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赵晓璃
赵晓璃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258
  • 关注人气:1,31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只蚊子的礼遇

(2013-06-21 09:37:35)
标签:

泰戈尔

礼遇

蚊子

陈水总

冬吴相对论

分类: 思考,无垠

 

    一次,我听《冬吴相对论》里的梁冬说到这样一段经历:

    他有次去终南山,遇见一位禅师,两人相谈甚欢,不觉天色已晚。禅师住的是一处简易的茅棚,地方很窄。考虑到下山比较危险,禅师便好意让出自己的茅棚给访客住,而他自己则去另外一处茅棚安身。

    梁冬就这样住下了,结果,深夜的寂静让他感觉几乎窒息,好不容易,来了一只蚊子,他突然发觉此刻的蚊子是多么生动活泼,按他的话说,他终于看到了一只活物。他看着它,吸完自己的血,满足地飞走了。那一晚,他记忆深刻,在那样的寂静中,他第一次体会到自己与大自然其他生命的微妙的联结。第二天,他在啄木鸟啄木的声音中睁开了眼睛。。。。。。

 

    熙熙攘攘的人群,是我们每天出门看到的一成不变的场景。工业社会的发展,某种程度上割裂了人们与大自然的联结,而这种割裂恰恰违背了人类的天性。不论多么伟大,抑或多么罪恶的人,骨子里都有着对于自然天生的眷恋,好比孩子于母亲那般,随着岁月的流逝,便愈发感怀。喧闹的都市,淹没了内心很多的声音,于是渐渐地,我们便变得麻木而苍凉。

    深彻的寂静,或许是身处现代的我们恰恰或缺的东西。也许,唯有在那一抹深刻的寂静里,我们才能听见内心本来的声音,我们才能体会到内心深处本有的慈悲与柔软。

 

    人固然是这个社会的主体,但如果一个人的眼里只有人,他的内心便会渐渐扭曲。因为映入他眼帘的,是一个割裂的世界,是一个肮脏的世界,是一个充斥着欲望、金钱、权利、交易的世界,那样的世界,充斥着大量的幽怨、愤怒、不平,以及哀伤。鸟鸣蛙叫渐行渐远,内心的青山绿水渐渐模糊,取而代之地,是每个人脸上难以名状的表情。

 

    当一辆辆翻土车掀开黑黝黝的土地,惺忪的土壤里残留着无数蚯蚓虫子的尸体,暴露在太阳之下;当一个个无处泄愤的人们走进公共场所,每个人的心早已枯如死灰——工业化进程的阵痛,涤荡了悠悠绿水的清凉;而更可怕的,是人们的内心正渐渐地沙漠化。

 

    于是,一个绝望的陈水总拎着汽油坐上了一辆BRT公交车,此刻,他已无法记起童年时和小伙伴的嬉戏玩耍,也无法记起童年时的青山绿水,他也早已听不见妻儿老小的呼唤。因为他的心,满满的都是人,那一个个他难以说出却愤恨无比的人——那样的喧闹让他无比焦灼,那样的世界让他坐立难安。他此生无法知道,其实他所看到的,只是这个世界的局部——而倘若他知道这一点,他又如何能够点燃自己,带着其他无辜的人为之陪葬呢?

 

    突然想起,自己曾经看过一种说法,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莫过于植物学家、动物学家、昆虫学家了。而我们能给到孩子的最好教育,就是尽可能地多带他们去大自然的怀抱罢。

 

    “我们把世界看错了,反说它欺骗了我们。”——泰戈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光阴的故事
后一篇:雨脚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