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顶碗考试”的课改创举并不奇葩

(2013-11-27 23:10:59)
标签:
顶碗
应试课改
奇葩
尝试探索
广东惠州
|
分类:
语过添情
|
《“顶碗考试”的课改创举并不奇葩》
今天看到一个似乎奇葩而实际上并不奇葩的新闻:11月20日,广东惠州南山学校二年级36名学生进行了一场特殊的期中考试。学生必须顶碗达到10秒钟、站姿“站如松”才合格。坐姿、个人卫生、有排队意等行为习惯的表现都将计入考试成绩。南山学校之所以试行这样的考核评价方案,是因为他们认为,对于小学生来说,养成良好的品德、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更加重要。而且学校拿出新方案之前,在家长中进行了前期调研,得到了普遍认可和配合。
我百度搜索查看了很多评论,有些网民认为这样的考试方式是在“折腾孩子”,有网民认为此举是“恶搞素质教育”,但是在我看来,相较于独木桥式的“应试教育”,这个学校采取顶碗对孩子们进行“行为习惯考核”,是对孩子们的日常习性的良好矫正,是教育本质返璞归真的体现。因为,学校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然后应付考试拿高分,培养孩子们的行为习惯和品德精神也同样重要。
对于“顶碗考试”,虽然有些反对呼声,但是我希望,对待这一独特做法,我们应该给予掌声,因为这种做法是“尊重小学生的成长规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小学阶段让孩子们养成一个良好的做人习惯和生活习惯很重要,在这良好的基础上再抓好文化科目的学习,成效会更加好。通过“让孩子们顶碗”这一创举,说明中小学课改是一个社会性的共同话题,而不只是将矛头对准教育局。
第一眼看到网上的一组孩子们顶碗的图片,感觉是这样的:头顶不锈钢小碗,目不转睛,全神贯注,有些孩子的表情看起来很痛苦,有些孩子身体蹬直在屏息坚持………孩子们那种为了不让头顶上的碗掉落而使劲咬牙的模样,很容易让大人们心生不忍。有些网民骂学校脑残,有些网民骂学校荒唐,但是仔细想想,这实际上是在考验孩子们的忍耐力、自制力、专注力,这些心理素质恰恰是现在许多孩子所欠缺的。
我为广东这所学校的创举教育表示欢呼和支持!“顶碗考试”刚刚走进公众的视线,我们不妨暂缓主观谩骂,用美好善意的心态来期待这类尝试所带来的改变吧。如果这种投石问路的方式能经得起时间的检验,那么必将有助于逐步破解应试教育的桎梏。我们不仅不应该谩骂,而且应该呼吁更多的学校去尝试更多课改探索,同时,希望教育局能够放宽那些条条框框的管束,让更多学校放开手脚,自主进行更多的课改实践。
在此,我特别反对“部分家长认为这样的考试把孩子搞得没规没矩”这一说法,瞧瞧如今大街上一些成年人的“中国式过马路”、“坐车购物插队”等低劣表现,显然是与他们从小没有养成好习惯有直接关系。再看看国家政策,多年来高喊教改,却是“只闻口号,不见行动”,难道不应该给勇于尝试改革的学校以宽容理解,而孤注一掷靠教育部门?与其一棵树吊死,还不如今后出现“顶碗考试”这样的另类尝试,我们给予欢呼声让他们敢为人先。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没有前线学校的勇敢实践,应试教育这一“上层建筑”是不会改变的。所以,大家应该期待这些“奇葩教育”越来越多,给教改提供多元的选择和准确的方向!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