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成安曲村凤凰台与和氏壁,古柏,凤凰台仙迹碑。

(2021-05-18 20:53:01)
分类: 邯郸景观,风光。

此博文文字较多。其中大部分来自我的一个老乡世民博客,他是个地道的农民,也是我认的一个亲戚。他特别热爱本地历史。下面文会帮你更深了解凤凰台历史。

熟悉邯郸历史的都知道,邯郸有个著名的成语叫完璧归赵,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的,赵国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完璧归赵的故事。这个璧就是和氏璧。

那么和氏璧的故事传说发源地在哪里呢?就在曲村的凤凰台。

战国时期,曲村有姓和的父子俩,以种地为生,兼习篆刻。一天,他们去村南刨地,忽见地头的大桑树上落着一只羽毛华丽的大鸟。那大鸟见有人来,呜叫了两声,展翅腾空飞走。和老汉十分惊奇,说:“常听老人讲,有一种神鸟叫凤凰,这只大鸟如此奇异,肯定就是凤凰!常说凤凰不落无宝之地,这地下难道有宝物不成?”父子俩一合计,便在树下刨了起来。挖了足有1丈多深的时候,果然挖出一块晶莹的白玉。他们十分喜爱,在上面刻上“和氏壁”三个字,涂上印色,竟能拓印千张纸帛,真是一块奇玉。后来,和氏父子将此玉璧进献给赵王,赵王奉为至宝,厚赏和家,又在和氏璧出土之处大兴土木,建造了凤凰台。台上植奇花异草,前栽两株柏树,后栽两株梧桐树。后梧桐树死去,两株柏树却一直活到如今。赵王有了和氏璧,秦国的国王也想得到它,这才引出了“完璧归赵”的故事。

成安曲村凤凰台与和氏壁,古柏,凤凰台仙迹碑。

成安曲村凤凰台与和氏壁,古柏,凤凰台仙迹碑。

成安曲村凤凰台与和氏壁,古柏,凤凰台仙迹碑。

成安曲村凤凰台与和氏壁,古柏,凤凰台仙迹碑。

成安曲村凤凰台与和氏壁,古柏,凤凰台仙迹碑。

成安曲村凤凰台与和氏壁,古柏,凤凰台仙迹碑。

成安曲村凤凰台与和氏壁,古柏,凤凰台仙迹碑。

成安曲村凤凰台与和氏壁,古柏,凤凰台仙迹碑。

凤凰台全景。

成安曲村凤凰台与和氏壁,古柏,凤凰台仙迹碑。

凤凰台古柏树传说。两棵柏树分为子母柏,东侧为母柏。

唐朝时,唐王和薛仁贵一起带兵征东,与盖苏文打仗,在山东攻破摩天岭,连取凤凰山。战乱平定后,唐王听当地人说凤凰山上有凤凰,但一般人很难看到。唐王从没见过凤凰,觉得很稀奇,一心想见见凤凰是什么样子,于是就带领文武百官去凤凰山寻找凤凰。

凤凰山悬崖陡壁,道路崎岖,十分难登。他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爬了上去。山顶上有棵大树,唐王见树杈上有个大窝,估计这就是凤凰窝,就命大臣马三保用长杆戳戳凤凰窝,好叫他们飞出来观赏。马三保是个武将,一使劲把凤凰窝戳了个底朝天,从窝里飞出来九只凤凰,漫天云转,不一会儿便不知去向。

这九只凤凰中有一只是老凤凰,埋怨唐王不该把他的家给拆了,于是,就飞到南天门向老寿星告了一状。老寿星说:不要紧,我一定帮你把儿女都找回来。老寿星忙招来张果老等八仙,让他们各奔一方,在七天之内每人找回一只凤凰。

七天过去了,其他七位仙人各找回一只凤凰,只有吕洞宾空手而归。老寿星问其原因,吕洞宾说:“北方都找遍了,就是不见凤凰踪迹。“老寿星说:“再仔细想想,哪里还没去?”吕洞宾说:“只有古赵国没有走遍。”老寿星说:“那就赶紧去吧!”为了让吕洞宾速去速回,便赠他一只仙鹤,吕洞宾乘上仙鹤向赵地飞去。

