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引领孩子读书(原创)

标签:
少儿读书养成教育教育 |
分类: 且行且思 |
http://s5/middle/6644e15dg776c44eeda64&690 家长如何引领孩子读书 (此文为萧萧竹在市图书馆举办的全市“书香家庭”评比宣传会上的讲话)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读书习惯的养成,父母的启蒙很重要。因此,我们每个家庭应把引领孩子读书作为至关重要的大事。笔者结合自己平时的实践与思考,谈谈自己的肤浅认识。 一、让孩子“爱读书” 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卡金斯曾经说过:“一个孩子读得越多,他的理解力、流畅程度、阅读速度和认识力就会越强。”爱书的孩子不一定成绩是最好的,但无疑是最有发展前途的。 培养孩子读书的兴趣,家庭文化氛围是很关键的。古人云:家有余粮鸡犬饱,户多书籍子孙贤。实践证明,家长喜好读书的家庭,孩子也喜欢读书。现代家庭最缺的是文化含量,家庭中少了书架、少了书籍、报纸和杂志,就像人贫血,这样的肌体是不健全的。这就要求家长首先要重视“言传身教”。家长的兴趣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你喜欢打乒乓球,你在和孩子打球的同时,爱好也就传递给了自己的孩子,你喜欢书画,在你练习写字作画的同时,一旁观看的孩子也就喜欢上了书画,像六龄童演猴戏,他的儿子六小龄童自幼便喜欢上了猴戏,后来他演的猴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所谓“言传”就是尽可能早地读书给孩子听并使之养成习惯。因为要培养孩子读书的兴趣,你就得把书的魅力展示给孩子,就像要让孩子吃苹果,得先让他看到尝到一样。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还要在读完书后进行思想引导,你可以这样跟孩子说:“书可以给我们打开一扇窗口,发现另一个美丽的世界。”“世界上谁的力量最大?有智慧的人。有智慧的人是无法战胜的。那智慧从哪里来?书里。”“将来我们都会变老,无论长得美的丑的,老了大家都差不多,不同的是什么呢?用一生积累智慧财富的人,也就是一生都在读书的人,即使老了,也是美的。”在思想引导之后,孩子自然会更喜爱读书了。 还有“身教”。常言道:身教重于言教。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而家长在孩子的心目中是最值得信赖、最具有安全感的人,自然也就成了孩子最想模仿的对象。如果孩子平时都不曾见过我们自己读书的身影,那你的教育成果包括孩子对书的兴趣都会大打折扣。所以在“言传”的同时必须注重“身教”,如果我们自己做个酷爱读书的人,孩子们看到我们如痴如醉读书的身影,甚至孩子在午夜醒来,发现我们仍在伏案苦读,自然会为孩子读书树立起榜样。 其次,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读书是需要一个良好的周边环境的,有条件的家庭最好能有一个书房、一张书桌让孩子读书写字,免得孩子看书写作业而大人坐在旁边说话、看电视影响孩子。家里可以少个酒柜,少个古董架,但是最好不要少了书架,让家庭在充满温馨气息的同时,再添些书香的味道。现在成年人打麻将的很多,假日里亲戚朋友聚在一起搞搞娱乐,调节一下生活节奏这是无可厚非的。只是我想提醒各位的是:千万不要在孩子读书的时候打麻将,试想一下:你和朋友在客厅里打麻将稀里哗啦、谈笑风生,书房里的孩子还能够安心读书吗?纵然孩子硬着头皮读书也是心不在焉,养成的是不良的读书习惯,甚至会觉得读书是一件很辛苦的事。 二、让孩子“读好书” 一要注意“选择”好书。对孩子来说,开卷有益须选择。书给人以智慧,给人以力量,甚至使人终身受益,但也有令人颓废、萎靡不振的书,这种书实为糟粕、毒药。现在书的品种繁多,如果良莠不分,不仅浪费孩子的时间和精力,还有可能使孩子步入歧途。作为家长,首先要为孩子选择那些观点正确、内容健康向上、适合孩子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的书,例如各种优秀的儿童读物,中外古典名著,文学艺术经典等等,对侦探、武打、言情之类要严格控制,因为这些书对孩子来说是弊大于利。 二是不盲从“名著”。让孩子阅读的目的,是要帮他构筑一个有人文修养的人生,而不是仅仅拿名著塞满他的书箱。选择名家名篇是一个捷径,但是也不要忽略有些名家名篇时代感不强,对孩子缺乏吸引力。特别是小学生,有的名家名篇离他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距离较大。要根据自己孩子的年龄、阅读水平等方面的因素,其中还有男女同学的不同差异。如果你正要制定度假计划,那就最好和孩子一起上网,好好研究一下你们要去的景点,了解一下当地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如果你家新添了一条小狗,那就去选几本跟“狗宝宝”有关的书。平时在家里,也别把书整整齐齐地码到架子上,不妨有意把书放得到处都是,让孩子可以随时看到。 三是注意“均衡”。人的饮食要均衡才能保证身体健康,比如盐,尽管人的需要量很少,但缺少它却不行。同样给孩子读的书也要注意均衡。怎样才能作到均衡呢?家长在给孩子选书的时候,要与学校提供的书籍互补而不要人为重复。就目前情况而言,学校提供的书籍的结构是:人文类的多(如学生作文、童话、历史故事等)科学类的少(如天文地理、动植物成长、克隆技术、火箭发射等);学习辅助类的多(练习册、大试卷)而励志品德类的少(名人成长、接人待物等)。作为家长,就应该通盘考虑,在作到督促孩子读好学校提供的书籍的同时,适当选择补充一些孩子所读不多、对孩子今后成长很有好处的而又通俗易懂的科技类的、励志类的书给孩子读,给孩子将来的发展打下一个宽厚的基础。 三、与孩子“共读书” 专家们认为,在家里,父母应尽可能地多和孩子在一起看书,做孩子阅读的榜样。同时,还可经常与孩子在一起交流读书的方法和心得,鼓励孩子把书中的故事情节或具体内容复述出来,把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讲出来,然后大家一起分析、讨论。 在这里,家长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动笔墨不看书,鼓励孩子写点读书笔记,助读助记,留下读书的心得,哪怕是片言只语也是好的,精彩章节和佳句要能熟记,提倡背诵一些名篇名句;要注意纠正不良的读书姿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要在路上、车上、厕所看书,不要躺着看书,不要在光线昏暗的地方看书,也不要在强阳光下看书等等。 ②鼓励活学活用。孩子读了书,要鼓励孩子讲给别人听,或把精彩句子用到作文、书信、日记中去,把书读活。 ③学会欣赏孩子。对孩子的复述与发表的意见,做家长的不能从成年人的角度出发苛求孩子,要善于发现其闪光点,及时加以诚恳而不是逢迎的表扬鼓励。 ④真诚的参与讨论,发表见解。不能装模作样的说些不着边际的话,让孩子感觉到你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的读书态度;如果经常这样做,孩子的阅读兴趣就可能变得更加浓厚,同时孩子的阅读水平也将逐步提高。现在学校提倡的“亲子阅读”就是希望家长在影响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特殊地位而提出的。 总之,一个孩子从小学时期开始,就应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这是为他入中学做准备的重要方面,这种良好的习惯会陪同和影响他的全部求学过程,可以说是终生受益。读书习惯的养成,与家庭的影响密切相关。家长要自始至终跟孩子站在一起,当好他的同伴和参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