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八河湾

(2011-04-19 12:06:25)
标签:

八河湾

牙买加

旅游

分类: 中美洲和加勒比

http://s8/middle/663ba440ga13d96045ce7&690&690

牙买加

 

 

    瞥见八河湾的第一眼,不是河,不是海,而是山。见过了那些漂浮在加勒比海上、仿佛海水上涨一米就会被淹没的小岛,八河湾那算不得陡峭、却气势不凡的绵延山脉,郁郁葱葱,昂首挺胸,直面大海,令人一扫在海上孤帆远影的寂寥感。

    知道哥伦布500年前发现牙买加的地点正是八河湾,我一上岸就四处张望,看有没有探险先人遗留的痕迹。脖子还没扭几下,就在嘈杂中被一个唧唧呱呱的当地导游连哄带蒙扶上车去。去哪都还没搞明白,车轱辘就飞快地转起来了。

 

http://s6/middle/663ba440ga13d9b26ab65&690&690
有山有水的八河湾

 

    还好,去的地方叫邓斯河瀑布,牙买加最著名的景点之一。如果单单是一条丛林山涧里奔腾而出的瀑布,也未必有什么稀罕,关键是这条飞流直下900米的瀑布的终点是湛蓝的大海,更有意思的是这条瀑布不是让你远观,而是让你亲身体验的!在这里,即便你对导游有再多戒心,也千万照着老美游客们做,花三块钱美金租一双带孔塑胶套鞋,尽可能多地寄存你身上的衣物,然后,从一望无际的金黄与蔚蓝结合的海边沙滩出发,向着瀑布跌宕而下的山岩,起步攀爬。有时候你要小心试探山涧里哪块石头更能下脚,有时候你要吸一口气,冲入奔腾直下的白色水幕。耳边尽是滔滔水声,眼前尽是茫茫水雾。湍急的水流一度让你觉得站立不稳,但最后你总能涉险过关,筋疲力尽地到达900米的顶峰。那里有清幽的丛林供你好好休憩。

 

http://s13/middle/663ba440g7686291e6dac&690&690
邓斯河瀑布,一定要下去动手动脚(the Bahamas & Caribbean shore excursions2005)

 

    正因为能让游客有如此独特的体验,牙买加人才自豪地称,邓斯河瀑布如果不是举世无双,至少在加勒比海地区也是独一无二。

    八河湾(Ocho Rios)的名字来源于西班牙语,不过数来数去好像这里并没有八条河,有人说是瀑布飞溅八方的夸张说法。昔日的小渔村如今已经成了牙买加第二大旅游重镇。牙买加是加勒比地区仅次于古巴岛和海地岛的第三大岛,“牙买加”在印第安土著的语言中就是“泉水之岛”的意思。500年前被哥伦布发现后不久变成西班牙的殖民地,400年前又转而变成了英国的殖民地,1959年获得内部自治权,1962年宣布独立,但仍然是英联邦国家。咖啡爱好者都知道咖啡的极品叫“蓝山”,蓝山就在牙买加。

 

http://s8/middle/663ba440g7686292f2867&690&690
杂乱的八河湾镇

 

    八河湾镇有点像中国的县城,生机勃勃而杂乱无章。店多,车多,小贩多。牙买加百分之九十的人口是黑人和混血人种,在街上看见的人从长相到打扮都千奇百怪。可能觉得老在孤山野岛上待着太枯燥,牙买加人对色彩的偏爱大胆而率直。从建筑的外墙到地摊上的油画,从个人服饰到小商贩们手里不知名的商品,无不浓墨重彩,极尽夸张。牙买加的主色调是什么?从国旗上看应该是黄、绿、黑,已经够丰富了,可现实生活里还有大量的红、橙、蓝,反正七彩谱所有的颜色他们都喜欢。牙买加人就这么吹着海风,操着口音浓重的特色英语,生活在五彩斑斓的小岛上。

 

http://s3/middle/663ba440ga13d9b823882&690&690
五彩缤纷的牙买加航空广告

 

    镇上有一块硕大的广告牌,却不是给牙买加人,而是给美国人看的。那是牙买加航空的广告,说他们提供越来越多的直航从牙买加到美国各大城市。毫无疑问,旅游业已经成了八河湾乃至整个牙买加的经济命脉。牙买加和其它加勒比海国家和地区一样,在经历了传统产业的多次起伏后,最终觉得老天爷给自己的一方寸土才是最靠得住的饭碗。

