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老福州的记忆之厚峰村(仓山区城门镇)

(2014-02-21 15:23:12)
标签:

转载

分类: 林浦人物

http://s7/mw690/002jY8afgy6GIfMT5VY86&690

 

http://s5/mw690/002jY8afgy6GIfNkLaIe4&690

 

http://s3/mw690/002jY8afgy6GIfLwRP442&690

http://s4/mw690/002jY8afgy6GIfs5W9R03&690


http://s6/mw690/002jY8afgy6GIlF4IFn85&690

http://s12/mw690/002jY8afgy6GIfL4ABRab&690

http://s9/mw690/002jY8afgy6GIfLXx3i88&690

http://s13/mw690/002jY8afgy6GIfNO6Uk5c&690
    林烃之所以为人所知,缘于他的显赫家世,有对联称“进士难进士不难,难是七科八进士;尚书贵尚书非贵,贵在三代五尚书”,此联道尽了当年林氏一门的繁华贵盛。他的祖父林瀚官南京吏部、兵部尚书,伯父林庭木昂官工部尚书、父林庭机官工部、礼部尚书,兄林燫官南京工部、礼部尚书,自已官南京工部尚书,五人合称“三代五尚书”,加上林瀚之父林元美、林庭机族弟林庭堂、林庭木昂之子林炫三个进士,八人构成“七科八进士”。

    你并不一定要会看风水,只要站在厚峰村的林烃墓前,就能感受到什么叫风水宝地。墓背山而建,坐西北朝东南,眼前是一片开阔地,四周有砂水环绕,“来看山,先看水,有山无水休寻地”,林烃墓前不止有两口水潭,远处还有福建的母亲河“闽江”,江对岸巍耸云霄的正是鼓山的最高峰“绝顶峰”。林烃墓毁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几十年白驹过隙,光阴荏苒,整座墓已埋葬在杂草丛中,只能从切面处隐约可见三合土的结构,据说原有四个墓室,如今已难见踪迹。

    林烃墓最值得一看的就是神道碑与石人石马了。神道碑位于墓前六百米处,为花岗石质,立于龟趺之上,高390厘米、宽122厘米、厚19.5厘米。碑额雕琢双龙戏珠,镌有“皇明”题刻。碑面楷书:“资政大夫、南京工部尚书、赠太子少保、谥□□林公神道。”神道碑两旁各立一根石望柱,望柱为八角形,高约400厘米,周长115厘米。望柱后面原有石虎、石羊、石马、石人各一对。如今只剩石马与石人。石马均高195厘米、宽210厘米、厚42厘米,石人(即翁仲)中文官秉笏,武将按剑而立,均高217厘米、宽92厘米、厚40厘米,望柱与翁仲相隔28.5米,望柱与望柱、文官与武将之间相距6.1米。

    林烃(1540-1616),字贞耀,号仲山,闽县林浦乡(今城门林浦村)人,行二,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升员外郎。隆庆初年(1567年)改南京兵部郎中,第二年转库部郎,署武选,废“烙马法”,为商人所拥戴。不久出知建昌府(今江西省南城县),“听断敏决”,立待可成。百姓说他“两造无羁候之苦,旦费一升米”,称他为“林一升”。后转知太平府(今安徽当涂县)。张居正迎母入京,途经太平府。有人劝他要备厚礼迎候,他大怒:“要我搜刮民脂民膏巴结权贵,做不到!”以后他两次入京也都没有到张府去问候。太平府原有规定,每年可从芜湖关上缴千余金为“郡守费”,但林烃不要,并取消了这个旧例。万历二年(1574年),林烃因母逝回乡守孝,期满补苏州知府,不久升广西按察副使。万历八年兄林燫病逝,林烃悲痛欲绝,请行归养。一直到了16年后起补为浙江金衢副使,转广东岭南参政,升南京太仆少卿。在任期间,他振刷马政,并请求废除矿税,释放无辜官员,没有被采纳,林烃愤而辞官,但朝廷却要重用他,升他为正卿,转大理,以后下旨升他为北京刑部侍郎,还没有赴任,又改升为南京工部尚书。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林烃逝世,年76岁。著有《覆草》六卷。

