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西游下部第三卷第十节 长生制药厂的倒闭
(2017-06-30 15:06:02)
标签:
西游记制药厂狐狸精营救健康 |
分类: 评论 |
唐僧在朝堂之上被奚落嘲讽一番后,独自黯然离去。孙悟空继续暗中留在皇宫打探,看国王和国丈如何应对小孩失踪。不一会果然有五城兵马官上报,小孩子在昨天晚上被一阵阴风卷走,全都没了踪影。国王大惊,自己久病体虚,就指望着国丈的仙药了,这么关键的时刻药引子突然失踪,难道是天要亡我?
【原文】国丈道:“我才入朝来,见了一个绝妙的药引,强似那一千一百一十一个小儿之心。那小儿之心,只延得陛下千年之寿;此引子,吃了我的仙药,就可延万万年也。”国王漠然不知是何药引,请问再三,国丈才说:“那东土差去取经的和尚,我观他器宇清净,容颜齐整,乃是个十世修行的真体。自幼为僧,元阳未泄,比那小儿更强万倍,若得他的心肝煎汤,服我的仙药,足保万年之寿。”
国丈是寿星身边的梅花鹿,寿星是远居海外的逍遥仙,他们具体知道如来的谋划吗?不会的。寿星在五庄观和唐僧师徒共享人生果,五年半之后指使手下的梅花鹿到了佛门眼皮子底下蛊惑国王,灭绝人性展开炼制长生药的工作。这个事件的策划应该是在五庄观与观音菩萨和镇元子达成的密谋,作者铺垫的暗线在小孩身上。五庄观作者着力描绘了一种神奇的长生药人生果,用唐僧惊恐的表情把果子和小孩紧密联系起来,在寿星等人亲自品尝过这种神奇的仙丹之后,经过五年半的研究和筹划,到了佛门地盘上叫“比丘”的国家开展制药行动,在这个行动中,又把梅花鹿进贡的美女用一句“貌若观音”把当年结盟的观音联系起来,因为形容一个妖媚迷人的妖精,按常理不太适合用观音菩萨做比喻的,这是作者有意为之。这个工作原本没有要和西游计划碰撞的意思,因为按照观音菩萨之前的预测,西游队伍应该早就经过了比丘国,遗憾的是大唐观光团队脚程太慢,足足走了近九年才从五庄观到达比丘国,而且无巧不成书(这当然都是作者的设计)刚好赶在杀人的前一天,如果再晚来一两天,这药就制成了,当然这样也就没有故事了。于是在这当口,唐僧善心爆棚,救下了这一千多小孩。
寿星的梅花鹿并不知道西游计划,也没有第三方给他鼓吹唐僧肉的功能。他是常年跟随寿星炼丹修行自己掌握的本事,也正因为如此才能担当比丘国制药厂的执行董事。他是用自己专业的眼光看出了唐僧肉身的具体情况,那就是:“器宇清净,容颜齐整”。这是指承载十世修行真体的这个容器(哈利波特里翻译为魂器)并非俗品,乃是仙级宝贝,而且“元阳未泄,比那小儿更强万倍”。古代修行有炼精化气一说,阳元紧锁号称纯阳童子功,何况是十辈子的连续修行?在炼药中需要的一千多凡人童男子,还不如这一个转世的和尚,所以,就唐僧肉的长生功能,并不完全是老君散播的谣言,以老君炼丹制宝的辈分,他随便说点专业术语,当然是强过梅花鹿千百倍,因此这一路上的妖精,对于唐僧肉的痴迷,如飞蛾扑火,无怨无悔。但是不是仅仅把唐僧吃了就可以长生呢?其实未必。首先,比丘国制药号称需要一千一百一十一个童男,作者用如此离谱的一个数字(古代城邦里的居民数量不比现代大都市),暗示其制药规模已经远远超过了治疗一个人用途,这属于批量生产了。在失去了对制药极其重要的小孩之后,国丈发现了唐僧这个非凡的肉体,当下再不着急,说唐僧完全可以替代那些凡人小孩,功效堪比万艾可与六味地黄丸,有天壤之别。那么唐僧一个人的肉从数量上能量产吗?