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访问学习美国小学

标签:
哈佛参观美国小学常青藤等待超人杂谈 |
分类: 教育观察与随感 |
这次来美国真是运气极好——开始并没有计划如此,但我确实是在据说是号称美国教育麦加(Mecca for
Education,就是“教育圣殿”的意思)的波士顿,和两个学区负责人(相当于中国的区教育局局长或者督学吧)聊的很开心,和几个小学校长都建立了相互理解和初步信任,发现了不少共同感兴趣的话题。恩,下一步就是要想怎么联姻了。其实这是个很复杂的问题,表面上的合作都很好做,但要让项目能活的长,活的有生机,就得想得深入一些啦。
一共去了三所学校,一个是麻省收入最高的县城、也是美国百强县的Weston
District,这里家长对小学的期望是把孩子送进上常青藤的轨道;一个是波士顿地区有名的对中国文化兴趣强烈的学校Driscoll,从幼儿园开始教中文;还有一个是一提起来就让人树大拇指的公立学校系统Water
Town Public
Schools。这最后一个对技术变革对学习方式带来的影响特别敏感,我去的时候,碰巧看见他们在用iPad教学,整个校区无线网络覆盖,每个教室都有一两台Mac。几张照片,让各位直观感受下哈~
上周三去看了抨击美国公立教育的纪录片《等待超人》(Waiting for Superman),看到了美国Charter
School(相当于中国的公办民营)因为大家对公立教育的绝望而供不应求,但又不能公开选拔,只要通过lottery来决定谁被录取。这不是和南外所处的尴尬境地几乎一样嘛。周四紧接着就去哈佛教育系听了一场关于这部电影的论坛,挺有意思的。等我旅行回去了再做详细分享哈。还是先上照片~~
Driscoll的中文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