http://s15/mw690/002jY8afgy6GIm4g6tM4e&690

http://s1/mw690/002jY8afgy6GIm4GPYc90&690

http://s7/mw690/002jY8afgy6GIm57j4Wd6&690

http://s1/mw690/002jY8afgy6GIm5xdmM40&690

http://s4/mw690/002jY8afgy6GIm617bl73&690
    “凤池张”属于“清河张”的支系。始祖为河南固始人张睦,字仲雍,号孔和。唐末光启年间(885~888年),张睦随王潮、王审知兄弟入闽,乾宁四年(897年)授三品官,出任榷货务(如今之财贸税长官)。当时正值兵革扰攮之际,张睦能体恤民艰,雍容下士,招徕海外商贾。朱维干在《福建史稿》中论述:王审知“任用张睦领榷货务,这位固始雍容和蔼,晓得体恤商艰,招徕海舶,引起国际贸易的繁盛。货物充斥,填郊盈郭,商贾拥挤,摩肩击毂。税率并没有提高,收入却大大增加,使国库更加充实。”后梁开平三年(909年),闽王王审知授张睦为梁国公。张睦辅佐闽王王审知驾驭商贾、守藩二十九年,其富国裕民、忠贞良佐的伟绩,开疆拓土、发展商贸的功勋,彪炳史册,传颂八闽,闽人在他居住的凤池坊(今仙塔街)建榷货大王庙以纪,此后,张睦的宗派被称为“凤池张”。

    凤池张的后裔在福州分布很广。宋德祐年间(1275-1276年),第五世张讚由凤池坊迁磕源东渎(今马尾快安),再传五世到张顕,张顕有两子,长为张觉,次为张知,张觉迁君山(今马尾上岐),张知迁永南宅美(今璧头)。张觉的后裔人丁兴旺,源源不息,至元顺帝至正元年(1341年),已延至第十七世张四环、张五环,张四环迁浚郊,张五环生二子,长为张元台,次为张元寿,张元台居祖屋,张元寿迁至永南后坂(即今厚峰村后坂),为后坂张氏肇基祖。张元寿生三子,长张文擎,次张文稿,三张文柯,分天、地、人三房,因人才荟萃,事业有成,始建宗祠,至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宗祠曾重修。1995年冬,因为宗祠破损严重,在旅居新加坡的张振夏兄弟倡议下,张氏宗亲筹资四十余万,重建祖先楼,重修宗祠,题名“凤池张氏宗祠”,门楼砌以红砖,两侧设风火墙,坐南朝北,两只石狮子威风凛凛分列大门两侧。进入大门,迎面是一块写着“理学名宗”的黑匾,下首一幅楹联“轩辕赐姓开基清河郡,仲雍蕃衍凤池遍八闽”写出张睦入闽衍宗的典故。

    宗祠从北到南依次为戏台、戏楼、中厅、后厅,面阔均三间,进深有三柱,有五柱,双坡顶,中厅顶棚藻井精雕双凤朝阳图案,后厅悬挂“百忍堂”横匾,梁上还有“群芳共艳”、“崇德高悬”、“相枝昌盛”、“追本溯源”、“万代流长”等匾,富丽堂皇,光彩夺目。

http://s7/mw690/002jY8afgy6GImfRsuW76&690

http://s14/mw690/002jY8afgy6GImglelD0d&690

http://s4/mw690/002jY8afgy6GImgLtqb93&690
    后坂烈女坊
http://s15/mw690/002jY8afgy6GImhjW9Mfe&690

http://s3/mw690/002jY8afgy6GImhLPXQ22&690

http://s5/mw690/002jY8afgy6GImidH4Ud4&690

http://s12/mw690/002jY8afgy6GImiFHWreb&690
    英烈侯府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