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潜高管培养项目——迪斯尼策划案例2

标签:
分享教练心理 |
分类: 教练、心理 |
前几天,小云在教练的引导下,策划了高潜高管的培养项目。
起因是作为企业大学的领导力学院,一直以来的培养对象都以中基层管理者为主,例如预备干部、新任干部、干部轮训、后备总经理、新任总经理等项目每年都会举办几期,然而高管层级(集团成员企业助理总裁以上的干部)的培养一直未实施。
主要的原因是:
1、高管的关注点以业务为主,侧重点是战略制定和执行、拓宽眼界、管理模式、人才梯队建设等主题。内容需要有启发性,又有实践的方法论和案例。而大学领导力学院是领导力方法论专家,业务内容能提供的有限,需借助外部力量,而公司在行业里已经是领先的企业,能够提供有借鉴意义内容的讲师很少,且受制于预算等因素影响。
2、高管本身非常繁忙,业务的优先级永远在培训之上。
3、高管都比较自负,觉得自己没毛病,即使有学习的需求,也更愿意找大学教授、其他企业高管等层面的人请教。
4、高管大部分在公司十几年,已经是公司里最优秀的一批人,他们往往希望大学帮助他们搞定他们的下属,而不是自己。
然而主管高级副总裁其实也提出来小云要研究对高管如何培养的主题。做2018年规划时,小云决定挑战一下,争取把“高潜高管培养项目”做成公司的精品项目,然而具体如何做,小云还并未深入思考过。于是她请教练帮忙引导做了一个迪斯尼的策划。(迪斯尼策划的另一个案例,参见博文“不敢开始是因为你愿景不清晰而且没有计划
迪士尼策略是罗伯特迪尔茨(Robert Dilts)研究沃特·迪士尼(Walt·Disney)工作过程的策略而发展出来的。
迪士尼被喻为创意天才,因为是他善于运用平行思考的方式,一件事的思考会从“梦想家”(Dreamer)、“实干家”(Realist)和“批评家”(Critic)等不同视角来策划。以下迪斯尼策略的运用过程:
教练:今天想谈点什么?
小云:我想做高潜高管培养。
0、在地上预先铺三张纸,分别写着梦想家、实干家和批评家。
1、教练引导小云进入“梦想家”位置。小云采取的身体姿势是:头部及眼睛望向右上方(右利手),身体放松。
教练使用梦想家的语调——好奇、热情,引导小云想象:
“如果你做了高潜高管的培养,会有什么不同?你将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感受到什么?”
小云:我们一直以来没有涉猎高管的培养,作为一个国内一流的领导力学院,我们必须要有这个能力,要有高管培养的拿得出手的项目,这个项目要做成业界领先的项目。
我会看到这个项目有20多名高管参与,他们经过3个月的学习和实践,得到公司上下很多积极反馈,业绩也有很大提升。我看到他们提供的案例被我汇集成册,成为公司的知识资产。我看到学员的笑脸,他们说“这个培训对我帮助很大”。
我们在《培训》杂志大会和CSTD学习设计大赛上,分享这个项目,其他人会说“你们好厉害,这个项目好专业,你们是怎么做到的?”会纷纷向我们采访经验。
我会很开心,很有成就感。2、教练引导小云退出梦想家位置,进入“实干家”的位置。小云的身体姿势是坚定地看着前方,身体略前倾。
教练用实干家的语调,坚定有力地提问:
“假如你的目标达到了,那是因为你做了什么?或没做什么?”
“怎样详细执行?怎样才知道达成目标?由谁执行?何时之前完成?”
小云:首先我要了解主管高级副总裁对高管培养的期望,以及高管们的学习需求;其次跟其他公司交流他们是如何实施高管培养项目的;然后会召集内部的专家、HR等人一起讨论方案;设计方案并通过评审;寻找外部的专家,确定培训时间;实施项目;跟踪、评估、总结。
我预计这个项目应该是为期3个月的培养项目,需要有门槛,选拔真正有意愿的高管参加;内容结合抓业务、会管理、带队伍、用心经营,请内部资深高管、外部专家和大学专家联合授课,可以加入一些禅修或拓展的内容;在实践期用社群的方式推动学员学习;最后要形成一些成果,比如案例,最好能有可衡量的业绩增长。3、教练引导小云退出实干家位置,进入“批评家”位置,小云的身体姿势是低着头,手托下巴做思考状。
如果最终这个构思导致失败,会在什么情况之下出现?
