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尘幻影

(2011-02-19 10:22:39)
标签:

杂谈

分类: 小仙影评

    

从图书馆借来《徐悲鸿与孙多慈》,在序里看到徐写的一首怀念孙多慈的小诗:夜来芳讯与愁残,直守黄昏到夜阑;绝色俄疑成一梦,应当海市蜃楼看。

   可惜,浮生若梦佳人去,姻缘已绝成路人……

   不论爱情被咀嚼成什么样子,依然被诗化如此哀伤与动人;不论爱情沦落成怎样的一文不值,依然是人们内心深处隐隐的渴望,明明是梦,却浮生若梦而自难醒;明明是夜,却抱枕不眠而心常醒。

 

《一》

 

   从古至今爱情似乎都是奢侈品,古代的女人大多躲在闺阁之中,有几个人能够与心上人邂逅,来一次浪漫的爱情故事呢,甚至很多的时候浪漫的爱情故事来源于青楼之中。

  古时的青楼不应是现在“美容院”,封建制度下的女人更多是无才便是德,面对不懂情调任人摆布的女人,青楼女人唐诗宋词,元曲明谣样样精通,且文可棋琴书画,武能醉生梦死,仅眉目传情、秋波暗送足以让这些天天对着一本正经的良家女子的男人就充满了心动的诱惑。

   从《茶花女》里的阿尔芒与玛格丽特,到明末的陈圆圆与吴三桂,这样的例子不胜数,明朝大戏剧家关汉卿也掷地有声的写了一首对青楼里的向往,且看这一句“你便是落了我的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兀自不肯休”

   都知道青楼无良妇,为何无数公子尽折腰?

   常常看到男人对老婆的向往“平日是贤妻,床上是荡妇”,原来“色”也是青楼背后的主要魅力之所在,不同是这个“色”不是赤裸裸的性,而是一种情感与肉体的交融。明代的张岱在《陶庵梦忆》里有位“寒淡如孤梅冷月”的名妓,想与她相见需得提前一个月的预约,且不说得不到的越发地让人心仪神往,只想那漂亮的脸蛋下还有妙嫚的舞姿、诗词的博弈之外,更何况还有那深谙的妖媚?

   这是不是应了张爱玲说的,娶了红玫瑰,久了便成了蚊子血,而白玫瑰便是床前白月光;娶白玫瑰,久了成了一粒饭渣子,而红玫瑰成了心中朱砂痣。

   静静去想,这些女子大抵来自穷人家,或卖或送入了青楼,从小就被培养与训练,从而磨练成一身技艺,然后无论她们多么优秀,永远是人们眼里的杂尘,没有自己的价值与地位。

  时至今日,青楼的名妓已经销声敛迹,琴棋书画的学习是为了自己更充实与自信。可是女人依然会常常纠结在情感里不能出来?为什么女人常常沉迷在自己的心情里无法自拨?

 

《二》

 

   前些天看了梁晓声一篇《猴子》,年轻的管理员面对笼子里争斗的猴子而忧心忡忡时,老管理轻轻拍着他肩膀说“好,很好,当它们注意力都放在彼此争斗之中,就它们不会注意到自己还在笼子里,那么我们就不要担心它们会想办法如何夺门冲向丛林的自由了”。

   这篇文字我看了又看,细领其中意后实为喜欢,无论是在工作,还是在情感里,何尝不是在自己的一片小天地里徘徊?就如一直爱写一些心情文字,笔下常常是空洞而无力的,是空虚,还是落寞,我不知道,只知道当文字砌下纷飞的思绪时,内里的疑惑不曾走远,有时候更像一个网紧紧将自己包裹。好友回复说“你太注重自己的内心感受了,不如多出去走动,去感受外界”,当时并不觉得有什么,可是很多天后再看到她的留言,竟然有一种醍醐灌顶感觉,原来一直都沉浸在自己经营的网中,且越结越密,这不正如笼子里的猴子一样盯着眼前,而不曾抬起头眺望丛林深处的风景……

 

                                    《三》

   张爱玲说“深情是我担不起的重担,情话只是偶然兑现的谎言”,“我爱你,为了你的幸福,我愿意放弃一切--包括你”,一直欣赏她冷静的吟语,只是她用下半辈子孤独与落寞来惩罚对爱的理性后,对她更多是怜惜,或许爱的醒悟并没有让她重生,而是在埋在深泥里舔舐伤口。是她没有幸运遇到像金岳霖与徐悲鸿一样深情的男子,还是爱从来就是一个神话?

   想到前几天坛友在回复中说的“貂蝉,妲己,杨贵妃呢?真正智慧的男人只会杀掉这些美女,而不是拥有。回忆一下历史上的那些美女都死于哪些男人之手吧。大智慧的男人都知道,即使大江大浪平趟,但也难有时免阴沟落难。”

     可以说在历史长河中女人更多的时候只是男人一个物品,貂蝉,妲己,杨贵妃都是尤物,让身边的男人着迷,却不曾真正的拥有甚至保护她们,这就是男人的智慧?我不懂,以为这只是在取舍面前,男人更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女人可以再有,那怕你是沉鱼落雁。

 

而同样的男人还有范蠡与关羽,一个是可以将夫差后的女人归隐;一个是面对曹送来的一队美女不染一指,这样的胸怀与定力亦是一般男人无法企及的。或许这样的男人才是女人永远的梦,只是这样的男人也若繁星中的月亮罢了。

 

无论青楼女子如何风情万种,无论家里的贤妻如何端庄,终是逃不过人对新鲜的渴望?从劳拉的离家出走,到简的坚强内心支撑,再到潘玉良从青楼走向世界,当女人能够与男人一样不再纠结在情感一条绳索之内,那么爱情便我们美好的精神盛宴。那么又何必去揣摩男人的心思,爱来了就欣然接受,倘若太刻意的故作矜持,也只能是自己的内心不足够自信;爱去了就去了,再去哭着挽回,剩下也只是隔夜菜肴,那怕是满汉全席终也是剩下的残渣。

  或许爱情更多的时候若天空中变化多端的云影,有时候像绵羊,有时候像狮子却永远无法企及内心感受,而这些奢求有时候是不是自己想像出来的幻影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碎笔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