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桃园三结义下载自网络〕
青梅少许杯中酒,
不让须眉也丈夫。
七尺身躯结义誓,
桃花园里笑江湖。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韵)⊙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韵)
群雄煮酒论江山,
刀笔春秋人草菅。
道是分合天定数,
早熄兵燹对棋闲。
⊙平⊙仄仄平平,(韵)⊙仄平平仄仄平。(韵)⊙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韵)
秦山汉月谁沽酒,
草莽谈资盏一觥。
荡气凭栏烟一缕,
人心向背叹孤城。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韵)⊙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韵)
江山依旧醉春风,
千古英豪一场空。
来去匆匆多壮士,
淡茶饮月话雌雄。
⊙平⊙仄仄平平,(韵)⊙仄平平仄仄平。(韵)⊙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韵)
一直欣赏子矜的才情,今晨阅读好友子矜《谁予江山
三分天下》一文,有一种与子矜煮酒品三国的感觉,虽说我的文笔逊子矜一大截,还是斗胆作诗四首,还望大家斧正!
附上子矜《谁予江山 三分天下》,共赏!
谁予江山 三分天下
适逢春日,折几枝青梅,回到居处,煮一壶酒。可有知己,轻叩门扉,与我小坐,翻几页历史烟云,论一番过往,一起唱一曲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岂不快哉!

【初遇】
初遇,都是美的。那一番初遇,每个人,在我眼里,皆是惊鸿。
我总想,帝王之业,是无赢者的。大凡成就帝业,伟烈功勋者,无一例外。虽说时势造英雄,但不过是一场声势浩大的烟云尔。
一时间,风起云涌,恰似当年封侯拜相日。
刘关张的初遇。也是美的。那树桃花开的正好。似乎他们相遇的也正好。该是怎样的起笔,让桃花泅晕结局。也许历史早已将一切写好,将结局尘埃落定。只等一切,繁华落款。我无法结论,他们是否因为意气相投,知趣接近而义结金兰的,但是之后的种种,却让我,深信,在乱世中的情意,是无法替代的。虽然我也忍不住猜想,如果不是生逢乱世,他们又会不会,相遇。又会不会在初遇之后,便推心置腹,从此共赴人生起落,看朱成碧。
那般年月,那丛往事,我始终觉得,那份心肠,是快意的。了了平生之愿,也算是一场醉梦人生里的开怀!桃园结义,是美的。纵使里面驳杂了乱世的风云,却依然是美的。那树桃花,三杯酒,是人生的喜悦与快意。我始终觉得,点点桃红,似乎在那样的壮美中,透出了妩媚的气息。给这场乱世的相遇增添了一种美感。且不论,情是几何,单是这样一场美景,也许须了那么一点磅礴的气势的。有的时候,为了一个人的志向,打出情感这道王牌。然后,无论怎样演绎,似乎总有一份情意,穿插在整个故事里。让人神思荡漾。也许,无法结论,只是因为我的不忍。也只有那么一份情,是忘不了了。我,到底,还是个女子,每每及此,还是沉郁在那一点点媚态里。
然后不知不觉的也醉了...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古往今来,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概莫能外。历史的真容,被掩埋的太多了。没有一个人,一件事,是单纯孤立存在的。一个大国,尤其难以自处。
看淡了风尘古道,看惯了春花秋月。只将多情,付与盏中酒。
比如中国就是一个大国。一旦一个朝代面临土崩瓦解,那么就会有许多的人,蠢蠢欲动,随之而来的,便是各方割据形势愈演愈烈。就说说三国。
后汉三国时期,也就是东汉末年,朝政倾颓,奸佞当道,人人自危。可以说,在一个朝代即将湮灭的时候,就是这样的局面。而古来帝国之制,我总觉得,不得长久!一个朝代更迭,大多以相同的结局告终!所以,我始终认为,帝制,以及任何独裁、专制的社会,是难以长久存在的。
所以,要说。真正值得感叹的,也许从来不是改朝换代。而是天数始终有定。该相遇的人,终会相遇。
三国风云,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我独爱三国。
想到后汉三国,从群雄逐鹿,到三足鼎立,再到三分归晋。无不令我,有心之难言的孤寂以及相遇的喜悦。
心怀壮志,壮志难酬,一曲长河吟,让人感慨。
龙兮凤兮,弦歌轻谈,羽扇纶巾谈笑间,指尖似藏雄兵百万。
感怀良多已去,英姿不复兮。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秦汉明月安在!
