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写于2015年11月15日,发表在《集邮乐》2015年12月20日第8期,第1版。说的是2015年9月27日的事,下面是原文:
黄老是沈曾华夫人黄真,也是新四军老战士和建设一汽的第一代建设者。记得上次见面还是在2003年7月13日,沈老最后一次回到一汽,下榻在花园酒店1201房间,距今已经12年了。
沈老生前,我们每年互寄邮政贺卡。沈老逝世后,我就将贺卡寄给黄老,送去新春祝福。也经常收到黄老寄的贺卡,特别是还经常特意打电话致谢。有一回电话打到单位厂办,问了我的电话再打给我,令我很感动。
前阵子我决定去北京领奖,就计划好了一定要去拜访黄老。事先与黄老大女儿沈榕蓉进行了微信沟通,确定好适当的时间。到京后,根据我的实际情况,最后确定了具体的时间。
金秋的北京,蓝天白云。9月27日下午3时左右,我约请冯晏一同拜访了黄老。多年未见,黄老发福了一些,满面红光、精神焕发、笑声爽朗,全然不像九十高龄的老人状态。据说,前一天还佩戴新发的抗战老兵奖章拍照,真的是很好。
黄老因为髋骨摔伤,在家拄着一个金属框架行走。听说我来,黄老很高兴,五个女儿也都尽量来。只是临时有事情,沈晓珊、沈晓驰两姐妹没有在家,好在之前都见过。这次,见到了沈老二女儿沈长春。其实,长春与我同岁,是我同学的同学,本该最早认识的,结果变成最后见面的,哈。但是,此前网络上已经认识,微信每天都能见面,很快就熟悉了。
首先,我将带去的《鹤邮》明信片报第一期、第二期和《长春集邮》2015年第8期送给黄老,并且介绍其中要点。接着,我将事先准备好的打印明信片,请黄老签名题字,黄老欣然同意。问写什么,我说随意,黄老说不知道写什么好,于是大家纷纷提议了几条。因为明信片上打印了我的获奖邮集《沈曾华与“稿”字邮票结缘》,沈老与黄老都是新四军老战士,我提议说写“新四军精神永存”,大家都说好。于是,黄老认真的为我题写了明信片(见图1)。
我一边拍照、一边提议要与黄老和她们全家合影。大家交换着用手机拍照,沈榕蓉说她的苹果手机好,而且可以在拍照的照片上进行再次编辑和调色等,后来就都用那部手机拍照了,果然效果不错,很快就处理好并且发到我的手机上了。黄老紧靠着我合影,满脸笑容、亲切的就像母亲一样,感觉很温暖(见图2)。
上面的活动是我最宝贵的收获,接下来轻松的与黄老聊天。说起我组集参展,荣获了“2015(首届)一页集邮微展”镀金奖,其实是沾了沈老的光。也谈到因为沈老,结识了宋冀平与榕蓉,得知了盱眙,我在[一汽集邮]网站发了不少沈老、黄老及女儿追寻当年的革命和集邮足迹。因此,去年我也特意去了淮南革命根据地,追寻沈老当年得到“稿”字四方连邮票的地方,受到深刻的教益。
珍贵的时间,总是过得好快,我们起身要告辞了。但是,黄老和家人纷纷挽留我们,执意让我们一起参加她们的中秋节家宴,已经在外面预定好了座位。盛情难却,有幸能参加也是一件求之不得的大好事。
家宴上,大家都很高兴,黄老的胃口和牙口都很好,大口吃肉嚼菜,有时都得劝阻了,哈!难得老人家胃好牙好身体好,衷心祝福黄老健康长寿!
临近尾声时,沈长春提议开车去长安街看夜景,顺便送我。一路上,长春边驾驶边介绍途径的建筑风光,在天安门广场还特意靠边慢行。黄老与榕姐同行,我坐在副驾驶位,受此嘉宾待遇,真的非常荣幸。
这是我第一次在外面过中秋节,也是最令人难忘的一次中秋节。相信沈老在天上看见,也会高兴的。作为沈老亲手开创一汽集邮的传人,我一定要传承沈老的精神,将一汽集邮进行到底。
黄老1943年9月参加新四军,在新四军江淮大学学习,1944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来在根据地做群众工作,曾任淮北泗灵睢县组织部长、淮北区党委、泗城市工人组组长、各界联合会副主任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