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开题陈述
(2015-04-08 09:30:58)
标签:
教育 |
《大学区学科教研管理组织及方式研究》
课题开题陈述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老师们:
大家下午好!我是课题《大学区小学学科教研管理组织及方式研究》这一课题的主要负责人,现在我作开题陈述。
一、选题缘由:
大学区管理模式是西安市教育局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是指在区县域中小学中,由教育行政部门指定一所优质学校为学区长,吸纳3-5所同类型、同层次的成员学校组建一个大学区。其目的是通过优质带动,促进共同发展,扩大基础教育优质资源覆盖面和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13年“大学区管理制”改革在未央区全面实行。东前进小学作为未央区大学区设置中的一个学区长学校,与东元路小学、太元路小学、广大门小学组建了松散型学区——东前进小学学区。
学校教科研管理水平决定教师专业成长的整体水平。大学区校际之间的优质带动,促进共同发展,教科研工作更是核心。大学区学科教研活动如何开展和管理,是大家急待研究的问题,各学区都在积极进行探索。2013年10月份,东前进小学大学区组成课题组,积极参与到市级课题“大学区数学学科教研管理模式研究”之中。课题组先后对四所成员校的数学常态课进行抽检,开展评课议课活动。数学常态课抽检率在广大门小学达到100%,在太元路学校达到了66%,在东元路学校达到40%,在东前进小学达到33%。通过大学区数学常态课的抽检,搭建平台,让全体数学老师彼此分享教学智慧,共同提高。在课题支持下,课题组还开展了数学教师读书沙龙、数学课标解读、数学三四年级学科竞赛、五年级数学联考教研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活动,促进了全学区数学教研的深入开展,促进了学区数学教师的专业提升。目前这一课题已顺利结题。
在此课题的基础上,为了切实发挥学区长学校的教研引领作用,使大学区其他学科教研管理的组织及方式也得到进一步规范和提升,四所学校形成教研合力,从而提升学区所有教师的教研意识、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做到以强带弱,最终实现各校学科教研水平整体提升的目标,所以选定“大学区小学学科教研管理组织及方式研究”作为研究课题。其目的是通过实践找到大学区背景下学科教研管理的有效途径。
二、内容和目标
1.学习各学科《课程标准》,改变教学理念。以《课程标准》中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加强理论学习,明确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组织各学科进行常态课抽检,提升各校常态课教学质量,促进教师日常教学工作规范化,提升教学水平。
3.以学科为单位,开展主题式研讨课活动。开展“MS-EEPO有效教育”课堂教学研讨、各类型示范课例(习题、导入、试卷等)、同课异构研讨课、名师示范课等活动,提升学科教师教学水平。
4.学科讲座活动。通过邀请专家、优秀教师、EEPO实验教师等进行讲座,加强学区教师业务学习。
5.组织学生进行学科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6.组织教师进行读书交流活动,分享读书心得,提升个人素养。
7.根据各学科特点,组织教师进行学科技能训练,提升教师专业素质。
8.其他活动。
三、实施步骤
(一)启动阶段(2014年12月22日——2015年元月9日)
1.取得各校校长支持,建立大学区教研组织机构,主持召开大学区课题组成员碰头会,做好活动策划方案。
2. 成立大学区语文、数学、英语、体育、音乐、美术、科学、信息等8个大学区学科中心教研组,推选出学科中心教研组长。召开中心组教研组长会,确定组内成员名单,建立网络联系QQ群,搭建交流平台。
3.根据大学区学科教研活动方案,学科教研组组长全面负责学区本学科教研活动的开展。制定计划,确定各学科教研活动安排的具体时间。
4.邀请区进校教研员和学区长参加学科中心教研组长会,指导学区学科教研活动。
(二)实施阶段(2015年元月10日——2016年10月30日 )
大学区各学科中心教研组按教研计划按时开展教研活动,每次教研活动学科中心组组长要提前做好计划上传群共享,通知组员按时参与,活动中做好活动记录,收集活动资料,活动结束后完成通讯稿上传。
(三)总结阶段(2016年1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
1.各校学科教研组组长整理每次教研活动资料,探索出大学区学科教研活动的实效内容和常态机制。2.优秀学科教研组组长以PPT形式进行交流展示汇报,分享教研活动经验。3.召开大学区学科教研活动总结会,评比学科优秀教研组。
四、预期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