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7/middle/663ba440ga0b4db583ff6&690&690
土耳其共和国
沿着土耳其西部海岸线,从思议坦布尔奔向全国第三大城市伊兹密尔,不是为了美丽的爱琴海,而是为了以弗所(Ephesus)。如果光看地图的话,以弗所安安静静地居于爱琴海边缘线内侧一点点的地方,但事实上,以弗所只存在于地图上、史书中、废墟里。今天的以弗所并没有什么行政机构、工商区域、市政设施,面积也只有一个公园大小,走快点的话一个小时足可以绕上一圈。可是,以弗所却在土耳其的版图上把周边其它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压得无声无息,因为在公元前600多年前,这里已经初具城邦的轮廓,而直到公元6世纪之前,以弗所都是地中海东部地区最声名显赫的城市之一。幸运的是,以弗所居然躲过了人类几个世纪的战火,用一段一段惊艳的残垣断壁,记录着千年之前以弗所人的美好生活。他们和我们那么相似,仿佛就是同一幢旧宅里前世的邻居。
http://s11/middle/663ba440ga0b4e0e1da7a&690&690
以弗所库里特斯街
没有人确切地知道是谁、在什么时候建立了以弗所,有人根据史书认为这里就是公元前1500年左右的安纳托利亚古国阿扎瓦(Azawa)的都城。比较靠谱的倒是一个神话传说,说的是第一批古希腊的先民不知去何处定居,求教于阿波罗的圣贤。圣贤给了他们一个神秘的建议:去一条鱼和一头猪指引的地方居住。领头的雅典王安迪克勒斯在考虑这个建议的时候,正在和朋友们一起煎鱼。那条活鱼被煎得从锅子里跳了出来,燃烧的木炭飞溅,点燃了周边的灌木,惊出了草丛里的一头野猪。先人定居的地方就这么定了下来。以弗所西边靠海,南边靠山。海里有鱼,山里有猪,的确没有选错地方。
http://s7/middle/663ba440g76787ce00ef6&690&690
繁华只可追忆
远古时期的以弗所就很繁华,以致在公元前500多年时,就有一个古国的国王把以弗所列为他要征服的头号城市。以弗所城里有个伟大的建筑阿尔忒弥斯神庙,与埃及金字塔、巴比伦空中花园、亚历山大灯塔等并称为七大世界奇观,只是神庙早已被毁,几根残柱已不值一看。总之,以弗所即便对于古罗马帝国来说都是遥远的历史。
今天我们看到的以弗所,基本都是罗马帝国的遗留。在那个时期,以弗所被屋大维选定为小亚细亚的首府,“亚洲第一个最大的大都市”,从此开始了它全新的辉煌历程。这个大都市有多大呢?以弗所最著名的建筑之一就是那座可容纳25000人的环形大剧院,依山而建,面向大海,气势磅礴。这座伟大工程兴建时,是以当时百分之十的人口设计的。也就是说,以弗所在世纪初的人口,就达到了25万人,都市气象蔚为壮观。
http://s11/middle/663ba440ga0b4e18fbb8a&690&690
雄伟的大剧场(网络图片)
即便今天,走进以弗所的第一感觉一定是震撼。无论是保存完好的还是散乱一地的,这些廊柱、拱门、石块、地基都在向我们演示着2000年前以弗所人的平凡生活,除了他们消失的身影,一切如常。
爱琴海的海浪拍打着岸边。看到岸上耸立的排排廊柱,你就知道东方大都市以弗所到了。连接港口到市中心的是大理石铺就的港口大道,500米长,11米宽,那些精美的廊柱就是港口大道两边的妆点。喧嚣是即刻就能感受到的,因为廊柱的后面就是一长排的店铺。店铺设计得十分合理,白天可以把摊位挪到阳光下,晚上收摊了可以撤回里面收起。不过别以为古人就必定日落而息。港口大道在晚上是有50盏街灯照明的,夜市应该也很热闹,在当时只有帝国首都罗马才享此同等殊荣。
http://s1/middle/663ba440ga0b4e0b4dad0&690&690
小剧场兼议会中心
港口街旁有个港口浴室,上岸的旅人、城市的居民都可以在此洗浴消闲。在小小的以弗所,公共浴室至少有两三家,无偿向公众开放。你可以到椭圆的池子里去泡一泡,或者去蒸一蒸桑拿。穷人洗去身上的泥水,接着出门干活;富人则可以在那里多躺一会,让仆人按摩,顺便聊聊国事家事。比公共浴室还要多的是体育场馆,供市民锻炼身体。场馆内均铺有精美的马赛克。有些场馆自带浴室,冷水、热水、温水分开提供。那时候,已经有人乐善好施,比如捐一座浴室或体育馆以为公用。政府也知鸣谢,在浴室或场馆门口塑施主的塑像以志纪念。
港口街的尽头就是大剧院,其规模已毋庸赘述,想想今日几十万人的集镇,都绝少有可容百分之十民众的集会场所。大剧院是典型的古罗马风格,弧形包摄舞台,座位逐级而上,视线彼此不遮挡。舞台的背墙砌三层,均有精美雕饰。其实这里并不是以弗所唯一的集会和文艺场所。在500米外城市的另一头,还有一个小型的环形剧场,似乎更加秀美可爱,可供演出,更供政要集会商讨政事。
