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八一建军节,评论了一位的博友的博文《那年冬天,我的军人情结没解开》,勾起了我未能实现的军人情结。
过去的年轻人都喜欢当兵,我也不例外,只是有机会,没运气。
第一次是1970年,我当年即将初中毕业,16周岁,当兵不够岁数。于是,写信给在空军司令部的舅舅,回信说只能在当地解决,没了指望。学校陆续走了上学的、下乡的、当兵的,开始了推荐选拔排名,再后来就没什么事了,每天到校晃晃,然后回家。唯独一天去同学家玩,12点半左右回到家。邻居李叔告诉我,有两个军人来找我,结果错过了。后来得知,我舅舅跟首长说了说,部长电话找了长春征兵办的,那时征兵已经结束,本想看看我怎么样,没见到,后来了解我已经分配工作了,不用下乡什么的,就算了。
第二次是1972年,我从一汽北大荒农场回轿车厂报名参军。参加了体检、政审,都没问题。当时轿车厂一个名额,六个预备,都合格。往后就是比后门、比门路了。我父亲不肯出头,只是象征性的找了找。那年头已经开始了不正之风,不送礼、不出血肯定没戏。当时厂里想送一位,武装部要送另一位,一直争执不下,到了出发当天还未定下。于是领兵的这两位都不要,选择了膀大腰圆的22岁最后一年的那位。当时的兵种是炮兵,正好。我们其余的白白陪了绑。
仍不死心,之后我就去了北京舅舅家。舅舅跟我说,自从913事件后,大院子弟当兵也得有名额,如果在之前还好说,可以直接送到部队。至此,我的当兵梦彻底破灭。
下面是我珍藏的领章和帽徽,带着我永远的记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