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研发要“实用”模式,不要“影子”模式
(2013-06-13 21:25:40)
标签:
市场营销定制定位研发财经 |
分类: 智业时代 |
一个流行了很久的概念叫“定位”。定位是指对准备推出的产品或服务,事前基于其目标客户进行分析并从性能、质量及价格等方面加以针对性的设计和行销。这似乎是个极为合理的概念。
但在今天,它出问题了。问题出在:它仍是基于客户的影子而操作的。虽然这个影子,已经是所谓的小众或分众。诸如怎样的性别、年龄、职业、收入甚至学历、专业,以些种种,设定出目标客户的一个目标范围。
在云结构市场中,只要不是针对具体的、真实、唯一的个体,都是影子。影子只有模糊的辨识效果,不能保证你命中靶心;影子可以有一定的影响力,却并不具有生命力。
具体的、真实的、唯一的个体,可能是一个人(如个人消费品),可能是一个家庭(如家庭消费品),可能是一家公司(企业级产品或服务),也可能是一个社区或城市(社区和城市级的产品或服务)。当产品或服务的开发和提供,是针对一个具体、真实和唯一的消费者时,就是“实用”模式,只要是围绕一个概念客户(哪怕小众到2、3个体),也是“影子”模式。
“影子”模式的合理性,在于既满足了一定程度的客户针对性,又实现了一定模式的量化生产,在制造业处于某个技术条件阶段,它是经济的,有效的。对这个阶段的客户而言,它也是合理的,受欢迎的。这在工业时代的后期,比曾经的大规模标准化生产,是一种进步,但当市场进入智业时代,它将逐步显得不合时宜,并由个性化到位后的客户倒逼,而退出历史。
云市场中的客户说:我要我的东西,不要我们的。那怕她是我最好的朋友,但我不希望我们穿得一样,用得一样。甚至,我不希望看到这世界任何另外一位,跟我一样。至于情侣装,它的个体是一对情侣,如果可以选择,他们希望自己的情侣装也是这世上唯一的。家庭用户也一样。
相伴相随的变化是:“像他(她)一样”这类明星效应逐步衰减,“这是顶级品牌”这类虚荣诉求逐步衰减,“大家都用”这类附众效应更加少见。
品牌从大品牌到细品牌,到一人一品,从经典品牌到快品牌,到一时一品。当一人一品、一时一品时,我们曾如此习惯的品牌理念和品牌现象,就逐步消失了。
我们都会认同,只有一人一品,才会有最大化的效用。只是,我们曾经认为那将有不能承受的生产成本和高昴价格。是的,在工业化体系中,完全的个性化定制,意味着极高的成本,因而只有少数富豪可以享有。因为整个经济体系是基于标准化产品、大规模产生而构建的。而更深层的原因,是人类技术在机械、电子及生物等领域所处的阶段。
全新的技术和应用,把人类推进了一个新的时代。电脑、互联网和云计算重塑了生产方式,完全的定制化随着3D打印技术的应用而迎刃而解,而新的一人一品的消费方式也自然萌发。个性化制造业的边际成本被完全突破了,个性化需求的消费代价变得人人可以承受。
我们可以大胆预测:无论你准备提供什么样的产品或服务,基于传统定位思维下“影子”客户的开发设计,必然会失去竞争力。相反,只有针对每一个个体的具体、真实、唯一的需求,才可能成为市场中的宠儿。
现在,还有一个过渡期,大家都在同一个起跑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