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酸菜的味道〔原创散文〕

(2014-10-13 05:51:14)
标签:

腌酸菜

习惯

日子

味道

美食

分类: 我的散文

酸菜的味道

   

   

尝一口就能让人记住,一辈子都离不开的菜,唯有酸菜。

我的童年少年都是在农村度过的,对酸菜的味道有一种特殊的感知和理解。儿时,阳光透过玻璃窗,几道光束,扫射在屋子一角的一口大缸上,打破了冬日清冷寂静的沉闷,光影中闪烁的尘埃透出几分生机与活力,温馨,舒适,又不乏灵动。在我看来这就是农家的一幅素描画,可谓是一隅一光阴,一尘一世界。

空气中散发着酸酸的味道,淡淡的陪同主人度过慢长的冬日时光,传统且充实,无论是清贫还是富贵,有粮心不荒,有菜饱饥肠,缸口压一砄石头,就像烦躁的婴儿吃了口奶后,母亲温暖的手抚摸梦,安然地睡去,睡得那样甜美,安全。

    

酸菜,大半国人都不陌生,脆脆的,嫩嫩的,酸酸的。深秋,霜花妆饰大地,无论是农家小院,还是城市楼区,大堆小堆的大白菜,成为这个季节的一道风景,家家户户都开始忙碌准备腌制酸菜。在祖国北方都有腌酸菜的习惯,尤其是在那物资匮乏,流通不畅的计划经济年代,北方冬季气候寒冷,没有反季节蔬菜,也没有大棚,所以冬天腌酸菜就成了冬藏的一项主要内容。 

 

四碟咸菜,一盘酸菜上桌,一看就是过日子人家。

不必说东北寒冷的气候对酸菜有不解之缘,其实在华夏的版图上以长城为轴心,从南到北可以划出一个酸菜带,就是烟雨江南也有不少地方有吃酸菜的习惯,只不过吃酸菜的习惯越往北越浓郁,越往南越淡泊。说酸菜香飘万里,恩泽百姓人家,一点都不夸张,从古至今,酸菜不知道养育了多少代华夏儿女,古代《周礼》就有酸菜的记载,称菹。北魏的《齐民要术》中更是详尽地记载了酸菜的腌渍方法。 

 

一口大缸,一块石头,是家家必备的腌菜的容器和用具。无论乡村还是城镇,无论平房,还是楼房,记忆最深的就是小时候每年到十月份以后,秋霜覆盖大地,我和爸爸到白菜地里砍白菜,一垄两垄大白菜,连同白霜一起收获,选壮芯饱满的白菜用手连根拔起,留新鲜菜贮存;其余就是用菜刀砍断白菜根,选择最小的散棵晒干菜;其余大部分都在外面太阳底下晒两天,去掉老帮,用开水一沼下,洗净控干,码到缸里,码一层放点食盐,用脚踩实,压上石头,第二天填满水,封闭缸口,一缸酸菜就腌完了,剩下的事就交时间,三四十天后就可以吃酸菜了。 

 

五十多年前的酸菜团子很酸,也很香,对于我们天天喝玉米粥长大的孩子们来说,拌点大酱吃两口咸菜就挺香甜了,每每冬季来临,姥姥迈着三寸金莲,端上一盘酸菜团子,表兄弟表姐妹十几个孩子一人抢一个,吃得是那么香,没有肉,没有油腥,可那比窝窝头好吃多了,在那个寒冷漫长的岁月里是比点心还好吃的点心。  

每年进入腊月冰封大地后,养了一年的年猪就开始杀了,杀年猪吃猪肉最有生活氛围,回味绵长的还要数烩酸菜,每每都是切一大锅酸菜连同猪肉、血肠一走煮,尤其是煮过猪下水的酸菜,一股猪大肠的味道,这菜能陪同你度过两三个月的时光,来人去客热上一盘烩酸菜,里面的血筋,残肉腥,尤其是那大肠的味道,能让人多喝二两酒。 

 

每到腊月二十八九,家家户户都开始剁饺子馅,当然酸菜是饺子馅的主角,平时里东邻西舍的好姐妹,今天东家明天西家地剁酸菜,一剁就是大半宿,一剁就是一两大盆,人口多的人家干脆剁一小缸,初一、初五乃至整个正二月都是清一色的酸菜馅饺子。 

 

平日里也都是酸菜,炖酸菜、酸菜粉、酸菜汤,最平常的就是酸菜熬土豆,土豆表皮的淀粉与酸综合,土豆条形成一层硬生生的表皮,外脆内软,解腻,爽口,下饭,浓淡兼具。 

 

搬到城市居住屈指算已近40年,腌酸菜依然是我生活的乐趣,腌的是一种心情,度的是一段时光,品的是一种味道。诚然,现在酸菜工厂化生产,大流通让老百姓一年四季都能吃上上成品质的酸菜,然而人们自家腌酸菜的热情丝毫不减。腌制一缸酸菜,想吃时就捞一棵,按在菜板上就切,吃起来方便,生活觉得踏实。 

 

陈窖漫长的冬日,让益生菌在沉淀的日子中发酵,淳厚,绵长,持久,充斥满室,回味无穷,这,何尝不是一种文化传承的味道!


(本文已在《黑龙江日报》《黑龙江农村报》《绥中日报》《绥化晚报》刊登)

酸菜,一辈子都离不开的味道〔原创散文〕

酸菜,一辈子都离不开的味道〔原创散文〕

酸菜,一辈子都离不开的味道〔原创散文〕

 

酸菜,一辈子都离不开的味道〔原创散文〕

酸菜,一辈子都离不开的味道〔原创散文〕

酸菜,一辈子都离不开的味道〔原创散文〕

酸菜,一辈子都离不开的味道〔原创散文〕

〔图片来自百度,谢谢原创!〕

酸菜,一辈子都离不开的味道〔原创散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