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剂量不够,不是不能治病,而是不能治好病

(2024-07-21 16:49:23)

5月17日,我应大家的要求,写了中医治疗腺病毒的方法,有需要的朋友可以点击下方链接看原文:

最近流行的腺病毒,可以试试甘草泻心汤

当时文章发布后,后台就有很多人质疑文中甘草泻心汤的剂量,觉得太大了,即使是成人量,也不合适。

我当时就说,经方之所以可以一剂知二剂已,就是因为剂量。

因为中医有句古话:中医不传之秘,就在剂量。

之后几天,我陆续收到了一些反馈,邮箱里有两个完整的医案,我也在5月29日的时候刊登在公号里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下方链接看原文:

医案:甘草泻心汤治疗腺病毒二则 

今天为什么要再说剂量这个事儿,是我想让大家明白,剂量不到位,不是不能治病,而是不能完全治好病。

先说下中医里,真的治好病的几个原则(这里就以感冒为例):

1、主要症状很快消除。

比如用药后,烧很快就退了,人的精神明显好转,如果之前有上吐下泻的,也基本止住。病人胃口变好,感觉饿了,想吃东西。

2、没有后遗症。

什么是后遗症?拿感冒来说,就是体虚乏力、咳嗽不止。如果用药准确,感冒后精神体力会很快好转,一般最多三天,就能恢复到健康的状态,该干啥干啥了。

如果用药后还遗留咳嗽,其实就是邪未除尽。邪气伏藏在肺中,或寒或热,导致肺气宣降失常,功能受限。身体出于排邪的本能,就会咳嗽。

好多人就是感冒后咳嗽没治好,慢慢地发展成了慢性支气管炎、鼻炎,常年流鼻涕、咳嗽。

3、同样的病,不会反复发作。

一个治疗感冒的高手,不但可以治好病人的本次感冒,还会用药进行善后,改善体质,提高正气,避免日后反复受邪、不断感冒。

以上。

所以,要考察一个真正的中医用药是否到位,以上三个条件必须满足,否则就算是没治彻底。

然而现在的医生,不管中西医,往往就只做到了第一条。根本不管后面两条。

就像新冠之后,很多人出现了抵抗力下降,每个月都要感冒的情况。这样的易感体质,身边只要有人感冒,他一次都逃不掉。 

再说回腺病毒文章里,我建议的甘草泻心汤的用量上。

大家都觉得剂量大,自行减量了。以下是我后台的留言(这些留言都精选了,可以去医案文章评论区核实):

悟:兔子你好,星期二开始我家二宝发烧吐拉肚子,一开始我用小儿柴桂退热没退烧,我又用防风通圣丸,也没退烧,一盒吃完也没什么用,我就翻看你的笔记,腺病毒,和我家二宝一样,我就买药,剂量小,买了五剂,一开始用没效果,我就在想哪里出现问题,难道不对症。第二天你又发了腺病毒笔记,我发现问题了,剂量太小,所以药效不够孩子烧不退,我就把我买的药都一次煮了,泡脚,泡一次温度下降一点,一天我给孩子泡脚五次,晚上退烧收工,晚上一夜没发烧。所以这次感受就是要按剂量,不然效果减半。感谢你,孩子烧了五天,一天治好。

赵鑫鑫:兔子老师您好,我昨天抓了一副药给孩喝了一点,后来又泡脚,今天烧退了,就是还有点咳嗽,请问还是继续喝这个药吗

小葵:我也来汇报,我家也是高烧,小儿柴桂,儿感清,防风通圣,小柴胡啥啥都没用,拖了三天才想起来翻懒兔子公众号,我家快7岁,文中剂量的一半,熬了差不多150ml,分三份,第一份喝下去,娃说,妈妈我脚好热,我摸了不热,但她自己觉得很热,一会儿睡着身上也开始出汗了,睡了四个小时明显烧下去了,起来又喝了第二份,早上已经不烧了,把最后一份喝掉,目前没有再烧,但胃口不太好,还有点咳嗽

看到了吗?这三条都是用了,但是剂量不够的,因此即使烧退了,有两个都留下了咳嗽的后遗症。

为啥?因为腺病毒是寒热夹杂的病,热在上焦,寒在中焦。剂量不够,肺中的热邪没有清散干净,黏痰也没有除尽,所以就会咳嗽。

要是按原文的剂量,把邪气一举拿下,扫荡除尽,就不会有咳嗽的后遗症,后期稍作饮食调养,很快就能恢复了。

张仲景先生治疗急症的方子,剂量虽大,但都可以一次用药就达到前面讲的三个标准。而且老人家也说了,要是症状已经消除,就可以不必尽剂”。但要是症状未除,则“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 

再看另外两条按剂量服用的反馈:

杨方佩:今天孩子4岁发烧看到了这篇文章。只有发烧,咳嗽不明显,一直用手掏嘴巴。昨天有点凉,以为是受凉了,吃了午时茶没有效果。中午抓了三分之二的甘草泻心汤,喝了30毫升,半个小时,现在退烧了也能睡着了,感谢

连欢:我是你当天发的我马上用了,刚好小孩发烧。煮了一锅500毫升左右。2小时左右喝100毫升,24小时完全退烧,后喝五汁饮收尾。咳嗽也全好了

我上上周还刊登了一篇李可先生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医案,方中的柴胡、大黄和芒硝的用量都是平常医生的10倍,但是疗效惊人。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下方链接,看文章:

名家医案:李可治疗急性胆道蛔虫症并发急性胰腺炎

所以抛开病人、病情,简单地谈剂量大小,非常可笑。

在如山倒的病情前,愚公是没用的。救命要用洪荒之力,而非用羽拂尘。

别指望医院的医生,他们有各种规定掣肘,没办法按古方剂量用药。只有自学中医,自己为自己负责,才是正道。

中医学习会有个过程,只要慢慢实践,逐渐掌握药性,多看多学多用,总会应用自如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