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阿米许

(2012-04-16 11:11:54)
标签:

阿米许

兰开斯特

宾夕法尼亚州

美国

杂谈

分类: 美国

 

http://s5/middle/663ba440g9fdd24541454&690&690

美利坚合众国

 

 

    当代人出行,两件东西不可少:信用卡和手机。偏偏这次走得匆忙,出门了才发现,手机充电器没带!我还有一个下周的约见要联系,论文要和导师探讨,股票的行情也要关心,这可如何是好?结果到了那里,我就想开了:阿米许连“电”都没有,还要手机干什么?

    阿米许(Amish)在美国赫赫有名,但你在最详尽的美国地图上查到眼珠掉落,都找不到阿米许。阿米许其实不是地名,而是一个教派族群的名称,散落在北美大陆有15万人,其中最出名的在宾夕法尼亚州的兰开斯特(Lancaster),族群人口2万。其名声之响亮,使人乐得将错就错,把这一小片区域都叫做阿米许。

 

http://s2/middle/663ba440ga35ece797561&690&690
阿米许(网络照片)

 

    你如果把阿米许想象成豪放好客的蒙古草原或者有着奇特婚俗的泸沽湖,那就准保会失望。坦率地说阿米许并不是一个有商业旅游价值的地方,广阔的草场和农田在美国并不稀罕,民宅也没什么少数民族独有的特色,吃的你看看菜谱,西红柿黄瓜色拉配洋葱已是待客之选,人就更不用说了,别指望请你喝杯酒来对个山歌,阿米许人一见生人就躲,一见人举起相机就转过身去。这也就是很多阿米许的照片背影多过正面照的原因——原谅我,能拍到人影就不错了。

 

http://s14/middle/663ba440ga35ece4436cd&690&690
兰开斯特的阿米许社区

 

    观察阿米许人最好的方法就是傻乎乎地站在乡间小路上,等一辆马车跑过来,远远地拍上一张照。马车是阿米许人的标志,因为他们从来不坐汽车。他们不但不坐汽车,而且不坐飞机,因为他们相信人的双脚不能离开大地。他们不但不坐飞机,他们还不骑自行车,他们骑一种我们小时候玩的带扶手的脚蹬滑轮板,因为这样比骑车费力,人就不会走得离家太远。他们不但不骑自行车,他们还不用电话。他们不但不用电话,他们还不用电灯。他们不用电是因为电线连通了外界,因此晚上用煤气罐点灯照明。他们没有电,没有和电字沾边的一切东西:电视,电台,电脑,电熨斗,电唱机。

    奇怪的还不止这些。他们不当兵,不参加美国联邦社会保险计划,不接受美国联邦退休津贴,不接受政府的其它补助。他们的着装打扮简单而奇特。男性婚后一律蓄须,戴黑高帽,着黑色吊带裤;女性则要梳包头,戴白色头巾帽,或穿黑色斗篷。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男的务农、做木工,女的做女红、料理家务,纯粹男耕女织的生活。一夫一妻,不知道什么叫离婚。教育也不劳他人大驾,小孩子不必受太多教育,在自己的社区学校读书,一年级到八年级坐在一个教室里上课,类似中国山沟沟里的希望小学,上到八年级符合联邦政府最低要求就毕业,不再求学。科学家、大博士,和他们都没有关系,压根不稀罕。

 

http://s5/middle/663ba440ga35ecdc92ee4&690&690
摁下快门,换来对方一句“请勿拍照”

 

http://s3/middle/663ba440ga35ece339182&690&690
女性更不容易拍到正面照


    他们就这样一箪食,一瓢饮,弃华取实、卑下不争地生活在21世纪的美国。

    阿米许人应该没有读过老子的道德经,他们所有的生存哲学都来自于自己的祖先。17世纪末他们从门诺教派分离出来,主要分布在瑞士和德国,因为拒绝从军和不相信婴儿受洗而遭受严重的宗教迫害,背井离乡来到美国,最终在宾州和俄亥俄州等早期北美殖民地定居。他们对上帝的信仰极其虔诚,而对人生的解读又极其透彻:只有简朴,才能归真,这才是最接近上帝的方式。与其说他们远离尘世,不如说世俗离上帝太远。他们宠辱不争,拒绝暴力,天天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阿米许人这么做,虽然是发乎诚笃不渝的信仰,但日常并没有繁冗的宗教仪典,甚至没有自己的教堂,每周的礼拜都是轮流在各家举行。对神的敬仰,已经化为道的感悟,渗透到生命的最深处。

中国伟大的老庄思想,居然在这里有一群实践者,一群说德语的美国人。

    他们无意让人知道,更不想和人争辩。生活自给自足,也开一些小店,贩卖一些自制的奶酪、面包、果酱、手工被套、木制家具,挣钱换取其它的生活用品。你如果翻阅他们的书籍,出现最多的词我们当代中国人都耳熟能详——“和谐(harmony)”。这个让我们觉得累人的字眼对于他们而言似乎稀松平常,几百年来,他们从来就没有“不和谐”过。

 

http://s10/middle/663ba440ga35ecde7aeb9&690&690
阿米许的和谐社会

 

