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启功本人的显赫名声和书画作品的巨大市场及艺术价值,使得多年来仿冒其作的人数不胜数。虽然启功生前曾极具大师风范地表示“这(指仿冒)没什么,要给人家留口饭吃”,而且还幽默地表示“写得好的都是别人的,差的才是我的”。但对于收藏者来说,鉴别真赝却是解决字画收藏中“三鉴”(鉴别真赝、鉴别优劣和鉴定价值)工作的首要问题。记者在采访中总结归纳了各行家的观点,面对普通收藏者提出鉴别启功作品真伪的“三看”:
一看功力:启功书法虽然清秀、典雅,但其结构外松内紧,笔画遒劲俊雅,在秀美间透出一股刚劲之气。而假冒之作,虽可看似“形似”而实难“神往”。由于是有意识的模仿,其作品中“描”的成分很浓,下笔很难做到干脆利落,在转折腾挪间难免有拖沓、断笔现象。而从笔力上说,赝品笔力弱、底气不足,即使再逼真也很难达到启功大师数十年功力所凝敛的效果。
二看纸墨:启功作为一代国学大师,其书画所用纸墨都相当讲究,基本是专门定制的。其中尤以红星纸厂所出高档纸居多;而在用墨上,一般是老墨且多由启功本人所研。
三看印泥:作为“金石泰斗”,启功在“诗、书、画”三绝外,也是“印”中高手,对于所用之印也很讲究。据了解,启功的常用印章并不多,大约有十几方,经查阅统计,有阴刻长方形印“启功”、阴刻方形印“启功”、阴刻方形印“启功之印”、阴刻方形印“启功私印”、阴刻方形印“功在禹下”、阳刻长方形印“长庆”、阳刻方形印“元白”三方、阴刻“启予子”等,且这些印均出自刘博琴、金禹民、熊伯齐等篆刻名家之手,选材雕刻皆很见水平。一些假冒者往往只重视启功书法的摹仿,却忽略了印章这块方寸之石的精妙之处。藏家收藏时可从印的形状、印中字的内容、清晰程度等细微处详加鉴别。
http://hiphotos.baidu.com/sytdd/pic/item/bfdd33b1d0ddf7efd8335ab4.jpg
图1假
图2真
如图1粗看不错,但细看用笔则缺少启功的韵味,书写较谨慎,不够大气。“巫”字用笔僵硬,与启功先生书法刚柔相济的线条差距较大,起笔和收笔的棱角呆板,毫无启功先生书法的俊秀之气,“千”字运笔不连贯,山字落笔太尖,没有启老的含蓄,“印”字不及原作大气,“云、字”顶上一点与上下不呼应,是因为写完一笔后要停下看原作再写,“刷”字最后一竖没和左边照应,显得很疆,真品则笔断意连,“画”字底下一横太短显得站不住,“人”字撇画收笔犹豫,不敢把笔往上提,捺笔真品力道先直落笔再快行笔后缓收笔有节奏感,仿品一笔带过,毫无虚实变化,“少”字一撇做作失度。真品整体看有枯燥浓淡的变化,每笔皆随手书成,线条粗细变化,节奏快慢停顿,皆随心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