来到古赵地界,仙鹤落在了一棵大树上。吕洞宾心里十分纳闷,为何落在此处?他旁边还有一棵同样的大树,又象柏、又象松,长得十分奇特。再看看四周,处处蝶飞燕舞,鸟语花香,景色秀丽迷人。吕想,这里决非等闲之地,这两棵大树定有来历。俯首见树下有个打谷场,一位农民正在干活,于是下到地面,向老农打躬询问。

这位老农叫张午。见面前来人身穿道袍,头戴道冠,身背宝剑,手拿拂尘,相貌堂堂不同凡人。听他询问这两棵树的来历,顿时来了精神,就绘声绘色地讲了起来:

很早以前,张午的老祖宗在这里种着亩薄田。一天中午,从正东来了个白胡子老头,挑着一副担子。两头是两筐子,筐子里一前一后坐着两个孩子,一男一女,都不过两、三岁,每几个小孩怀里抱着一棵小柏树。白胡子老头把担子放在地头,对正在锄地的张老汉说:“老哥,我这两个孩子又饥又渴,能不能给点水喝?”张老汉见两孩子十分可爱,就说:“我这块地头罐里就有水,您先喝吧,我再回去给您做饭去。”说完便向家走去。

张老汉从家里提着饭回来时,白胡子老人已不见了,两个小孩也不见了,只剩下两个筐子和筐里的树。张老汉想:“先把两个筐挑回家,等人家来时再还给他。”张老汉一挑担子,两棵小树漏了下来,原来筐没底。他又去抱小树时,想不到已扎根在地上了。于是,张老汉勤浇水、多施肥,小树一天天长大起来。此后,张家世世代代精心培育这两棵树。说到这里,张午喘了口气,略一沉思地说:“算起来,这两棵树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了。”吕仙听完,回想老寿星曾提及过此事,那白胡子老人不就是老寿星吗?

吕洞宾又问:“这么雄伟挺拔的大树,上边没落过什么鸟吗?”张午听到人问这事,便来了兴致,又说:“前些天,这里飞来一只鸟,长的十分好看,但不知叫什么名字?”吕洞宾想,这只鸟一定是凤凰。又问张午:“这鸟现在何处?”张午说:“这大鸟每天早晨飞走,中午归来。”吕洞宾看了看张午叉开话题说:“我看你面色不好,象是有病吧!”张午说:“不瞒师傅,我们这方人得了一种怪病,个个面黄肌瘦,轻则躺倒,重则丧命。”吕洞宾听后若有所思不再言语。

张午见已近中午,就请吕仙到家吃饭,吕仙执意不肯,张午说:“那我把饭给你送到地里来吃。”说完就回去了。

一会儿,凤凰飞回来,吕洞宾向凤凰传达了老寿星的旨意。凤凰觉得在这里有吃有住,空气清新,景色宜人,不舍离去,但旨意难违,无奈,只得跟随吕洞宾乘坐的仙鹤向空中飞去。

恰在这时,张午提着饭来了,见老道骑着仙鹤和凤凰一起飞在空中。知其不是凡人,立即跪在地上,连连磕头作揖,说:“仙家,饭已给你送来了。”吕洞宾说:“不用了,这次专为寻凤而来,既已找到,急需回去复命。”张午说:“这鸟我十分喜欢,但不知叫什么名字?”吕洞宾说:“叫凤凰。”张午又问:“我往后还能见到它吗?”吕洞宾说:“说不定什么时候,我和凤凰还会来看你!请问仙家尊姓大名?”吕洞宾说:“我乃吕洞宾也!”

