容、课外精选。
评价形式:
1、听规定数量词语,复述;
2、听规定数量句子,复述;
3、听一段话或一个小故事,复述。
(二)说的能力:(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能用普通话与人交谈。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能具体主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评价内容:课本内容、课外精选。
评价形式:
(1)复述指定内容;(课文、选读、课外)
(2)根据阅读内容表达阅读感受;
(3)根据规定内容说一段话;(重点句、重点词语、主要意思、图、符号)
(4)讲一则见闻或一个小故事;(自选)
(5)根据规定内容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三)读的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会默读。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评价内容:文章类(精读、背诵、略读、选读、精选、生活中常见内容。)词语类(双音节、四字的、成语)
评价形式:
(1)个人读;
(2)同桌合作读;
(3)小组合作读;
(4)背诵(根据规定意思自主选择内容背诵;规定内容背诵,合作背诵)
(5)查字典(根据所读内容很快选择关键字的意思)
(四)写的能力:(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乐于书面表达,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评价内容:课文要求、规定要求。
评价形式:
(1)以写的形式考查积累;(词语、成语、古诗、精彩句子、精彩段)
(2)抄写、听写规定内容或听后简要写出主要内容。
(3)围绕规定词语写一段话;
(4)围绕重点句写一段话;
(5)围绕主要意思写一段话;
(6)看图写一段话;
(7)根据规定标点符号写一段话;
(8)修改一段话中的错误;
(9)选择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一段话。
(10)听故事或看录像写一段话或续写。
2.学期结束评价(30%)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