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昨天下午,去江宁织造博物馆的文博大讲堂倾听了三石老师的关于文创品设计的讲座。颇有收获,来和大家分享下我的📒
有几个点我是很赞同且印象深刻的:
1.
2.
3.
4.
三石老师还给出了好几个有趣案例。捡我受到触动的几个来说:
故宫出版社有一个《故宫日历》
故宫好像拥有着国内博物馆界顶顶活跃的新媒体团队和文创团队?这个日历三石老师说销售量25万册,这无论在文创界还是图书界,都算是爆品了(上面有广告位吗?)
http://ww2/large/66477ae0gw1ey5g44lns3j20b4098aau.jpg
三石接着给出了《修心日历》这个案例,我当即TB了下,发现很多卖家在卖,本身已可证明其畅销程度。翻进页面看看,此书被定义为继《神秘花园》后的又一个减压神器。
三石老师说,那么咱们博物馆是否可以做一个红楼梦日历呢?我当即TB了下,发现人已经做出来了。喏,有文创灵感时,TB是你最好的试金石:如果淘宝买得好,说不定就有戏。咱们可以设计得更相关些,但我觉得博物馆文创品早期不要在淘宝上卖,给观众一个看着流口水、但只能去现场买的机会。
下一个案例,三石老师亲自操刀的果戈里书店。
http://ww3/large/66477ae0gw1ey5g76s2a8j20j60edgnl.jpg
对了,这里的乐队还有银行定制专场,这是个很有趣的点。英国有些就会在教堂举行,剑桥当地还有家在教堂建筑里开的餐厅呢。教堂可以开餐厅,为啥博物馆场地不能做些有意思的事情呢?人家需要的逼格,博物馆就有哦。
时间过得很快,还有几个点没有讨论到就结束了。要是还有时间,我很希望可以探讨这几个点:
1.
2.
我很期待和更多博物馆从业者和爱好者们一起探讨:如何让大众更主动的关注博物馆及其传承的文化和传递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