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博英语:考试做题顺序和时间分配怎么定?

标签:
华慧华慧考博教育考博英语 |
分类: 考博备考经验 |
考博英语:考试做题顺序和时间分配怎么定?
硕士研究生初试英语考试有统一的大纲和题型,而博士招生英语考试,除了全国医学博士英语统一考试之外,各院校是自主命题,英语考试的题型和难度各不相同。虽然,总体而言题型一般包含了词汇、阅读、完形、翻译和写作,时间一般是3小时,但是,如果不考虑具体学校的题型难度特点合理优化做题顺序和时间分配,很有可能影响考试的结果。过于纠结某个题型而浪费时间,影响整体得分,更严重的是导致其他题型没时间做。我的去年的一个人大的学员,就是由于这个原因,差1分与博士失之交臂。那么可以如何优化考博英语做题顺序和时间分配呢?总体而言,需要综合考虑到试题的分值比重,题型特点,难易程度,整体上遵循由易到难。具体而言,关于做题顺序,如果难度适中,即没有哪个题型“变态难”,建议遵循客观到主观的原则,句子到篇章的原则。(句子到篇章,个人认为,考试一上来看句子容易进入状态,看了一定的句子再看文章,速度会相应的快起来。)如果题型中出现“老大难”,可以将此题型放在最会后做。关于做题时间分配,主要是要根据题型的分值比重来判断。一般参考标准如下(听力题型,时间和做题顺序没办法调整,在此不做讨论)。
1.词汇题 :一般20题10分,用时15分钟,但如果占20分,可以用到20分钟;
2.阅读题:难度一般和适中一般10~15分钟不等,特别难的另当别论;
3.翻译题:必须根据题量和分值来判断,结合其他题型的时间统筹考虑。
4.作文题:要求两三百词分值20分的一般耗时30~45分钟。
注意:有的情况值得说明,一般针对考博的议论文写作,考生都会准备一些范文押题。建议是写作能力较弱的考生,拿到试卷如果发现作文正式自己准备的话题,可以把作文先写了。
今年由于疫情,目前有不少学校都取消了线下的统一考试,改为线上的考核,很多不用笔试了。不过仍然有部分学校确定组织线下考试的。再者,明年预计还是要恢复初试的笔试的。所以,下面就几个风格不同的院校为例,通过分析,让大家了解具体的操作,今年用不上的明年也可以借鉴。
四川大学
试卷原本的布局如下:
阅读(30%,6篇30题)
词汇(10%,20题)
完形(10%,20题)
翻译(英译汉20%,一篇; 汉译英10%,5句)
作文(20%,短文写作>150词)
思考:由于四川大学真题难度适中,并没有哪个题型难度特别难,所以遵循客观到主观原则,句子到篇章,建议把阅读题型调到完形之后,做题顺序和时间分配如下:
1.词汇(10%,20题)<15min
2.完形(10%,20题)<15min
3.阅读(30%,6篇30题)<75min
4.翻译(英译汉20%,一篇; 汉译英10%,5句)<25min+15min
5.作文(20%,短文写作>150词)<35min
中国人民大学(2020年已确定线上考核)
试卷原本的布局如下:
词汇(20%,20题)
完形(20%,一篇文章20个题)
阅读(20%,四篇文章共20个题)
翻译(英译汉1段10%;汉译英1段10%)
写作(1篇议论文20%,200词)
思考:人大的各题型难度适中,做题顺序可以不变;但值得注意的是人大的各题型的分值比重很平均,因此一定要注意不要在阅读题型上过于耽搁时间。建议做题顺序和时间分配如下:
1.
2.
3.
4.
5.
社科院(2020年是否考试待定)
试卷原本的布局如下:
完形(20%,20题)
阅读(常规30%,4篇20题)
7选5+写摘要(100~120词)
翻译(30%:
思考:社科院真题难度交大,但其中难度最大的可能要属阅读理解,生词量大,而分值比重适中,一般完成一篇阅读理解耗时可能要近二十分钟。所以综合考虑建议把阅读放在最后做,时间充裕可以全部做完,不充裕可以舍弃一篇。建议做题顺序和时间分配如下:
1.
2. 7选5+写摘要(100~120词)(10%+10%)
3.
4.
中科院(除北京外,其他地区确定考试)
中科院试卷原本结构,已有标有各个题型的时间分配:

当然,以上仅供一般参考,具体还得结合考生自身的基础来做调整。例如,有的考生到考前,某题题型的解题能力就是很不好,对他来说这个题型就是很难,可以考虑放到最后,原则是先把自己能做能得分的先做了。总之,做这个目的是让考试更好的发挥,尽力拿到更多的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