就算他是个胖和尚,恐怕制出的药丸也非常有限,国丈的话有蛊惑国王的意思,当然真真假假,但是他从海外仙岛采集了大量制药的材料,要炼制长生药是事实,前有孙悟空在朱紫国制药真真假假的遮掩手段,这里我们也不难类比国丈对国王的障眼法,之前也推理过镇元子的心思,因此,在五庄观花费那么多珍贵的人生果,至少结盟的三方是都要获利的,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次制药用一千多小孩的心肝,其实应该是从人生果的研究中推演了药理,用童男精华制药量产,以求达到人生果同样的效果。现在唐僧这个肉体远远强于普通童男,取他精华入药,功效更强,因此,唐僧肉本身可能未必能长生,但以唐僧肉入药炼制,应该可以制造长生不老丹。
国王一听有这样的好事连连说那怎么放着和尚走了?他为了自己能与小美人长相厮守,根本不管唐僧是哪国人,属不属于他的臣子,只想立刻杀人取心,开始制药,所以这个国王,确实是个色迷了心窍的昏君。国丈不慌不忙做出安排,让四下城门紧闭,御林军飞奔驿馆,围困唐僧师徒,不能放他们走了。
【原文】行者听得这个消息,一翅飞奔馆驿,现了本相,对唐僧道:“师父,祸事了,祸事了!”那三藏才与八戒、沙僧领御斋,忽闻此言,唬得三尸神散,七窍烟生,倒在尘埃,浑身是汗,眼不定睛,口不能言。慌得沙僧上前搀住,只叫:“师父苏醒,师父苏醒!”八戒道:“有甚祸事?有甚祸事?你慢些儿说便也罢,却唬得师父如此!”
孙悟空从国丈的言论就断定这是个妖精,现在他说动了一国之君要害唐僧,那即便是不追查小孩子的下落,也迫不得已要与这个国家的君王抗衡,此时的孙悟空早已熟络套路,只要唐僧师父感觉有生命危险,那为了保命他就会一切都听从自己的安排。所以孙悟空一路飞回驿馆,对着唐僧大喊糟了糟了!完蛋了!就这一句话,刚端着饭碗要吃饭的唐僧吓得魂飞魄散,汗流浃背,直挺挺倒在地上昏了过去,是啊,孙悟空都在说糟了,那不就是完蛋了?出于生物自我保护的本能,他切断了自己所有的神经感知,优雅地晕了过去。这种情况下,当然还是沙僧最关心师父,他冲过去搀扶,声声叫唤,而猪八戒则关心出了啥事。
【原文】八戒笑道:“行的好慈悯!救的好小儿!刮的好阴风,今番却撞出祸来了!”三藏战兢兢的爬起来,扯着行者哀告道:“贤徒啊!此事如何是好?”
一听说因为国王长生制药的事现在要捉拿师父杀人挖心,猪八戒哈哈大笑,当时他建议这是人家国家内部事务,从古代国家制度上来讲,国王即便有违天理,但是他们也无权就此干涉,所以不该管这闲事。偏偏唐僧大发慈悲,非要搞个慈善行动,还对孙悟空又是央求又是歌颂,猪八戒在一旁心里直吹冷气,现在果然惹祸上身,他心里那个痛快,此时的笑,是针对孙悟空一阵阴风带走小孩之后,唐僧对孙悟空一直谢个不停的嘴脸,此时的笑,也是失宠后的那一种微酸。
到了这地步,唐僧苏醒过来的第一反应就是:我的乖乖好徒儿啊!接下来该怎么办?果然,只要吓到唐僧,孙悟空就可以随心安排了。不过,此时的他不再是想做领袖,而是要拿到指挥权,可以指点大家,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和妖怪正面交锋。
【原文】行者道:“若要好,大做小。”沙僧道:“怎么叫做大做小?”行者道:“若要全命,师作徒,徒作师,方可保全。”三藏道:“你若救得我命,情愿与你做徒子徒孙也。”
孙悟空说,那就把大小位置换一换,你要保命,我来当师父,你来做徒弟。这个用词作者一语双关,当下是指孙悟空与唐僧面貌互换,孙悟空代替唐僧出去应付局面,另一方面里,也指孙悟空一路成长成熟,逐渐要换一种方式来好为人师,今后他开始指点唐僧的地方慢慢多了起来,甚至是在唐僧烂熟于心的佛学领域。唐僧果然本性显露,口口声声说没问题!只要你能救我不死,我给你当徒弟,不,当孙子!哦,写错了,是徒孙。
