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日随笔
(2011-04-22 21:41:53)
标签:
杂谈 |
分类: 小仙影评 |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
上个月从图书馆借来两本厚厚的历史书,就是想体会一下夜读史书的感觉。不记得曾经在哪里看过一篇文章,将夜读史书的情景描绘得异常的神秘和精彩,仿佛夜深人静的时候你会随着手中的一卷史书穿越到古老的年代,领略到秦穆王如何用五张羊皮换来贤才百里奚,周幽王如何为博褒姒一笑而失去江山,鲍叔牙如何将管仲推向历史舞台的中央。每篇故事里的细节描绘让人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不得不为历史惊人的重现中而感叹。忽然明白,原来夜读史书是一个静心,一个宁神,在一片静谧之中渐渐将自己与历史融入一体。
读书有时候宛若聆听,还需要反刍。不懂历史却较喜欢历史,却常常将历史人物颠三倒四,记得看《大秦帝国》时,里面的君王若走马观花,常常不知道先有秦献公,还是先有秦孝公,而商鞅变法与井田制的如何区分。初读时勉强记得,没过些日子再去想这些,脑海里一片茫然。没生得过目不忘的好记忆,偏偏又不喜欢在短时间内重复读一本相同的书,于是,再读史书时总有一本小小的笔记本跟随在左右。为了更清晰记载这些人物顺序,选择比较有意义人物及事件我都简单赋上一段笔录。例如秦献公废除人殉葬以及打破奴隶与平民的区别;秦孝公推行商鞅变法;秦惠王将商鞅五牛分尸,且引用了历史第一相张仪等等。这小小的笔记本既能够帮我随故事忆起历史,亦能够让我在温故中将这些故事得以思考。
读书笔记的积累也是知识堆积的最初体现,其更大的收获是自己能够在书中感知到一种生活之外不能以身体验中的学识、常识、胆量。记得在看《胡雪岩》时,当时胡雪岩必须依靠左宗棠的权力帮他与清政府做生意。有一次他与左宗棠下棋,左宗棠让属下将“帅”用钉子钉住,然后问胡雪岩这是什么意思。胡雪岩略略一思便明白了左的想法,但他并没有回答,而是说“不知道”,左宗棠了解胡雪岩的低调与智慧,不但没有生气而是大声笑着说“你知道,你是故意不说,好!我看你如何能让我的‘帅’动一下。”胡雪岩思忖,既不能赢也不能输,任何的结果都会失去意义。于是在下棋的过程中,胡步步逼紧,他让左清楚看到他的棋技,却始终不置于对方于死地。从这一点可以看出胡雪岩慎密的思绪与冷静的判断。我想到生活中面临突如其来的事件时,如何及时平息内心的害怕与紧张,并能在情急之中得出合理的处事方式,显然这也是平时读书不断完善与提高的一种体现。
读书是会在潜移默化中让我们内心变得强大起来。在借鉴前人、身边人智慧的同时,又不断启蒙自己人生的道路。试想那些为历史翻开一个又一个崭新局面的将相们,有几个人不是精通历史,且能借鉴历史结合自己的智慧以运用呢?嬴政在位时有一个年仅十二岁的甘罗,他饱读史书且善于旁征博引,从而给自己给历史创造一个奇迹。首先他借项橐七岁成为孔子老师一例说服吕不韦让他去劝说张唐,在勇辩张唐后被其推荐给嬴政而出使赵国,面对一个毛头孩子,赵王从开始的恼怒到最终钦佩,心服诚悦地遵循他提出来的要求。小小的甘罗不用一兵一卒为秦国带回五座城池还有赵王赏给他的黄金百两、百玉一双,他之所以能言善辩,很大程度上与他满腹韬略的知识不可分开的。
读书能够开拓我们的心智,决不是鹦鹉学舌,书籍给予我们的是眼界,而生活才赋予我们实践,只有通过书中知识完善内在,便会不知觉中自然表露到生活点滴之中。在这个读书日,让我们拿起手中的书认识生活、体悟生活,从而拓展生活,让生活中的困惑在此疏解,让生活的智慧在此凝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