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在意大利阿尔卑斯的多洛米蒂山区,随手一拍都能得到比杂志封面还美的照片。
一提到阿尔卑斯山,很多人直觉就问:瑞士吗?其实阿尔卑斯山垮越的国家多了去了,瑞士、奥地利、意大利、法国、德国、斯洛文尼亚这些国家境内都有阿尔卑斯。今天说的,不是阿尔卑斯最高的山峰,也不是那些大名鼎鼎的山峰,而是阿尔卑斯最美的山脉,它就是位于意大利南蒂罗尔(Südtirol)的多洛米蒂山脉(Dolomiti)。多洛米蒂以它独树一帜的山体结构成为众多旅游者心目中独一无二的最美山群,也被联合国列为世界自然遗产。
多洛米蒂山脉有很多著名的山峰,高度都在3000米左右,虽然它们的高度不是很惊人,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光秃雄奇的山体和锯齿般锥形的山峰,奇特的造型让人过目不忘,叹为观止。多洛米蒂山体的构成物质是一种被称为白云石的石灰岩,是一位法国地质学家发现的,Dolomiti名字的由来也是白云石的音译。据说,多洛米蒂曾在海底沉睡了两亿五千年。
多洛米蒂的山峰令人称道,座座神奇,很多游客都慕名而来,为的就是见证它雄奇的身躯。冬日,这里是滑雪胜地,夏日,这里是徒步天堂。今天为大家介绍其中的一座山峰——盖斯勒峰(Geislergruppe),山峦间深邃绵长的山谷,就是被称为“南蒂罗尔珍珠”的Villnösstal——福纳斯山谷(意大利语名字:VAL DI FUNES)。这也是活跃在各大旅游杂志封面的DOLOMITI明星山谷。
打算来Villnöss山谷旅游的朋友,请记住Villnöss山谷的一些小镇的地名,因为你在GPS的输入中用的到,例如st. pietro(St. peter), santa maddalena(St. Magdalena)。前面的名字是意大利语名,后面的是德语名,因为这里的居民基本都使用意大利语和德语双语,地名上一般也标着双语。(山谷地图见最后一张图)
到Villnöss山谷最方便的办法就是自驾,这里的公共交通很少的。这里有许多家庭旅馆,pension,
很方便,booking.com上就可以预定。我们定了山谷中的一家非常好的旅馆,以后会为大家介绍。
在微博上有朋友询问这里的水电通信怎么样?这个请放心,基本设施应有尽有,甚至连südtirol南蒂罗尔的公共wifi都可以收到,够先进不。德国多少大城市都没有公共wifi呢。当然,我们用的是家庭旅馆的wifi。其次,山里的道路状况很好,或者这样说,阿尔卑斯的道路都是很好的,虽然有些山路狭窄多弯上坡下坡极为考验驾驶者的水平,但道路安全请自驾者放心。像在克罗地亚某岛山上见到的那种土路石子路之类的在阿尔卑斯几乎见不到的。
南蒂罗尔的天气肿么样?天气真是极好的。白天多是晴天大太阳,温度很高,适合出行徒步,傍晚有时会有雷雨,闪电时而会袭击山谷。所以,晚上气温比较凉爽。去国家公园登山的朋友最好时间安排充分,早上出发,傍晚如遇变天就及时赶回来。不然山中遭遇雷电还是挺恐怖的。
好了,下面一起去领略世界上最美的山脉之一的风光吧。
Villnöss山谷,山路十八弯。这满眼的绿色,让人仿佛有种爱丽丝梦游仙境般的错觉。
美轮美奂的Villnöss山谷,背靠Geisler群峰,尖锥直冲云霄。
山谷中的标志建筑莫过于St. Magdalena小镇教堂了。
这也是荣登各大旅游封面杂志的教堂。
拍到了这个的封面角度还是真是既激动又惊喜呢。
其实,完全意料之外,只怪我定酒店的时候撞得太好,刚好撞到这个小镇。
去拜访一下小镇教堂,从旅馆走几条山路就到了。
此起彼伏的山路,把人带入了梦境一般。
St.
Magdalena教堂近景,典型的意大利阿尔卑斯山区教堂。
虽然小镇居民只有350人,但教堂内部的依然透着低调的华丽,在这个天主教的虔诚国度,这一点是可以想象的。
教堂也太贴心了吧,旁边有把椅子,我喜欢坐在这里观察山体在阳光下的色彩变化,时而偏白,时而金黄。
山上的家庭旅馆,视野无敌,站在阳台上和Geisler山峰对望。
Geisler山峰下的圣约翰教堂与小镇教堂不同,
更有一种清丽脱俗不食人间烟火的感觉。
圣约翰教堂显然是另一种风格的教堂,姑且叫它洋葱头教堂,这种风格在奥地利的阿尔卑斯山区有很多。
我和小马开玩笑说,知道开车从奥地利蒂罗尔州Tirol到意大利的南蒂罗尔Südtirol有什么明显区别吗?就是教堂风格改变了。奥地利多是这种洋葱头彩色教堂,一般淡黄色的很多,而意大利的多为像前面小镇教堂那样的大地色的细身尖体教堂。几乎每过一个教堂,我都重复遍自己的看法,直到把小马给说烦了。
这条山路背后就是徒步登山路线,不少人都选这里为起点。
背后的Puez-Geisler国家公园特别适合全家徒步,登到山锥下,会有更震撼的景色等着你。国家公园以后的博文给大家介绍。
我觉得多洛米蒂山脉其实也很适合蜜月游,和心爱的人一同牵手徒步领略壮美河山的情景,我想你一辈子都会记忆犹新的,至少我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