当下孙悟空施展绝妙化妆术,用面膜在自己脸上拍出一个模子,贴在唐僧脸上,念动咒语把唐僧变成了猴子,自己变成唐僧后互换衣服,刚刚安排妥当,御林军就到,作者借鉴了明朝体制,抓人的差役都叫锦衣官,暗指帮昏君干脏活的就是这些锦衣卫,自然,孙悟空假扮的唐僧就被抓到了朝堂之上。
假唐僧傲然不惧,问比丘王你想干嘛?国王笑着非常有礼貌地说我病了,一直治不好,现在总算有方子,药也凑齐了,就差一个药引,麻烦你把心借给我下药好不好?我要是痊愈了,我给你修庙宇,建祠堂,天天香火供着你的牌位。孙悟空说心我倒是各种款式都有点,不知道您是要定制款呢还是今年的限量款?国丈在旁边说,要你的黑色款。这里是作者的一个疏漏,因为国丈既然能看出躯体的十世清奇,这孙悟空由石卵幻化,他怎么会看不出来与上午朝堂上的魂器不同了?
【原文】假僧将那些心,血淋淋的,一个个捡开与众观看,却都是些红心、白心、黄心、悭贪心、利名心、嫉妒心、计较心、好胜心、望高心、侮慢心、杀害心、狠毒心、恐怖心、谨慎心、邪妄心、无名隐暗之心、种种不善之心,更无一个黑心。
孙悟空大大方方要了一把尖刀,把自己肚子上拉开血淋淋一到口子,里面七七八八滚出来一堆心脏,款式新颖,造型独特。其实这段描写也摆明了作者对孙悟空这个人物的性格定位,他不是一个伟光正的高尚男主角,而是内心如凡人一样有着各色缺点,只是这其中,没有不择手段的黑心。不得不说,这样的英雄设定很接地气,而且让人喜欢。因为人无完人,即便是一个虚构的神话人物,他身上也一样有着人性的缺点,这样的角色塑造,才有生命力。就好比美国最初的漫画英雄超人,一个从能力到人品都设定为几乎完美的人,拍了几集后很难维继了,因为观众对他的思想没有共鸣,只能看到一个光辉的救世主无私无悔地在不停奔忙,慢慢就审美疲劳了。因此反观漫威的超级英雄们,个个都有着鲜明的人格缺陷,但是角色却鲜活了,有人味了,反而让我们更牵挂他们的喜怒哀乐,融入他们的情感经历中,与他们同笑同悲。孙悟空的塑造无疑是成功的,只是在过去的电视剧或者书画作品中,都把他单一化、脸谱化了,比特致力于剖析人物随着事件经历在心智、行为上的成长,让读者看到这些熟悉的经典人物们,其实是有着更加丰富的人物内涵以及情感特征的,猴王的不完美,恰恰能让我们更喜欢他。
这一番折腾之后,孙悟空再无耐心,几句话撕破脸皮后显了本相,梅花鹿当年随寿星是见过官方简报的,认出是大闹天宫的孙悟空,当下腾云想跑,被孙悟空半空中拦截一场大战,底下国王大臣抱头鼠窜,四处躲藏。二十多个回合后梅花鹿实在是抵挡不住,仗着熟悉地形一溜烟蹿回后宫,带着自己的小狐狸精跑没影了。接下来孙悟空一番教训,斥责昏君,又让国王接自己的师父过来,以礼相待。唐僧贴着个面膜一脸臊气,很不爽,但是也只有等进了宫见到孙悟空,才给变了回来。孙悟空决定斩草除根,不能让这个祸害留在这个国家,一听神僧要去捉狐狸精,那些被国王冷落的嫔妃们不顾男女之嫌全跑出来了,咿咿呀呀围着孙悟空请他一定要弄死那个害人的小妖精!孙悟空回礼答应之后,终于从国王处得知妖怪来自南方七十里外的柳林坡清华庄,他让猪八戒吃完饭后一起出去降妖,两人腾空而去,吓得文武群臣全体下跪礼拜。
师兄弟二人到达柳林坡,找不到庄园,叫出土地爷,土地爷战战兢兢说自己本来应该早查早管,但是妖怪法力强大,自己没有办法,只能忍气吞声,然后告诉了孙悟空寻洞之法。土地爷的话遮遮掩掩,妖怪不是法力高强,也不是他没地方去告发,而是他其实知道这个妖怪是仙家内部成员,而且有后台,这种事他一个小小土地怎么敢过问,明哲保身才是正道。
【原文】正讲比丘国事,齐声叫道:“好机会来!三年事,今日得完,被那猴头破了!”行者跑近身,掣棒高叫道:“我把你这伙毛团,什么好机会!吃吾一棒!”