我总想,遥寄一份痴心,讲你知。
从秦朝到汉朝,匆匆的几页瘦笔。却盈满了一腔痴妄。历史的风云悄然走笔,会不会落下,最美的那一片流年!
被悄然忘却的,也许正是幸福的时光。往往,最后赢得一江淡月,半帘江山的人,却竟然是静静看着光年往复的人。
想当年,是谁力拔山兮气盖世。又是谁,问鼎了江山。奈何天意兴刘,英雄只能做古。
有时候,生和死,只是一段距离。不是最终。
我常常想,当初如果是项羽得了天下,又当如何!
秦汉以来,可以说,中国神州大地上,大小起义无数,陈胜吴广的起义,到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再到三国时期群雄逐鹿,瓜分疆土,拼斗的无止无休。其实,对于百姓而言,谁坐天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让老百姓安居乐业。过些好日子。而战事连绵的岁月,只能叹,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暴君乱政还是究其他原因,总而言之,在中国古代封建帝制的王权统治下,究其根本,只是因为王权集中。统治者为了巩固其地位。都会将王权集中,而恰恰这也是问题。人性是奇妙的,有时候,在集中的核心内部,发生动摇,发生问题的时候,所有的问题,也都会集中的针对这个王权而去。这是其一。
任何统治,任何政权,都会存在纰漏。而在那样王权集中的社会,这样纰漏,只多不少。
我只想说,天下永不可能是一个人的天下。王化的思想,独尊儒术的文化,只能凌驾一时。一个真正美好的社会,需要的是一种真正的人性。或者是以仁教化。
三国世界,多是草莽英雄。却不得不令人感佩。因为,草莽来自民间,却也能见识卓越,勇气和胆略非凡,让三国的天空,如此荡气回肠!如此令人思之难忘。
【谁予江山。三分天下】
每当看三国,看到关羽败走麦城,张飞死于无名小卒手中,刘备被火烧连营,然后在白帝城托孤之时,我便不忍心再看下去了。似乎所有的精彩,都在此结束。而刚刚有的精彩,又再开始。
倾心爱一部巨著。里面必定有爱慕的人物。
如果,他们都不存在了。就很难再看下去了。
谁予江山,三分天下。我总觉得,如果那江山,本来就是一派江山。从无姓氏。又何须去为其,终其一生的为其终了。
江山从来未曾动了分毫,只有千古的人,来了又走了。只剩下江山空寂,悠然落泪。也许,在千年风雨侵袭,物是人非之后,谁还在,陪着山谷,去聆听那一场英雄事。壮怀激烈后,只剩一抹柔情,依然躺在丘壑田林间,叙述那悠悠的山河壮丽、鹰扬伟烈!
果戈尔说:“当一切歌曲和传说,都缄默了的时候,只有建筑在说话。”
也许,在苍山洱海,在短瓦残桓间,那些风云依然还在。侧耳倾听,还能听到那些战马嘶鸣,擂鼓震天。或者在一页那样的角落,还有一朵笑意。在以那样傲世的姿态下滑落。那些不可捉摸的历史玄秘,也许正在几片秋叶堆砌的墙壁中逐渐清晰,等待谁的眼,正好和它们相遇。
这就是历史的真相。它从未远离。它们都藏在每一片被雨寥落的花香和小园粉壁中。它们都是见证了历史的最不会欺骗,最不矫揉的证人。
它们从不说话,但是它们却把世事看透,湛然世外。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