    牙买加的这些岛国说来都有一段坎坷历史,只是因为它们太弱,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太小,才容易被人遗忘。这些大海上的荒岛,顶多住着一些靠打鱼摘果为生的土著,被强大的欧洲国家列为殖民地是势所必然。为了拓展种植业,无数黑人被运来为奴。以后即便逐渐摆脱殖民统制,当地人的生活方式、文化习俗和经济依存已经离不开它原先的宗主国了,更不要说在他们的北边,还有美国这个庞然大物。生产什么,销售给谁,无不要看这些国家的颜色行事。由于地理位置和气候的原因,加勒比地区的传统经济无非靠烟草、咖啡、蔗糖和香蕉。所有这些传统种植业都经历了兴衰起落。

 

http://s5/middle/663ba440g76862927a5e4&690&690
也算一画廊

 

    加勒比地区的蔗糖业伴随着许多辛酸的故事。50年代曾经有一部著名的小说,叫做《蔗糖是苦的》,描述住民以甘蔗为生的艰难生活。收割和榨汁并不是件容易的事,甘蔗必须在一定的时间内全部收割,太早了不甜,太晚了雨季来临,甘蔗进了水再收割就影响甜度,增加工序和成本。蔗糖做好之后要及时运出,不然加勒比的飓风来临,一年的辛苦全部泡汤。总之甜甜的甘蔗不好伺候。牙买加的蔗糖业红火过一阵,后来被香蕉业取代。香蕉这种价格低廉的水果,在全球的消费量是个惊人的数字。加勒比应该是个出香蕉的好地方,但一搞大规模种植,发现又不是巴西等南美国家的对手,一来土地面积没有南美国家那么大,人家满山遍野大片种植,自己转身就能看见四边国境的这么点地方,总不见得把香蕉种到海里去吧?二来加勒比有个人所未有的劣势,就是说来就来的飓风。这飓风吹走的不仅是甜美的香蕉,更是百姓一年的血汗。因此加勒比国家出产香蕉,但远不是巴西这些南美国家的对手。

  

http://s7/middle/663ba440ga13d9bd8e4a6&690&690
卖烤花生的彩色小车

 

http://s7/middle/663ba440ga13d9bfc5b36&690&690
五顶帽子九种颜色

 

    牙买加好歹有铝矿,但天然资源总有耗尽的一天,因此和加勒比其它国家一样,看中了美国佬的钱包。海浪、沙滩、小岛、椰林,是加勒比岛国最独特的自然资源。在八河湾的海边,长长的廊桥深入海湾,这是为了豪华游轮的旅客特意建造的。只要一艘游轮在这里停靠,就能带来两三千游客上岸,无论对哪个小岛都是一笔潜在的财富。为了争夺这些万吨巨轮的资源,各个小岛都使尽了十八般武艺,既取悦游客,也讨好游轮公司,比如为了提供免税商品,这些岛国必须花费外汇,去购买那些自己并不生产的奢侈品。而那些游轮公司也不是傻瓜,在他们十万吨的游轮上有自己的餐饮、购物和娱乐设施,并且在和地面合作的游乐项目中有大额分成。那些小岛也没有办法,客大欺店,人都是他们带来的,能来就算待你不错了。

 

http://s7/middle/663ba440ga13d9b8ca966&690&690
街头小贩

 

    汽笛一响,黄金万两。靠着美国佬的钱包,这些岛国居民的日子算是过得蛮殷实。有今天的日子,还要向对面隔海的邻居古巴鞠个躬,说一声承让。在1959年古巴革命以前,古巴是美国人在加勒比地区旅游的首选之地,那时哪论得到牙买加、开曼群岛、巴哈马、特立尼达和多巴哥这样的小岛置喙。60年代以后,美国和古巴彻底闹僵,美国对古巴实施长期的全面禁运,这才轮到其它岛国从无到有地开发自己的旅游资源。如今,嘉年华等大型游轮公司的西加勒比航线就是紧紧绕着古巴全岛兜上一圈,但都停靠在她外围的几个岛国上,对古巴贴而不碰。牙买加距古巴只有140公里,游轮从中间驶过,就仿佛从嘉兴穿越上海和杭州一样,着实有点欺负人的味道。

 

http://s13/middle/663ba440ga13d9c41331c&690&690
无忧无虑的美国人

 

    加勒比岛并不仅仅只有海滩,他们有自己的历史和文化。像牙买加,由于长期是英国的殖民地,所以至今行政区划都以教区为名,八河湾就属于圣安教区。牙买加的教堂数量,就单位国土面积而言是全球最多的,这已被收入吉尼斯官方世界纪录。但美国人似乎并无兴趣。历史对于他们来说只存在于古希腊、古罗马、埃及和中国,加勒比嘛,除了阳光和沙滩,其它就免了吧。加勒比人生气而无奈。在牙买加的海滩上,曾经出现过牙买加旅游局的大幅标语,不知道在商业推广的同时也是否表达了他们的愤懑。上面写道:“我们不仅是个海岛,我们还是一个国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血腥玛丽
后一篇:曹氏屯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