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毽子里的铜钱》及赏析要点提示
(2012-07-01 14:29:20)
标签:
杂谈 |
毽子里的铜钱
琦君
每回闻到巷子里飘来一阵烤山薯的香味,我就会想起几十年前家乡那位卖烤山薯的老人;想起他一双黑漆漆的手,和手心里两枚亮晶晶的铜钱。那是我从心爱的毽子里,费了好大的劲儿剥出来给他的。他并没有接受,却笑眯眯地把铜钱放回我的口袋里,摇着竹筒慢慢走了。
我那时心里很难过,觉得自己欠了他很多似的。几十年来,卖烤山薯老人满脸的风霜、谦卑的笑容和佝偻的背影,时常浮现在眼前。他没有接受我的铜钱,却接纳了我的心意。他给我白吃了两个热烘烘的烤山薯,使我永生感到温暖在心中。
节选自琦君的《毽子里的铜钱》中国儿童阅读文库31页
要点提示:
读过此文,让你感到热烘烘的:两个热烘烘的烤山芋,唔得热烘烘的铜钱,温暖得热烘烘的童心。
买烤山薯的来了,香香的味道引来了小姑娘伸着脖子问“老伯伯,几个铜板一个?”。多么可爱的稚气。
卖烤山薯的老人笑嘻嘻的取出一块小小的山薯,放在没有分文的小女孩的手里,说一声“给你吃”。多么憨厚的老人。
隔壁的二婶出场了,“挑了”几块“大”的烤山薯,应付“十”个铜板,却付了九个扬长而去。让我们看到了她那一身贪小便宜的俗气。
两组画面对比起来,让我们想到人啊,要多几分真诚,少几分俗气。
故事还在发展。小女孩要替那位俗气的二审付那一个铜板,一想自己身无分文,一时急得“撕开”毽子的包布“挖出”两枚“亮晶晶”的铜钱递给老伯伯。
两枚铜钱抵不上一枚铜板,但这童真,是无价的铜板,感动的“老伯伯”,忙取出一块山薯给了小姑娘。
于是构成了一幅永横的画面:热烘烘的烤山薯,笑眯眯的老伯伯,亮晶晶两枚铜钱。
感谢作者的巧妙的构思,让我们想到这画面的细节,就想到“真诚”的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