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市场下挫,上证微跌0.35%,深成指下跌1.41%,创业板下跌2.38%,中小板跌幅0.41%。虽然跌幅不大,但四个指数全部形成日线顶背离。
权重板块跌幅较大,证券、钢铁、煤炭跌幅均在4%以上。个股方面,概念股跌幅较大,白马股趁机上涨。尽管银行护盘,但板块周线也是下跌的。
值得一提的是证券板块,8月初突破楔形上轨之后,在没有大级别高点的情况下,在三季报绝大部分券商预增的情况下,竟然出现如此大的跌幅,匪夷所思。
市场或许出现了什么问题,竟然恒指19日也暴跌了1.92%。最要命的是,我们无从获知问题所在。问题或许在股市之外?在天上?在人间?
看资金面,Shibor利率维持在低位,票据贴现率微幅走低,说明市场并不缺资金。消息面上,盈目充耳到处歌舞升平。再看外盘,欧美股市依然强劲。
如果非要找利空,或许集中预披露的三季报不及预期,让各路资金退出概念炒作,转而回归白马股。其实现在很多白马股业绩也不是那么理想,20-30倍甚至更高PE的比比皆是。
虽然技术背离,但毕竟盛会空前,股市需要锦上添花,证监会再白痴也不至于犯低级错误。论股平台上到处是责难,中小投资人很不满意。
既然无法获知更多,只能从技术面上加以分析。从上证日线看,大盘仍在上行通道中运行,但是周四周五再度刺破下轨,这已经是第三次了。后面是回到通道内,还是破坏通道?
周五反弹,是周四的15分钟低点在发挥作用。但是由于低点级别太小,无法支撑大盘反转。从技术角度分析,这里仅仅是一个弱反弹,见到技术高点后还应该再下。
通常来说,大盘日线顶背离,往往对应一个月的调整,也就是20多个交易日。如果空间不能到位,那么时间还会适当延长。从技术结构看,至少需要60分钟级别的低点才能支撑反转。
当然不能忽视GJD的力量,万一他们抽风,直接拉起来也并非不可能。正是由于他们的存在,现在的A股很难操作,不按技术来不行,完全按技术来还不行。
现在的A股与过去不同了,大盘调整的时候,不是所有的板块同进同退,白马股与概念股上演跷跷板,这个问题在9月末说过。
因为上行速率慢,调整的速率也会舒缓,但是时间并不会少,您不妨看看2016年8月中旬、2017年4月中旬的顶背离,每次调整都不少于一个月。
如果未来果真是慢牛,那么日线顶背离会经常出现。所谓"经常",是与此前的快牛相比较而言的。AJH虽然牛,但是无法阻挡技术高点形成。
慢牛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中小投资人很难赚钱。如果频繁操作,甚至从低点买到顶点也不赚钱,而市场一旦见顶就会陷入亏损。
(扫码关注珺沧海)
加载中,请稍候......