那国丈正对着扯回来的狐狸精讲比丘国的遭遇,孙悟空听见他说三年事,今日得完,其实意思就是三年的筹划啊,眼看今天就成功了,没想到被这个猴子给破了!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他们到比丘国绝对不是要害国王夺江山,而是借国王体弱求长生,便能名正言顺以一国之力制造长生药,他的药材来自海外三岛等地,那正是福禄寿三星的居住地,说明这个计划是三星支持的,既然是三星支持,药材又在自己的仙岛周围,那为何要跑到万里之外的比丘国制药呢?答案正是因为研究了人生果之后,制药的关键在童男子;再从一千一百一十一的庞大数量,可知制药规模的庞大,所以需要迷惑一个国王,得到最高权力的支持;最后,从他们现在的这番感慨,可知这个计划耗时三年,万没想到最后关头功亏一篑。由于这个计划制定之初并没有想到会与西游队伍发生碰撞,自然也没有提前警告过梅花鹿,梅花鹿看中唐僧完全是自己自以为是的判断,他开始并不知道唐僧手下有厉害的徒弟,因此现在的局面,他是措手不及。
孙悟空抡棒就上,和梅花鹿再次交锋。外面猪八戒听见洞里在打架,正心痒痒用钉耙筑外面的柳树,二人就打出来了,猪八戒再一帮忙,梅花鹿如何是对手?连忙向东逃窜,眼看被师兄弟追上就是一命呜呼的下场,正在这个时候,天降寒光。
【原文】正当喊杀之际,又闻得鸾鹤声鸣,祥光缥缈。举目视之,乃南极老人星也。那老人把寒光罩住。叫道:“大圣慢来,天蓬休赶。老道在此施礼哩。”行者即答礼道:“寿星兄弟,那里来?”八戒笑道:“肉头老儿,罩住寒光,必定捉住妖怪了。”寿星陪笑道:“在这里,在这里。望二公饶他命罢。”
这是《西游记》中经典的营救属下桥段。下属办事不利,但是自己人还是要救的,作者没有用“祥光”,而用“寒光”,可见这里神仙的勾当不是那么光明祥和的。而把自己属下用光“罩”住,这个用词也非常明显地表达了用意,所以寿星老头说,请你们饶了他吧!
孙悟空很奇怪,这个与你有什么关系?你为啥要来说情?寿星说这是我的司机,不知道咋滴跑到这里来成了妖怪。由于他居住在地上,不方便用天上一日地下一年的说辞,也没办法像如来那样忽悠一个洞中方七日世上几千年的话来搪塞,就只能倚老卖老说自己老糊涂,不知道啥时候豪车都不见了,虽然车库足足空了三年。不过他还是在关键时刻想起了,还非常巧合地跑来救了人,其实谁都能想到这老家伙一直在周边监控,等着制药厂产品下线呢。现在泡沫灰飞烟灭,面对着理直气壮的两个凶神,又能说啥?于是寿星让梅花鹿现了本相,一顿臭骂。
【原文】寿星拿起拐杖道:“这孽畜!连我的拐棒也偷来也!”那只鹿俯伏在地,口不能言,只管叩头滴泪。
这里也是作者留下的暗示,就算寿星不出远门,忘了坐骑,但是拐杖可是老年人的又一豪华标配,他三年都没想起来?所以,梅花鹿是寿星派出的,就像老君给了青牛金刚圈,寿星也给了梅花鹿拐杖,并且一直就在暗中监督制药厂的运作,现在鸡飞蛋打,再不出面自己人就死定了,不得已出来救人,梅花鹿心中委屈,但是作者用“不能言”来表明他的有苦不能说,不敢说,也只有磕头流泪的份。寿星当下骑上梅花鹿就想跑,被孙悟空拉住了。
【原文】寿星谢了行者,就跨鹿而行。被行者一把扯住道:“老弟,且慢走,还有两件事未完哩。”
救了人,马上远离这个是非之地。不过孙悟空想着你的人可以不杀,另一个小的呢?还得给国王一个交代呢,当下寿星也不敢说啥,陪着二人搜捕狐狸精。
【原文】见那寿星老儿手摸着鹿头骂道:“好孽畜啊!你怎么背主逃去,在此成精!若不是我来,孙大圣定打死你了。”行者跳出来道:“老弟说什么?”寿星道:“我嘱鹿哩,我嘱鹿哩!”八戒将个死狐狸掼在鹿的面前道:“这可是你的女儿么?”那鹿点头幌脑,伸着嘴,闻他几闻,呦呦发声,似有眷恋不舍之意。被寿星劈头扑了一掌道:“孽畜!你得命足矣,又闻他怎的?”
