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养蜂者联合会副主席、中国养蜂学会理事长张复兴研究员题词:
http://s8/bmiddle/662ff3d2h82c6cf0f5a07&690
文/诸国本
从中医学的观点来说,健康是人类生命的稳态,“天人合一”是中国人的自然观和哲学观,其中包含对天地万物的深切认知。《中医蜂疗养生法》一书的作者说,“蜜蜂是人类最忠诚伟大的朋友”。乍听起来语惊四座,但细细读下去,真感到其言不虚。本书一方面贯穿中医基本理论,言之有理;另一方面精选大量蜂疗养生方剂,凿凿有据。我国的卫生工作方针一直把“预防为主”摆在首位,因为最好的刀伤药不如不割破。而中国人的预防观念,主要是中医养生。当今发达国家相继进入老龄社会,中国也开始步入老龄社会。“回归自然”、“返璞归真”、“健康第一”、“花钱买健康”成为一种觉悟和一种时尚。
尽管蜂疗养生古已有之,但今天蜜蜂成为人类“健康之友”已有新的涵义。《神农本草经》以蜂入药分石蜜、蜂子和蜜蜡三种,味甘平或甘温,属上品。“生山谷”,说明入药的是野蜂产品。《中药本草》引述说,“从上述记载看,古时药用蜂蜜有两种,一种是产于岩崖山林中,另一种是家养蜂之蜜。”不过用野蜂石蜜的传统,至少一直延续到唐朝。唐代诗人孟浩然在一首诗里提到,“入洞窥石髓,傍崖采蜂蜜。”孟浩然湖北襄阳人氏,是历史上少有的以布衣终老的一位诗人,长期过着隐居生活,诗以山水田园、闲适隐逸为主要内容,其山水诗与王维齐名。孟浩然这首诗写在他病后经过龙泉寺僧房的时候(《疾愈过龙泉寺精舍呈易业二公》),结合他的故乡环境、隐逸生活和愁病寻药等情况来看,诗中所写的“寻林采芝去”、“傍崖采蜂蜜”是记载了一次采药活动,采到的是石蜜。至于以后人们如何不用野蜂多养“家蜂”?养蜂如何成为产业?大概首先是因为农耕社会的发展,蜜源植物的大量栽培。当然,这些丰花植物(如油菜)的大面积种植,主要不是为了养蜂,却为养蜂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养蜂属于牧业。人牧蜂,蜂生蜜,蜜养人。人的后面是蜂,蜂的后面是花,花的后面是春,春的后面是长夏金秋的依然芬芳。“蜂疗养生”成为大自然生态链的一环,这难道不是一幅“天人相应”的图画吗?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人们对蜂蜜等蜂产品的认识,几千年来一以贯之,不断深化。农民所养的蜂,并非野蜂,大部分为中华蜜蜂和意大利蜜蜂。中医认为,蜂蜜的功能是调补脾胃,缓急止痛,润肺止咳,润肠通便。以药物归经而论,归脾、胃、肺、大肠经。蜂产品的主治与保健功效,《中医蜂疗养生法》一书分门别类,作了详细介绍,而且贯穿了“入心”、“入肝”等中医理论,并引入大量现代医药知识,阐述其“药理药效”,扩大了蜂疗养生领域,把蜂产品的医疗、保健作用和养蜂产业的经济、社会意义充分地统一起来。
人们不禁要问,人类社会追求的终极目标是什么?我想,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类自身的发展,而健康和长寿则是人类古往今来的幸福指标。《中医蜂疗养生法》将帮助大家抵达幸福的彼岸,编者周龙强、杨传全两位先生功德无量!
诸国本
2009年8月4日
(诸国本,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会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副局长,主任医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