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国电影《弱者》(英文名The Blind Side)观后感

(2010-07-28 21:49:28)
标签:

电影

弱者

无分别的爱

恒顺众生

随喜功德

文化

分类: 心路历程

美国电影《弱者》(英文名The Blind Side)观后感

  一位伟人说过,世界上决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的确,人世间大部分看到的情况是这样的。但是,这是生命的必然本质吗?在电影《弱者》中,一个白人妇女收养一个黑人小孩的故事,似乎给了我们更多的启发。

  通常情况下,我们认为父母疼爱自己的儿女是天经地义的人性。甚至如果一个人能看待朋友或亲戚的小孩也能“视如己出”的话,这都是难能可贵的。但如果一个白人妇女能对路边一个毫不相干的黑人小孩独自在又冷又湿的雨中行走发生关切,并要丈夫将车退回,仔细查问并最后将其带回温暖的家,最后倾注无私的母爱将其培养成材的故事就非常罕见了。虽然罕见,但无疑是真实的。这种超越血缘、超越种族、超越阶级的无条件的爱,其实就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菩萨情怀。它是止于至善的人性的体现。

  普贤行愿所说的“恒顺众生”,并非是来自佛菩萨的人生理想,而是揭示了我们人性的本来真相。这种无差别的慈悲,就是我们众生本来的面目即佛性。不管你是佛教徒或基督徒,不管你是白人还是黑人,甚至不管你是人类众生还是旁生,你都本来具有这种天然的本性。只是由于我执,我们的爱只集中在“我”和“我的”目标上面。我们在世间所看到的爱或恨都有一定因缘,也是由于我们还是凡夫,看不到因缘的虚幻。所以我们说,世间有因缘的爱和恨,并不是生命的本质,恰恰是生命的迷误。正因为迷误的爱和恨,我们才在生死的苦海中无尽地轮回。

  这位白人母亲自然流露出的伟大母爱和慈悲令我们深深感动。我们的这种感动其实也是来自自性。这种感动就是普贤行愿中的“随喜功德”的体现。“随喜功德”也是本来存在于我们生命中的一种佛性。不管你是佛教徒或基督徒,不管你是白人还是黑人,甚至不管你是人类众生还是旁生,你都会本来具有这种会被生命感动的天性。也同样是因为我执,我们的心变得冷硬,感动的天性被牢牢冰封住了。

  最后,在赞叹这位白人母亲的菩萨行之余,我反躬自问:如果我遇到类似情况,又会有怎样的反应和抉择呢?一想到这,我那佛教徒的傲慢就被惭愧的海水冲得支离破碎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