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涉县青塔村鹰荡崖,圣姑庵遗址。

(2021-07-17 11:47:01)
分类: 邯郸景观,风光。

列位看官。你喜欢看图片呢,还喜欢看文字呢。本博客有精彩的文字和图片供你欣赏。看了文字。还的结合图片才能完整的了解本博客。

我讲的这个故事就位于青塔村东山 上。当地称为鹰荡崖,崖呈半环形,高十余丈,前如檐。“檐”下奇石嶙响,如人如兽,各种钟乳石奇形怪状。还有两股清泉从石窟中涌出,分流合汇,四季不断,谓之长寿泉。曾经青塔村水源之一,不过现在水量小了很多,在泉上边有一大平台是明万历年间圣姑庵残垣尚存,当地老百姓称为尼姑庵,现在有第花石桌两个、六棱石柱和数通残碑。其中石桌上面有很多文字记载和精采的图案。特别是石桌与六棱石柱和下面传说故事有关联,在这里还看到粒粒“小米化石”和高耸的“石和尚”,仿佛讲述着一个个不同寻常的故事。

开讲,在青塔村东山上有明代圣姑庵遗址,在当地流传的一个很精彩的民间故事,话说有一天,圣姑庵内小尼姑剜了半篮菜,正往庵里走,却见一只老雕要抓走一只小猪。小尼姑不忍心看着小猪被活活吃掉,就举起篮子向老雕砸去。本想吓老雕一跳,松松爪子让小猪逃个活命。可菜篮子不偏不正,合合适适套到老雕头上。老雕不知所措,戴着篮子乱飞,撞在庵后高崖上,跌死了。小尼姑绕到崖下捡篮子,发现被抓伤的小猪正好躲在篮子里,就带着小猪回了庵。

老尼姑也是个好心肠的人,她跟小尼姑一道给小猪采草药包伤,熬平时连自己也舍不得吃的小米粥,还天天把讨要来的饭,分给小猪一半,把小猪当成了庵里一口人。小猪伤好利落后,执意不肯留在庵里,每天拱着庵门要往外走。老尼姑见留不住,就索性打开了门。小猪在俩人身上蹭了又蹭,拜了三拜,还衔小尼姑的衣襟,让小尼姑跟它走,虽一言不发,却仿佛说了千言万语。小尼姑放心不下小猪,就跟在它后面相送。

小猪在前,小尼姑在后,走了一程又一程,不知不觉已走到了青塔村后的大山上。小猪钻进了原始森林里,小尼姑准备往回返。刚返不几步,小猪领一群猪抬着一个雕花刻字的石桌,放到小尼姑跟前。小猪用嘴拱着小尼姑绕石桌转圈。三圈刚完,石桌上就摆出一大碗热气腾腾的小米饭。小猪衔小尼姑的衣襟,让她坐下来吃,然后就领着其它猪一起走了。小尼姑知道小猪已经回到了家。也就不再操心了,安安心心吃完饭,顿觉浑身是劲,心里也明白了小猪赠宝谢恩的用意。于是,也不犹豫,背上石桌就往回走。

小尼姑翻山越岭回到东山坡时,遇见一个长得五大三粗的胖和尚。他见这么小一个尼姑,背这么大一个石桌,很是奇怪,就让小尼姑去寺里喝茶。小尼姑推脱不过,就把石桌放在门口,随和尚进寺喝茶。小尼姑没有经验,怕和尚知道秘密,就三遍二遍嘱咐和尚,千万不要绕着石桌转圈。这和尚越发觉得奇怪,故意溜到寺门口绕着石桌转了三圈,识破了宝贝的真象。偷偷把石桌掉了包。

小尼姑喝罢茶回到庵里,跟老尼姑讲石桌的稀罕,可把老尼姑乐坏了。一老一少喜滋滋地围着石桌转圈,转啊转啊,转得头昏了,天黑了,桌上也没有转出饭菜来。小尼姑急得泪珠子哗哗直掉。老尼姑遇事多,就让小尼姑再去问问小猪。

第二天,天还没亮,小尼姑就火急火燎跑到原始森林里。她一夜没睡好,担心小猪不好找,可没想到,她前脚刚到,小猪后脚就出现了。她把昨天的经过说给小猪,听得小猪摇了两回头后,又去拱出一根丈把长碗口处的六棱石柱来。小尼姑不用指导,自己就绕着石柱转圈,石柱就自动蹦起来,往石头上一打,石头就变成了元宝。有了昨天的经验,小尼姑也不怕这根石柱的粗大,一扛果然又是轻而易举地扛到了肩上。

