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亲子阅读表现出的“共情”

(2012-11-13 21:53:40)
标签:

可乐

17个月

亲子阅读

共情能力

成长日记

http://s1/mw690/6641992cgcd83396556e0&690

今天晚上八点,洗漱完毕的我们母子,照例让可乐选好自己想阅读的书拿到床头,然后开始临睡前的亲子阅读。刚开始给可乐看的他最喜欢的叽里咕噜亲子互动中的第一本《远方的祝福》,由于故事情节可乐了然于胸,所以讲的时间相对短些,而对于后面一本虽然昨天晚上看过一次,但是每次可乐都能发现新乐趣,第二本仍然是这个系列的《好了没有?还没》,可乐很喜欢玩捉迷藏的游戏,所以跟着书本一起找那些藏起来的小动物们,玩的乐此不疲。讲完这本后,可乐选择了一本之前从来没有读过的《妈妈呢?不见了》,在给可乐讲之前我并没有看过内容,随手就给可乐神情并茂的读了起来,这本的故事情节大概是这样的,小鸡黄黄和妈妈一起去花园玩,黄黄想采一朵最漂亮的花送给妈妈,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和妈妈失散了,然后就开始了黄黄艰难的寻亲路,找了很久都没有看到妈妈,黄黄特别的伤心并且当时大哭了起来,正在这时候,妈妈领着其他的小鸡宝宝们出现了,黄黄破涕为笑的故事。故事虽然很简单,可就是这样的一个小故事,我家可乐在得知黄黄找不到妈妈而大哭的时候自己也竟然跟着大哭了起来,泪如雨下。要知道,这种事在可乐的身上史无前例,这是第一次跟着故事而伤心的哭起来。以前看到故事中好笑的开心的虽然也会跟着一起随着主人翁一起开心高兴,但是从未有过如此的伤心过。

 

 

这件事,到现在,给我的触动很大。当时我就在可乐的身边给他讲故事,并且在看到鸡妈妈出现的那一刻,可乐更加哭的伤心了,我想这时候可乐体会的也是激动的哭,但是第一次哭应该就是害怕加伤心。等可乐睡着后,我随即在微博编辑了一条微博,并且把微博转发给了可乐的指导老师,想不到很快,她回复了我,说这就是所谓的共情。关于共情一次,我是第一次听说,不过看字面,也能了解其大致的意思。为了找寻正确的答案,俺还是用手机立马上百度搜索了一下。以下是共情的概述,共情(empathy),也称为神入、同理心,共情又译作移情、同感、同理心、投情等。这是心理学上的专有名词,一般用于心理咨询。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用诸如“感同身受”来形容我认为比较贴切。共情能力,则指的是一种能设身处地体验他人处境,从而达到感受和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共情能力是换位思考,如果是我的话会怎么样,这是有想像力的表现,也是内心的真实感受——深入到别人的思想里,体验那个人眼中的世界。

 

 

想不到,可乐这个不到一岁半的小不点,小小的身躯竟然会有如此身临其境,会把情感体会的这么深切。同时,这也不得不让妈妈我回顾一下自己养育可乐的点点滴滴,一直独自一手带大的可乐,很少有和妈妈分别的时候,加上到现在还是母乳喂养,所以短暂的分离不超过一天,也许即便是短暂,也一定在可乐的心里造成了阴影,不然也不会体会的这么真切吧?我想,他肯定不同程度的联想到自己曾经的“境遇”。这种情况在指导老师看来属于很正常的事情,就像我们成人一样,看着电视或者读着书也会跟着伤心流泪啊,感人至深的时候,只是我们成人不会像小孩这般自然流露而已。是啊,想想自己,看着电视电影流泪无数,当年在大学的时候还因为《穆斯林的葬礼》都不知道哭了多少回,这就是“共情”。

 

此刻,我认为,容易产生共情的人必定是感性的人,是真正有血肉的人。拥有共情能力,就是拥有关怀别人的能力。共情是优秀宝宝必须具备的一项优良品质,虽然宝宝还小,拥有的共情能力比较有限,相信在以后的不管是生活还是学习工作中会获得越来越深厚的共情能力,这是一种能让世界更加美好的能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