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雏菊就像小小的向日葵


标签:
情感 |
分类: 小仙影评 |
遇见《雏菊》这首歌,大约有五六年了。听这首歌是一种享受,我一遍又一遍反复听,仿佛步入一片郁郁葱葱的小树林,漫山遍野的雏菊,散发着甜蜜的味道。就如歌曲《花舞》里的“每到黄昏我都会到这里,随月空慢慢升起。那时星光美得像心情,谁都忘了回去。”
如果他不是杀手,如果他不那么珍惜她,也许这是一段美好爱情的开始。
可是他不想他的爱变成她的灾难。但每天,他都给让人她送一束雏菊。然后在她为人画肖像的阿姆斯特丹广场上方租一间屋,用望远镜,幸福地看着她一举一动。直到另外一个男人的出现。
爱情总是自私的,爱情又是无私的。这句话无数次被文学作品所演绎着,只是,也只是文学作品,而现实的爱情总是经不起现实和时间的考验。文学作品最打动人的不是心心相印,长相厮守,相反是明明知道不能拥有,还是很执著很执著的付出。可是这一切慧英并不知道。冥冥之中,她感觉有一个人存在。她在等他的到来。从第一次她的出现,我便喜欢上这个角色,这是一个端庄而恬静的女孩,她寂寞而孤单,在躲雨的屋檐下,她淡淡的忧伤似乎仿佛从我心里走出来。
周末,她坐在阿姆斯特丹广场上,终于等来拿着雏菊的王子。她心噗噗跳,她以为自己等来了那个一直送花给她的人。这个错误的误会,让人心急,再而心痛。我在心痛那个默默陪伴她的朴毅。惠英把对朴毅所有的想像的爱嫁接到眼前这个警察身上,她爱上了不是他的“他”。
对了,一个是警察,一个是杀手。
电影所能想到的结局,大抵差不多了。情节并不新颖,人物也不是多迷人,那么真正打动我,以及所有喜欢这部电影的观众的到底是什么呢?仅仅是女人那点无处安放的忧伤,还是这部电影契合人心灵某处?
自然,我只能从自己的角度阐述。我所喜欢的是女主角内心的纯粹,和对爱的执著。我所感动的是杀手从对爱不求回报的付出;我所敬仰的是警察为心爱的人的放手。
这些情感像刺骨的北风,寒酸落魄只剩下一层薄薄纸,轻轻一捅,瞬间成碎片。生活中很少有人会执著为不爱自己的人等待下去,终究大家还要生活,没有你的爱,世间还有多么的爱等着。所有作品吹嘘出来的爱情,在文艺道路上大发光彩,却在现实生活中嗤之以鼻。
可是,我们却需要这样的感情,从心灵深处的需要。
看着杀手,为了心爱的女人,去研究一点不懂的绘画,只想和她对上话;在她失声的时候,几百遍翻看CD,模仿口型,只为了能够懂得唇文;在她一次又一次回绝他的好意时,他焦虑的说:“我并不是想要做什么,我只是希望做你的朋友。”
然而在爱情面前,女人很难做到一心两用,她依然在等待警察的回来,她坚信他也是爱她的,他不来找她,一定有原因。一次又一次,她手中不知觉中画出警察的轮廓,即刻,泪水模糊双眼。这时候他默默的站在一边,什么也不说,甚至明明知道他才是她真正心中的等待的那个王子。
直到电影最后一刻,她才知道原来,哦,原来一直默默为她做一切的人是他。可是他又接到任务了,她不顾生命危险的站在阿姆斯特丹广场上,高举着他俩的信物——那副布满雏菊的油画。无法说话的她大声哭泣,嘶叫着,她不要他杀人,她要他好好的活下来。他终于来了,她为了他挡住枪口,永远的倒在血泊里。
天啦,她终于知道了他这个拿生命爱她的人,才是一直给她送雏菊的人。
为爱缄默。在最后的一刻,揭开面纱时,就像划破一夜黑暗的朝阳,那血一样的光,如闪电一样照亮整个天空。而天空下的雏菊,依然安静地仰望着。她说:“雏菊就像小小的向日葵。”
尽管她死了,然而我觉得,这爱终得到了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