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幼儿一起探索自然》读后感
(2014-01-01 22:13:43)大自然是孩子的第一本教科书。自然界包罗万象、变化万千,它为幼儿认识世界、探究世界展示了生动、真实的画卷。3—6岁的幼儿好奇、好问,他们正处于科学的萌芽时期,他们对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感到新鲜、有趣,会自然而然的去感受和关注事物的联系、发展与变化,特别是对那些和生活经验有关的,幼儿可以说是百看不厌,百问不倦。回想爱迪生,爱因斯坦,这些大家都很熟悉的伟大科学家,他们成就卓著,离不开他们童年时代所接受的科学启蒙;而他们最初的科学兴趣和实践同样也离不开大自然的熏陶和浸染。《与幼儿一起探索自然》是美国“小小科学家系列”丛书中的第一册,该书将幼儿科学教育的最新理论和实践经验相结合,指导幼儿教师开展科学教育实践活动,语句通俗、易读、易懂,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融合在一个个生动的教育实例中,向我们提供了操作性强的实践内容、方法和策略。它主要以与幼儿生活紧密结合的动植物入手,每位幼儿都是小小自然学家的身份参与到探索研究中,全面介绍探索自然的三个阶段:准备阶段、开放探究阶段、主题探索阶段,并详细介绍了每个阶段的计划、材料、环境、家园联系、教师计划、教师指导的重点、教师适宜的提问、对教师可能遇到的来自幼儿的疑惑都作了一一的解答,对于我们一线的老师非常具有实践指导意义。读完这本书对我可谓是受益匪浅。
看了这本书后,我觉得我们今后的科学教育也可以吸取他们的做法。例如鼓励幼儿通过小组或大组讨论的形式分享各自观察周围动植物的内容和想法,学会倾听他人的谈话,学习做档案与记录;为教室中的“短期访客”制作一个生物养育箱,近距离观察动物怎样适应环境;让幼儿自由选择想要种植的种子、球茎、块茎或插条,并利用展板展示种植的成果,共同讨论反思自己的种植经验……
作为教师应如何为教学活动做好准备,如何知道幼儿通过开放式或主体式的科学活动进行学习、学会观察。“如果一个幼儿要维持他内在的好奇心,那么他至少需要一个成人与他分享,和他一起快乐地、兴奋地探究这个神秘的世界。”这应该是《与幼儿一起探索自然》一书所秉承的理念,同时也符合《纲要》中“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这一思想。就好比幼儿对于自然有着一种天生的探索欲望:看到花草,他们总试图触摸;看到小动物,他们又会满怀好奇地观察;下雨了,他们会穿着雨具,在雨中嬉戏,找寻雨水的奥秘……我们要保护幼儿的这种好奇心,我们应该让幼儿在好奇中触摸自然,亲近自然。通过这次的阅读学习,我会更新自己的认识,反省自己教育中的不良问题,用全新的“自己”去带动幼儿、带动周围的成人,把尊重生命放在首位,为与我一同生活在地球上的小生命负责。
另外,我还充分体会到“家庭参与”的重要性,《与幼儿一起探索自然》一书所展示的教学案例都将家长纳入到活动的参与者中,这也能进步激发幼儿触摸自然的兴趣.我们不要总以为幼儿年龄小,不懂事,其实有时候他们脑中能闪现出成人都没有的灵感,尊重幼儿,让他们充分触摸自然,或许未来的自然学家就会在他们之中产生。这不仅仅是《与幼儿一起探索自然》一书所给予我的认识,更是应在今后的幼儿教育中贯穿始终的一种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