张午听罢叩头,见自己心爱的鸟就要离去,两行热泪不禁流下。吕仙在空中看的真切,就动了恻隐之心,于是,从仙鹤口中取出一朵菊花对张午说:“赠你一朵菊花做纪念吧!”张午赶紧接住,捧在手里。吕洞宾又说:“你们这一带正在闹黄病,这花专治此病,它共有七七四十九瓣,每瓣能熬七七四十九碗汤,每碗能治七七四十九个病人。切记,治病不能要钱,要钱药不灵。”说罢,就和凤凰一块飞走了。

张午按照吕仙嘱咐,治好了很多病人。当时,唐王派尉迟敬德正在成安为佛教二祖建舍利塔,很多民工得了这种病,工程不得不停下来。张午听说后,就前去为他们诊治,使二祖塔得以按期完工。为此,尉迟敬德非常感动,回京后便将此事禀告给唐王。唐王听后甚为惊奇,想不到当年在凤凰山上捅凤凰窝,引出如此动人的故事,于是就亲自来到成安,观看了这两棵桧柏树,并对树赐名:“东边这棵住过凤凰,就叫凤凰树;西边这棵落过仙鹤,就叫仙鹤树。”还把这个村改名为菊村,在成安菊、曲谐音,以后菊村传为曲村,因有其名。

唐王听说吕洞宾和凤凰还要回来,就拨银在两棵柏树周围筑起了高台,以便观看凤凰归来,因此起名叫凤凰台。

这个美丽的神话传说故事,始自何时,不得而知,流传于世,很是动听。

西边古柏树,子柏。

成安曲村凤凰台与和氏壁,古柏,凤凰台仙迹碑。

成安曲村凤凰台与和氏壁,古柏,凤凰台仙迹碑。

成安曲村凤凰台与和氏壁,古柏,凤凰台仙迹碑。

成安曲村凤凰台与和氏壁,古柏,凤凰台仙迹碑。

成安曲村凤凰台与和氏壁,古柏,凤凰台仙迹碑。

成安曲村凤凰台与和氏壁,古柏,凤凰台仙迹碑。

成安曲村凤凰台与和氏壁,古柏,凤凰台仙迹碑。

成安曲村凤凰台与和氏壁,古柏,凤凰台仙迹碑。

东边古柏树,母柏。

成安曲村凤凰台与和氏壁,古柏,凤凰台仙迹碑。

成安曲村凤凰台与和氏壁,古柏,凤凰台仙迹碑。

成安曲村凤凰台与和氏壁,古柏,凤凰台仙迹碑。

成安曲村凤凰台与和氏壁,古柏,凤凰台仙迹碑。

成安曲村凤凰台与和氏壁,古柏,凤凰台仙迹碑。

成安曲村凤凰台与和氏壁,古柏,凤凰台仙迹碑。

成安曲村凤凰台与和氏壁,古柏,凤凰台仙迹碑。

成安曲村凤凰台与和氏壁,古柏,凤凰台仙迹碑。

成安曲村凤凰台与和氏壁,古柏,凤凰台仙迹碑。

凤凰台仙迹碑,碑文原文:

年代: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

撰文:刘永脉(明万历间成安县知县)

重筑凤凰台记

成安县城北五里许有凤凰台。父老相传:唐开元七年,纯阳呂仙师西适邯郸曾憩息于此,自题《西江月》词一首而去,迨今千有余年。文士、墨卿、骚人、游客每登其台,颂其词,飘飘然辄起云霞之思焉。万历辛丑,余来牧兹土,披阅旧章,每欲登眺其地,以狎玩仙踪,将仿佛乎灵鸟之鸣,闻雝喈而洋洋自得也。第风尘奔走,薄书拮据,三载因循,未得一偿夙愿。适纂修邑乘,博采今昔,始揽辔踪迹之至,则台已倾圮,仅余一小丘,高不盈尺,鞠为茂草。因踌躇慨叹者久之。及今不一修葺,恐日浸月削,则千载灵台或不免同废圃颓垣,共消歇于荒烟野雾、风晨雨夕之余,非所以存古也。遂督密迩居民,各具筐钁,偕力以崇斯台。仍将仙笔题词并邑人属和者,勒置左方,以志景慕。偿后来者览古兴思,弘构仙词,重辉古迹,则九重之台,未必不自今日一篑始基之矣。

