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安县北郎堡村逢二大集。做卖买不少。俗话说,来的好不如来的巧。到达北郎堡村泰山庙前时。庙门关着。我问一个老者能不能打开庙门叫我们参观时。这位老者指着一位正在行走的另外一个老者说。他就是看庙人。我向老者说了我的请求。就是进庙参观一下。老者说可以。我们对老者表示了感谢。经询问得知。老者姓王。我们称呼为王师傅。王师傅打开庙门叫我们参观。一进大门上方有一个匾额。上写,神功卓绩。大九龙千岁圣灵之千秋。为民国年间的匾额。王师傅还介绍了庙里奉供的泰山奶奶及九龙爷在当地的传说。特别是王师傅介绍的九爷殿里九龙爷传说故事很吸引人。下面将有祥细的文字介绍。 成安县郎堡泰山庙,位于成安县城西五公里北郎堡村内。处于村内中心庙,始建唐朝。历史悠久,见证着郎堡村的沧桑历史,现在该庙是县内规模最大的泰山奶奶庙。 泰山庙,原名碧霞元君祠。碧霞元君全称为,东岳泰山天仙玉女碧霞元君,俗称泰山娘娘、泰山老奶奶、泰山老母等。碧霞元君为道教所奉之神,名氏不可考,碧霞元君乃其封号。 明清时期也是成安道教的鼎盛时期,县内建有众多祀奉碧霞元君的神祠和庙宇,规模较大的郎堡泰山庙就是其中之一。再加上九龙千岁在成安郎堡附身显灵的神奇传说,该庙更是名声大振,远近闻名。改革开放后,恢复道教场所。如今的泰山庙气势恢宏,焕然一新。每逢祀日、庙会、年关更是烟雾缭绕,香火鼎盛,香客如云,朝拜泰山奶奶,为众生赐福,消灾去病;祈求九龙千岁,惩恶扬善,佑民平安。每年的农历三月十八庙会期间,在庙前都要搭台唱戏,以祈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为传承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古老道教遗存,1994年,郎堡泰山庙已被列入邯郸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九龙千岁在成安的传说
唐朝开元年间,云南人士程立喜苦读诗书数年,赴京赶考得中进士,居官广平县令。程县令下乡查访,走到平和店村,遇见一位媳妇正在殴打婆母,程县令遂上前讲理说法,这才制止了殴打。过了一段时间,程县令又查访来到此村,还是这个媳妇又在殴打婆母。程县令一怒之下,说了一句:“我要是一驾龙神,就抓了你。”话音刚落,只见晴天霹雳响了一声炸雷,就把那个媳妇给抓了。就在这时,程县令也脱离凡身肉体,而成为九龙千岁,游走四方,惩恶扬善,消灾除难,保佑众生,造福百姓。
九龙千岁神绩流芳,千古万民颂扬。宋朝徽宗年间,成安县北郎堡村旱灾严重,赤地千里,哀鸿遍野,村民无奈纷纷跪求泰山庙,祈求九龙神早降甘霖,普救众生。是时,有本村村民刘怀德因谋生外出,到黄河南黄安县付家村一富户家中当长工。一日,忽坐立不安,心神不定,遂向主家声称欲回家探亲,说话不及便大步流星,不分昼夜,奔驰回家。于六月十三日黎明时到中郎堡,声称九龙千岁回家降雨,拯救苍生,经众乡老盘问后用轿抬至北郎堡村泰山庙行参神礼后,随即黑云密布,不久北郎堡一带即降大雨。村民欢天喜地,遂用轿抬着九龙爷所差马披(神的代言人),上庙登坛,行香拜神,一路走到成安县城内。汪县太爷闻之大加惊疑,以为九龙神能在北郎堡降雨就能在全县降雨,因此跪迎九龙神前,恳求降雨拯救成安一县生灵。
九龙爷质问汪太爷:身为一县之主,值此荒旱,为何不开仓放粮,以救众生。
汪县官反斥:汝身为一龙神,在大旱之年,为何不降雨,以救生灵。
九龙神曰:汝等放粮,吾即能降雨。
汪县令说:我马上开仓放粮。
九龙神曰:我即刻便行降雨。
汪县令立即命差役城内放粮。九龙神便把大刀一插,历时大雨倾盆,流满大街小巷,可城外仅湿地皮。
汪县令又质问九龙爷:为何城内降雨,城外没雨呢,城内能种庄家吗?
九龙爷严肃回答:你为何只在城内放粮,城外不放粮,难道四乡百姓不是你的子民么?
汪县令无言答对,便即刻命令差役下乡四处放粮,而大雨也随放粮人降落。久旱逢甘霖,万民齐欢呼。四乡百姓感激上苍,感谢九龙爷。这一年,地里的庄稼长势良好,喜获丰收。汪县令此时对九龙神深信不疑。于是为酬谢九龙神大慈大悲,拯救众生,让女儿亲绣花枕头一对和半朝銮驾送至泰山庙,此一佳话,曾有石碑记载,但经水火战乱,此碑已荡然无存,令人深感遗憾。
九龙千岁造福百姓的故事,还有许多,在郎堡村一带是广为流传,经久不衰。至今,泰山庙里的九龙神供奉在侧殿,依然香火不断,一直受到广大村民和信众的尊敬和朝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