    阿米许人关起门来过日子,一不小心还是在全美国出了名,主观的原因当然是其风俗在物质主义的美国实在太另类,客观的原因是那部1985年拍摄的好莱坞电影:《目击者(Witness)》。电影讲述一个漂亮的阿米许寡妇,带着孩子回娘家路经费城。孩子无意中成为了一场凶杀案的唯一见证者,著名影星哈里森·福特扮演的警察在孩子的帮助下很快认定了凶手,但想不到凶杀案的幕后操纵者正是警察局长。于是福特受到追杀,身负枪伤后被那位少妇带回兰开斯特阿米许人的乡村躲藏。在和阿米许人的生活接触中,二人渐生感情,但阿米许的教规,使得这份爱情的结果要么是男人进入阿米许社会,要么是少妇出走阿米许,这在双方都难以接受,最后这份美好而苦涩的爱情只能随秋叶飘零。影片获得了当年奥斯卡的最佳编剧奖、最佳音乐奖,以及最佳故事片提名。好莱坞的魔力再次显现,影片让阿米许在美国乃至全球名声大噪,不过在我看来这反而衬托出阿米许人的宽容随和。向来平平安安的阿米许竟被无端牵扯到一桩凶杀案里,片中也有一些对阿米许人保守风俗的善意嘲笑。影片甚至出现过女主角,那位阿米许少妇的一个正面裸露镜头。不过阿米许人并不以为意,他们不用电,不看电影,他们对《目击者》的反应是:“又不是阿米许人演的,跟我们阿米许人有什么关系?”

    阿米许人讨厌暴力。“你一旦拿起了枪,暴力就进入了你的心。”《目击者》中,阿米许的老爷爷就是这么告诫孙子的:“以前发生战争时,人们都认为只有奋战和杀戮,正义才会得伸,其实,人生还有其他方法。”

 

http://s10/middle/663ba440ga35ece247b89&690&690
阿米许儿童

 

    想不到20年后,阿米许人再一次被迫卷入暴力事件,这次不是拍电影,而是来真的了。2006年10月2日,兰开斯特发生一起校园枪击案。一名31岁的牛奶卡车司机查尔斯·卡尔·罗伯茨携带三枝枪,冲进一所阿米许人的学堂。当地的阿米许学堂无非就是一幢木制小楼,四下空旷,毫无遮蔽。罗伯茨是个白人,成家立业并有三个孩子,长得斯斯文文还戴副眼镜,却绑架了教室里的所有女生,用铁丝和塑料绳捆住她们的脚,钉死门窗,并打电话给妻子说他“对人生和上帝都深感愤怒”。被他释放的教师和男孩子连忙报警。警察赶到,却因为门窗被钉,无法观察室内动静,又不敢贸然闯入。就在谈判间,屋里枪声大作,罗伯茨向10余名女生近距离开枪,并且把他发射的最后一颗子弹,送进了自己的脑颅。警察冲进去的时候里面已是血肉模糊。三名阿米许女孩当场死亡,七人受伤。直升飞机过来营救,但根据阿米许的教规人不能离开安泰的大地,飞机不能坐,因此救护又拖延了一点时间,后来又有两个女孩在医院去世,总共五死五伤,再加自杀的罗伯茨。

 

http://s11/middle/663ba440ga35ece527ffa&690&690
阿米许女人

 

    与世无争的阿米许人到底怎么得罪了这个神经刀的白人?查了半天,毫无宿怨。他在20年前曾经在家里猥亵过几名三四岁的女孩,在10年前曾遇到家庭悲剧,他刚出生的女儿不幸夭折。这些事情跟阿米许都沾不上边,持枪杀人更是荒唐。当事人已饮弹自尽,再查也查不出名堂来了。罗伯茨的妻子发布了一个声明,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为无辜丧失的生命悲悼,为失去儿童的阿米许家庭祈祷。送奶工的家庭经济本来就不宽裕,现在不但大树倒塌,声名狼藉,而且还要面对十多家冤苦家庭的诉求。后面的日子,想都不敢想。

    躲是躲不过的。当天晚上,阿米许的长老们就上门了。一个个黑礼服,黑高帽,白白的长胡须。相视而坐,情形尴尬。面对惊恐的妇人,长老们脱下礼帽,告诉她阿米许人的决定:“罗伯茨先生和我们素无冤仇,无论什么原因,他也是一位受害者。我们原谅他。”

    阿米许人没有索要任何赔偿,倒是兰开斯特居民们纷纷解囊相助,救助受到伤害的儿童。阿米许人觉得,罗伯茨的孩子也受到了伤害。最后这笔款子救助了八名儿童,五名阿米许儿童,还有罗伯茨的三个孩子。

 

http://s5/middle/663ba440ga35ecdc8be74&690&690
阿米许男人(网络照片)

 

    为了表示对生命的尊重,葬礼是隔开几天,一个一个分别举行的。最后一个轮到罗伯茨。葬礼即将开始的时候,地平线上突然有黑点闪动,越来越多,越来越大。那是阿米许人的马车,二三十辆,浩浩荡荡。阿米许人来向这个误入歧途的灵魂告别。

    据说葬礼那天晴空万里,秋色高爽。其实阳光遍洒的地方,真的不需要电光去照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