小云:一个是领导不想做;第二也许是我对领导和学员需求把握不足,我的方案得不到领导的认可,被否决,拖来拖去就不做了;第三是我预算不够,方案不是最优,而是次优,那么效果也会打折扣;第四是我没有调动起学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员投入度不够,学习效果不好。4、教练引导小云退出批评家位置,再次进入梦想家位置。根据其他两个角度所得到的看法,修正自己理想中的画面。
小云:假如我成功地完成了这个项目,会得到董事长和高级副总裁的认可,在公司里也产生一定的影响力,以后高管会更支持我的工作。其他的企业大学会到我们这里交流,请教经验。我们获得很多奖牌,在培训行业的地位也得到巩固和提升。
我看到我站在台上分享经验,我听到其他企业大学说“你们真专业”,我会很有自豪感。
http://s9/mw690/001S9XxIzy7ghOtGRLic8&690
5、教练引导小云退出梦想家位置,再次进入“实干家”位置。
教练:你还可以做些什么?还有谁可以帮忙?
小云:我搜集尽量多的业界案例给领导辅助决策,例如华为是如何培养高管的,BAT是怎样做的。我可以让前任校长帮忙吹风,让现任领导协助沟通,并充分调动部门内的其他专家共同完成方案,并多跟领导沟通。当然首先要把这件事放进2018年的规划中。
http://s16/mw690/001S9XxIzy7ghOvv02b7f&690
6、教练引导小云退出实干家位置,再次进入“批评家”位置。
教练:还可能有什么因素会导致项目不成功?
小云:董事长有可能不支持;也可能我太忙了,这件事牵扯太多精力,如果再屡受挫折,我可能就不想做了。
http://s4/mw690/001S9XxIzy7ghOwTW1573&690
7、教练引导小云退出批评家位置,第三次进入梦想家位置。教练使用梦想家的语音语调,重复小云所描绘的场景,再次让小云细化目标实现的场景。
小云:我制作了一个非常精美的PPT,说明这个项目的过程。我看到我建立了一个社群,让高管学员打卡,他们提出问题,有奖征集答案,分享彼此经验,到项目结束时,我有一个案例集,还有打分表,可以看到学员在各个方面的表现,我还看到他们的业绩得到显著提升。
我会觉得我做的事情非常有意义。
http://s6/mw690/001S9XxIzy7ghOyyuSVd5&690
8、教练引导小云退出梦想家位置,第三次进入实干家位置。
教练使用坚定、短促的语音语调,提问:你马上可以做的一小步是什么?
小云:和团队成员讨论把这个项目写入规划。
http://s15/mw690/001S9XxIzy7ghOABtZs6e&690
9、未来模拟,在想像中好好去享受这段经验,就彷佛是已发生在未来的某一真实时刻一般。
小云:我做成了这个项目,得到董事长和主管高级副总裁的夸奖,我总结出高管项目培养的一个方法论,这个项目获得业界的好几个奖项,我拿回几个奖杯奖牌,很多人围在我身边请请教,他们用钦佩的眼神看着我。
http://s2/mw690/001S9XxIzy7ghOEeSQh91&690
实践经验:
1、重复进入三个角色,会补充很多细节,让策划越来越可行,越来越落地,也就越来越有信心和可能性去做。
2、教练在引导时,每个位置要用不同的语音语调,同时关注被教练者的肢体语言和状态,如果不符合所在位置的状态需要及时调整,例如在梦想家阶段,需要抬头畅想,而不能用批评家眼光向下思考的体态。
3、即使教练觉得每个位置用同样的提问,对被教练者来说深入思考就会有收获。
其他内容请参看博文“不敢开始是因为你愿景不清晰而且没有计划
http://s15/mw690/001S9XxIzy7ghOG6rF4ce&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