当兄弟二人在洞中杀死小狐狸精的时候,寿星摸着梅花鹿的脑袋骂,其实就是恨铁不成钢,又心疼下属的表现,他说我要是不及时赶来,你就上西天啦!孙悟空问你在说啥,他连忙说我在教训我的鹿,没啥,没啥。最后猪八戒把小狐狸尸体扔在面前,梅花鹿悲从中来,大家一起来做任务,怎么就这样命丧黄泉,寿星又是一巴掌,骂道你的命保住了还不够!?还想怎么样!可见,护犊之情难以掩盖,该舍弃的棋子,就不能心软,梅花鹿确实是他指使在比丘国办差的。
三人一把火烧了这树精盘踞的清华洞基地,来到了比丘国朝堂,孙悟空几次羞辱国王,把唐僧和梅花鹿论道时吃的亏全补了回来,国王羞愧难当,大排宴席酬谢。
【原文】三藏拜见了寿星,沙僧亦以礼见。都问道:“白鹿既是老寿星之物,如何得到此间为害?”寿星笑道:“前者,东华帝君过我荒山,我留坐着棋,一局未终,这孽畜走了。及客去寻他不见,我因屈指询算,知他走在此处,特来寻他,正遇着孙大圣施威。若果来迟,此畜休矣。”
经过了这段时间,老寿星终于想好了托词,说自己和东华帝君下了一盘棋,没注意到这家中途伙跑了,我们下了三年不见了它,我老神仙掐指一算就知道他在这里害人,所以赶过来了,哎呀!还好我来得快,迟一会,这家伙就见阎王了!朝堂之上其乐融融,国王说我这样病怏怏的,老寿星你给点药救救我啊,老寿星说我没带着啊,袖子里还有东华帝君给的三个枣子,让你吃了吧。国王得吃仙家之物,身体终于逐渐康复,由此可见作者在封建时代思想的禁锢,对这样一个昏君,依然还他康健,盼他向善。所以,这一回的书目叫做“当朝正主救婴儿”,这里的“正”字,是扶正、使之归正之意,是在朝堂之上指正国王,挽救了满城小孩的意思。孙悟空携降妖之功当面教训国王,不要贪恋女色,要多积功德。当然,吃枣的描写是作者如同门神图、鱼篮观音图、九头虫滴血一样想囊括民间传说、谚语由来的一种设计,从国王吃仙枣身体康健的故事,给了“一日三枣,容颜不老”的民间说法一种由来。猪八戒看到国王有枣吃,也缠着寿星讨要,如今的猪八戒已安心归顺佛门,再无门户成见,所以也没有口出不逊,一直叫寿星“老寿”,可惜音同“老兽”。
一切妥当,孙悟空让暗神们送回一千多小孩,举城沸腾,欢喜无限。唐僧师徒成了活佛神灵,家家宴请,人人供奉,国王也不敢干涉,于是,唐僧师徒在比丘国新衣新裤、吃喝玩乐,足足过了一个多月饱食终日的生活,才又踏上了西去之路。
比丘国长生制药厂,至此倒闭,人心所向,再无重建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