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子《道德经》里那些名称之背后……

(2024-07-13 07:55:47)
1.非常道;非常名。欲以观其徼。同谓之玄。玄之又玄。
2.皆知美之为美;皆知善之为善。
3.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4.道冲,而用之或不盈。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5.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6.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7.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
8.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9.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10.涤除玄鉴,能无疵乎?是谓“玄德”。
11.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12.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13.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14.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15.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16.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没身不殆。
17.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18.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
19.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此三者以为文不足
20.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21.孔德之容。其名不去,以阅众甫 。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
22.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
23.希言自然。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24.企者不立;跨者不行。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25.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域中有三大,而人居其一焉。
26.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27.善行无辙迹;救人故无弃人;救物故无弃物 。是谓袭明
28.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
29.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执也。
30.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
31.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
32.道常无名、朴。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3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34.大道汜兮,其可左右。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35.执大象,天下往。乐与饵,过客止。用之不足既
36.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
37.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
38.上德不德。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
39.至誉无誉。是故不欲碌碌如玉,珞珞如石。
40.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41.建德若偷;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道隐无名。
42.或益之而损。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43.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
44.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45.大成若缺,其用不弊。清静为天下正。
46.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47.不窥牖,见天道。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48.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49.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50.出生入死。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以其无死地
51.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52.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无遗身殃,是为袭常
53.使我介然有知,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人好径。盗夸
54.善建者不拔。故以身观身,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
55.含德之厚,比于赤子。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
56.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
57.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我无欲而民自朴。
58.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
59.治人事天,莫若啬。有国之母,可以长久。
60.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故德交归焉。
61.大邦者下流。大邦不过 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
62不善人【非常人】之所保。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
63.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64.其安易持。是以圣人欲不欲;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
65.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常知稽式,是谓玄德
66.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67.若肖,久矣其细也夫!今舍慈勇,俭广,后先,死矣!
68.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
69.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轻敌几丧吾宝。
70.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71.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夫惟病病,是以不病。
72.民不畏威,则大威至。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73.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74.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75.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76.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77.天之道高者抑之下者举之;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
78.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
79.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
80.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81.信言不美。善者不辩。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