http://s16/middle/663ba440ga0b4e121eb9f&690&690
哈德良神庙
除了锻炼、泡澡、观剧和购物,以弗所人还蛮可以在城里转转,欣赏一下几座神庙和拱门。这些建筑甚多,零星散布在城中,既是宗教场所,又是艺术殿堂。最精美的一座应该是库里特斯街上的哈德良神庙。哈德良是公元二世纪前叶罗马帝国的君王,帝国在他的治下获得最广阔的疆域。神庙是献给这位罗马贤君的礼物,里侧拱顶塑有希腊神话中的女妖美杜莎的头像。美杜莎和海神波塞顿躲在雅典娜的神殿后做爱,终被雅典娜发觉。大怒的雅典娜让人取下美杜莎的首级,并将她的头嵌在神盾埃癸斯的中央。任何直望美杜莎双眼的人都会变成石像。土耳其人至今喜欢戴一个眼珠状的蓝色玉石以避邪。
http://s12/middle/663ba440ga0b4e092c1fb&690&690
思古幽情俯拾即是
库里特斯街两边的景致和装饰丝毫不亚于港口大街,甚至比港口大街有更多情趣。比如拐角有个男厕所,2000年不用了,女性游客到此也不必脸红。更冲击人们视野的,是顺坡而下的大街尽头,耸立着以弗所乃至古安纳托利亚地区最标志性的建筑——科鲁苏斯图书馆。当踉踉跄跄从坡道上颠簸而下时,面对这一堵牌楼般的高墙你无法不抬头仰视。科鲁苏斯是2世纪罗马帝国掌管小亚细亚地区的执政官,这座图书馆是他的儿子因父之名而建。图书馆的书早已荡然无存,科鲁苏斯的石棺倒还依旧埋藏在图书馆的地下。图书馆其实不大,但壮美的外墙使它看上去雄伟高大,墙面雕刻四大美神,分别代表善良、思想、知识和智慧。
http://s8/middle/663ba440g76787cef6c37&690&690
图书馆外墙
http://s11/middle/663ba440ga0b4e12b753a&690&690
科鲁苏斯图书馆
以弗所人一定和我们一样,在门口仰望一下这美轮美奂的建筑,然后进入内墙,进入飘洒着书香的殿堂。不过,也有一些以弗所男子,装作进入图书馆,却半道打个弯,从一个隐秘的地下通道折返到大街对面。那里有他们真正梦想的地方:妓院。妓院门口用作标志的石柱今天还在,老鸨就是在这里接纳客人,根据客人出资多少发一个红筹或白筹。白筹只提供速战速决式服务,红筹可以和妓女多缠绵一会儿。客人喝着老鸨送的美酒,点选成排站立的女子,那情景估计和今日的夜总会无甚二致。美酒催情,老鸨送酒自有她的道理。妓院也有定期的卫生检查,妓女用酸性的柠檬汁来防止怀孕。她们挣到了足够多的钱后,会远走他乡,以弗所非其可留之地。
http://s5/middle/663ba440g76787cee9f74&690&690
妓院
大致说来,以弗所和我们今天的社会一样,也是个歌舞升平、声色犬马的市镇。不过,再追求物质的社会,总有个别精神领袖耐不住寂寞出来呐喊。在当时,出现在以弗所的是使徒保罗,亦称圣保罗,基督教历史上极其重要的人物。保罗是生于今土耳其境内的犹太人后裔,起初坚持犹太教传统,认为传播耶稣是违背传统信仰的异端,因此极力迫害基督徒。但后来他在往大马色迫害门徒的途中,得到耶稣奇妙的异象启示,自此悔改归入主的名下。此后,保罗一生中至少进行了三次漫长的宣教之旅,足迹遍至小亚细亚、希腊、意大利各地,在外邦人中建立了许多教会,影响深远,是对于早期基督教发展贡献最大的人。公元53年,保罗来到以弗所布道,赢得了大批追随者,并建立了第一座基督教堂。保罗的宣教活动在平静的以弗所引起轩然大波,因为当地的珠宝商靠贩卖阿尔忒弥斯的银像赚钱。改变信仰无异于要断他们的财路。于是珠宝商们在大剧场组织万人大会,高呼口号,攻击保罗。这样的情景,我们中国人也不难想象。保罗被迫出走布道了三年的以弗所,并最终被囚于罗马。在狱中,他写下了著名的《以弗所书》给远在以弗所的外邦信徒。公元67年,保罗在罗马殉道。后人评价《以弗所书》说,保罗的书让他们进到圣所的沉静、肃穆之地,“这里充满安宁、默想、敬拜和平安的气氛”。
http://s1/middle/663ba440ga0b4e0b8ec50&690&690
港口大道
除了这次精神的博弈,以弗所似乎几百年来都在安逸舒适的氛围中度过。这是一座没有天敌的、闲适和物欲气息交错的城市,唯一对它构成威胁的只有一条河道:凯斯特河带来的泥沙不断地淤积它的港口。自然的力量似乎胜过一切思想的危害。到了公元6世纪,像一个呼吸不畅的病人终于停止了吐纳一样,以弗所终被遗弃,只留下成片的石柱吸引后人惊叹的目光。
今天,以弗所25000人的大剧场依旧被使用着。时常有世界著名的流行乐明星借助这块宝地开演唱会,拉拢人气。他们多半打错了如意算盘。很多时候,音乐会结束,散去的人群中都会传出这样的感叹:“剧场很棒,音乐不值。”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