又来到寺院门口,又碰见了那个胖和尚,和尚又请她喝茶。她没把一杯茶喝完,就听到和尚在喊救命。原来,财迷心窍的胖和尚又偷偷去绕着石柱转圈,转到三圈时,石柱蹦了起来,专找和尚光头打,跑到哪里打到哪里。和尚又喊又叫,石柱却越打越欢。

等小尼姑出来,鼻青脸肿的和尚只好把昨天偷梁换柱的事招认了,石柱这才停下来。和尚千赔理万道歉,交出了石桌。小尼姑用石柱挑上石桌,高高兴兴回了庵。胖和尚偷鸡不成丢把米,站在寺门口生闷气,越想越气,越气越想,不知不觉变成了石头和尚。至今还站在那里。

小尼姑回庵后,师徒俩不用拾柴剜菜度日了,还不断用石桌上的小米饭施舍吃不上饭的穷人。村里人知道庵里有宝,都说俩尼姑修成了圣人,就把这个庵叫成了圣姑庵。把撞死老雕的山崖叫鹰撞崖,后来就变成了鹰荡崖。还把小尼姑取宝的山头叫宝猪寨或宝珠寨。

不知过了几百年,庵里的老尼姑和小尼姑相继去世了。小尼姑的徒弟很贪心,不停地用石柱打元宝,打出多少,就往山崖根的石窟窿里塞多少。她还很奢侈,桌上摆出的小米饭她只吃一口,就扔到庵前的山沟里。

有一天,她为了图省事,把石柱和桌子放在一起绕着转圈,石柱打在石桌上,都破成了两半,灵气就散了。她去取藏在山崖根的元宝,却好现元宝都化成了水,正汩汩往外流。这是金元宝化成的水啊!怎么能白白流走呢?她一屁股坐到窟窿口想堵住水流,却再也没起来,直到变成了石头。

天长日久,圣姑庵倒塌了,其它东西也都丢失了,只剩下破成两半的石桌和石柱没有消失。后来,史家庄一个汉子到这里砍柴,砍得多,把扁担压断了,就顺手抄起了半截石柱,当扁担把柴担回了家。

现在,圣姑庵的遗址上,有山崖根化成的山泉;有坐在山崖根堵泉眼的贪心尼姑;也有她扔掉的满山坡小米化石;还有两半雕花刻字的石桌和半截六棱石柱。石柱的另一半的确在十里开外的史家庄。谁要不相信,可以去看看,验证验证。

鹰荡崖

涉县青塔村鹰荡崖,圣姑庵遗址。

青塔村著名景观,石佛观海。

涉县青塔村鹰荡崖,圣姑庵遗址。

从此上山。

涉县青塔村鹰荡崖,圣姑庵遗址。

涉县青塔村鹰荡崖,圣姑庵遗址。

涉县青塔村鹰荡崖,圣姑庵遗址。

涉县青塔村鹰荡崖,圣姑庵遗址。

涉县青塔村鹰荡崖,圣姑庵遗址。

涉县青塔村鹰荡崖,圣姑庵遗址。

涉县青塔村鹰荡崖,圣姑庵遗址。

故事里的石桌

涉县青塔村鹰荡崖,圣姑庵遗址。

涉县青塔村鹰荡崖,圣姑庵遗址。

涉县青塔村鹰荡崖,圣姑庵遗址。

涉县青塔村鹰荡崖,圣姑庵遗址。

故事里的六棱石柱,

涉县青塔村鹰荡崖,圣姑庵遗址。

涉县青塔村鹰荡崖,圣姑庵遗址。

涉县青塔村鹰荡崖,圣姑庵遗址。

涉县青塔村鹰荡崖,圣姑庵遗址。

涉县青塔村鹰荡崖,圣姑庵遗址。

钟乳石

涉县青塔村鹰荡崖,圣姑庵遗址。

涉县青塔村鹰荡崖,圣姑庵遗址。

涉县青塔村鹰荡崖,圣姑庵遗址。

涉县青塔村鹰荡崖,圣姑庵遗址。

涉县青塔村鹰荡崖,圣姑庵遗址。

涉县青塔村鹰荡崖,圣姑庵遗址。

涉县青塔村鹰荡崖,圣姑庵遗址。

涉县青塔村鹰荡崖,圣姑庵遗址。

涉县青塔村鹰荡崖,圣姑庵遗址。

涉县青塔村鹰荡崖,圣姑庵遗址。

涉县青塔村鹰荡崖,圣姑庵遗址。

涉县青塔村鹰荡崖,圣姑庵遗址。

涉县青塔村鹰荡崖,圣姑庵遗址。

涉县青塔村鹰荡崖,圣姑庵遗址。

涉县青塔村鹰荡崖,圣姑庵遗址。

涉县青塔村鹰荡崖,圣姑庵遗址。

涉县青塔村鹰荡崖,圣姑庵遗址。

涉县青塔村鹰荡崖,圣姑庵遗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