跋之者谁?文林郎知成安县事禀延刘子永脉。万历乙巳秋月吉日也。

题凤凰台 西江月 吕岩 唐 永乐县仙人

月落乌啼人靜,风吹滿面松花。道人邀我煮新茶,荡涤胸中潇洒。

世事不堪回首,梦魂犹绕天涯。凤凰台畔即吾家,管甚明朝今夜。

登凤凰台次吕公 西江月 贾恭,邑人 清涧教谕

收拾芒鞋竹杖,相邀月友诗人。凤凰台上倒芳樽,醉与樵夫共饮。

煮酒旋然炉火,烹茶常取天津。吕公原是洞中宾,堪笑卢生一枕。

题凤凰台二绝句 蔡可教 邑人 兵备副使

凤鸟何年集此台,太平有象在蒿莱。

君侯下马求遗址,多少渔樵只浪猜。

五色云裳去不回,朱衣黑授且徘徊。

一篇传记书珉石,计日还应有凤来。

成安曲村凤凰台与和氏壁,古柏,凤凰台仙迹碑。

成安曲村凤凰台与和氏壁,古柏,凤凰台仙迹碑。

成安曲村凤凰台与和氏壁,古柏,凤凰台仙迹碑。

成安曲村凤凰台与和氏壁,古柏,凤凰台仙迹碑。

成安曲村凤凰台与和氏壁,古柏,凤凰台仙迹碑。

成安曲村凤凰台与和氏壁,古柏,凤凰台仙迹碑。

成安曲村凤凰台与和氏壁,古柏,凤凰台仙迹碑。

成安曲村凤凰台与和氏壁,古柏,凤凰台仙迹碑。

成安曲村凤凰台与和氏壁,古柏,凤凰台仙迹碑。

凤凰台:位于成安县城北曲村,上有古柏两株,传说曾有凤凰集其上,故名。唐开元七年:公元719年。呂仙师:即八仙之一吕洞宾,名喦("喦”或作“岩”),字洞宾,道号纯阳子,自称回道人,唐代河东蒲州河中府(今山西芮城县永乐镇)人,原为儒生,40岁遇郑火龙真人传剑术,64岁遇钟离权传丹法,道成之后,普度众生,世间多有传说,被尊为剑祖剑仙。考吕洞宾生于唐贞元十四年(798年),他不可能在唐开元七年(719年)路过凤凰台,西适邯郸道,因为那个时候他尚未出生。此说乃是后人附会“黄梁梦道观吕翁点化卢生”的故事。可见《西江月》一词也是后人伪托之作。西江月:词牌名。[5]墨卿:文人的别称。骚人:泛指忧愁失意的文士、诗人。“骚”原指《离骚》。万历辛丑: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余来牧兹土:我(刘永脉)来治理该地(成安县)。狎(xia)玩:接近、戏弄。狎,亲近;接近。雝喈 (yong jie):鸟和鸣声。邑乘:县志;地方志。踌躇(chóu chú):指犹豫不决地踱来踱去。 废圃颓垣:荒废的园林,颓败的短墙。揽辔(pei):挽住马缰。消歇:休止;消失。密迩:贴近;靠近。钁(jue):一种形似镐的刨土农具。一篑(kui)始基:以一筐土开始的基础。始基,一切开始的基础。篑:盛土的筐子。刘子永脉:刘永脉,河南延津县人,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出任成安县令,以兴废起替为任,改建学宫,维修城垣,纂修县志,凡百善政,俱标实绩。万历三十二年,重筑曲村凤凰台,次年撰文立碑以记。万历乙巳: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贾恭:成安县人,明万历间贡士,任陕西清涧县教谕。蔡可教:成安县人,明中期名宦蔡绍先长子。嘉靖乙未(1559年)科进士,任陕西副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